《字說中國:漢字裡的生活世界》,陳文波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9月版。
天氣現象是自然規律的一種體現,生活在上古時期的人們深刻地感受到天氣變化對生産生活帶來的各種影響,非常重視對氣象狀況的預測和記錄,所以甲骨文裡有着内容翔實而細緻的氣象檔案,從中可以看到很多與氣象有關的字。
降水是最為商代人所關注的氣象狀況
最為商代人所關注的氣象狀況是降水,在甲骨文裡常常能看到關于雨的占蔔記錄,占蔔結論就像一則天氣預報,包含會不會下雨、下雨的時間等信息。甲骨文裡的“雨”字用一橫象征天上的雲,在橫畫的下面畫幾個小點象征從天而降的雨滴。象征雨滴的小點一般來說是六個,上下各三個。
“雨”字形源流
甲骨文“雨”字上面的三個點漸漸被拉長,從而變成短豎,繼而和上面的橫畫相連,頂上再添一橫,像雲層重疊。戰國時代,楚系和秦系文字都在“雨”字的最上面加上了一橫,下面則固定寫作四點。大概在秦漢之際,中間的一豎戳穿了原來象征天的那一橫,和後來加的這一橫相接,“雨”字的形體演變曆程從此宣告結束。
在水利技術還很不發達的時代,雨水之于農業生産的意義不言而喻。但是雨水并不總是充沛的,于是人們便向天求雨。甲骨文裡有為數不少的獻祭求雨記錄,這些記錄顯示,按照幹旱程度的不同,用于焚燒的祭品分為幾個不同的等級,等級最低的祭品是木柴,等級最高的祭品往往是身份顯赫的人。《呂氏春秋》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于桑林,曰:“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于是翦其發, 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
故事的大意是:商剛剛立國的時候,天下大旱,于是心懷蒼生的君主成湯想把自己作為犧牲向上天獻祭求雨,于是天上就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人們對雨的依賴和期盼。
盡管雨能夠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但人們也并不總是希望遇到雨天。在甲骨文裡,不合時宜地下雨被稱為“雨不正辰”,《詩經》中有一首題為《雨無正》的詩,以不合時宜的雨來諷喻政令不當。
對于不合時宜的雨,人們當然避之不及。在今天,基于氣象監測的天氣預報是我們躲避惡劣天氣的重要參考,而古人認識自然的水平較低,隻好寄望于超自然力量洩露天機。有一位商王曾經在出門打獵之前專門占蔔了一番,蔔問的内容是他外出期間會不會下雨:
弜(jiàng)田,其冓(gòu)大雨。自旦至食日不雨?食日至中日不雨?中日至昃不雨?
蔔問何時會下雨的甲骨蔔辭,《小屯南地甲骨》42
這段話中有一些不易理解的字詞,我們簡單地疏通一下文意。“弜”是一個否定詞,表示主觀意願上的不要;“田”指的是打獵;“冓”的形體像兩條魚上下相向,所以有相遇、遇到的含義;食日分為大食和小食,前者指早餐時間,後者指晚飯時間,這裡的“食日”是就前者而言的;“中日”就是正午,即中午十二點;“旦”和“昃”分别指黎明和下午兩點左右。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這段話的大意是:不要去打獵了,可能會遇到大雨。從黎明到早餐時間不下雨吧?從早餐時間到正午不下雨吧?從正午到下午兩點不下雨吧?
如果真的遇到不适時的雨,恐怕就沒有人能高興起來了,隻能煩躁不安地停在半路避雨,等待雨過天晴——這就是“需”字最初的含義。早期古文字裡的“需”字上面是“雨”旁,意味着天上下雨,下面是“天”旁,“天”像一個張開雙臂的人的形狀。這兩個偏旁合在一起表達的是,雨天不宜出行,隻能停下來等待雨過天晴。因此,“需”最初的含義就是等待。
“需”字形源流
戰國時期,由于“天”字和“而”字的寫法非常接近,它們在充當偏旁的時候尤其容易混淆,于是,“需”字下面的偏旁就會被人們誤認為“而”旁。漢代人把古文字轉寫成隸書的時候,就直接把這個偏旁寫成“而”了。随着這種寫法被廣泛接受,也就很少有人知道“需”字本來是“天”旁的了。
雲與雨的密切關系商代人已有所認識
雨是大氣循環的産物,來自地球表面的水蒸氣冷凝成雲,雲中的水滴聚集到空氣無法承載的程度時,就會落下來成為雨。對于雲與雨的密切關系,商代人就已經有所認識,這在當時的占蔔記錄中可以窺見一斑,比如有這樣的一條記錄:
茲雲,其雨?
意思是:天上已經烏雲密布了,是不是會下雨呢?
蔔問是否會下雨的甲骨蔔辭,《甲骨文合集》13387
我們從這片甲骨中清楚地看到了“雲”字的古文字字形,像雲朵卷起的模樣。後來,因為“雲”字被借用來表示說話,于是,人們就在“雲”的基礎上加上一個表意的“雨”旁,組成“雲”字,來表示“雲”最初的含義——雲彩、雲朵。在1956 年頒布的《漢字簡化方案》中,“雲”
重新被簡化為“雲”。“雲”字甲骨文字形中卷起的筆畫慢慢變直,在秦漢時代就已經變成一個類似于上不封頂的梯形的樣子,這種形體進一步草寫、快寫,就變成了一個撇折和一個點的組合,我們今天使用的字形就是這樣産生的。
“雲”字形源流
商代人把來自不同方向的風都視為神靈
下大雨之前,往往會刮風、閃電、打雷,這些現象同樣被先民注意到,并且記錄下來。在甲骨文中,“風”一詞是借用“鳳”字來表示的,“鳳”的原型一般認為是孔雀。“鳳”字最初的形體像一隻頭上有冠的鳳凰,最上面的兩橫和它們夾着的兩個較短的相向的斜畫就是冠,彎曲的一筆描畫的是頭部和身體的輪廓,末端有分叉的幾個筆畫則像尾部帶珠飾的羽毛。後來,人們在象形的“鳳”字上新加了一個“凡”旁,用來表示“鳳”的讀音。“凡”和“鳳”雖然在今天的普通話裡讀音差别不小,但在上古時期,它們讀音很接近,所以“凡”能夠充當“鳳”的表音偏旁。
“風”“鳳”字形源流
西周早期,像鳳尾珠飾羽毛的筆畫開始脫離,這些遊離的筆畫漸漸演變成形體相近的“蟲”旁,然後與“凡”旁結合,“風”這個字形由此産生。脫落尾羽的“鳳”字主體部分逐漸演化為普通的“鳥”旁,與“凡”旁組合在一起。
在生産力發展水平低下的時代,人們把一切不易理解的現象都歸因于超自然力量的作用,這在商代人對風的理解和認識上也有所體現。商代人給來自不同方向的風起了不同的專用名稱,并且把它們都視為神靈,每年都要舉行祭祀儀式,向四方風神祈禱,希望他們能夠保佑農作物豐收。
“雷”最初的形體與表示閃電的“申”有關
在早期古文字中,用來表示“電”的是“申”字,“申”的字形像半空中閃耀而曲折的電光。戰國以後,兩邊像較短小的電光的筆畫漸漸演變成兩個“口”或者左右相向的兩個“爪”形,前一種寫法常見于楚文字,後一種寫法則常見于三晉文字和秦文字,為了适應提高書寫效率的需求,後者中間彎曲的筆畫被改成了垂直的豎畫。由于秦統一後取締了東方各國的文字,所以漢代以後就繼承了把短小的電光改寫成左右相向的兩個“爪”形的寫法。為了便于書寫,這兩個“爪”形被連在了一起。
“申”“電”字形源流
西周金文裡出現了增添了“雨”旁的“電”字,它應該是“電”的象形文字“申”被借用去表示其他意思(比如地支名稱)後才被人們創制出來的。與“申”字不同,“電”字在演變過程中最後一筆一直保持着彎曲的形狀,在簡化漢字中,摘掉“雨”旁之後,這一筆承擔着和“申”在形體上相區别的職責。
閃電總是裹挾着雷鳴,緊随電光而來的雷聲猶如無數車輪碾過,所以“雷”最初的形體就是在表示閃電的“申”字中間添上幾個車輪的形狀。由于甲骨質地堅硬,刻劃弧線不易,所以車輪往往被刻成方形或菱形,有時候還會用點來代替。
“雷”字形源流
由車輪的形象演變而成的方形或菱形,後來進一步變成“田”形。而“申”旁的形态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到西周中晚期,原本的面貌蕩然無存,人們已經很難從中辨認出閃電的模樣。這時候,人們發現,幾個“田”形似乎無法體現“雷”的含義,于是另辟蹊徑,在上面添加了一個新的表意偏旁——“雨”,以表明這個字的含義與下雨有關,最原始的閃電形也在這個時候徹底消失了,這一過程大約發生在戰國時期。漢代以後,“田”形由多個省略為一個。
漢語裡很早就産生了“雪”這個詞
雪是另一種常見的降水形式。正因為雪很常見,所以漢語裡很早就産生了“雪”這個詞。人們在進行書面表達的時候,借用了一個讀音與“雪”相近的字,那就是“彗”。
當人們終于感覺到借用它來表示“雪”并不是很方便的時候,就要設法為它添上一個能夠提示意義的偏旁。由于雪屬于降水,而當時已有的字裡,表示降水的隻有“雨”字,所以就讓“雨”字來充當表意偏旁了。大約在秦漢之際,出現了一種簡體,“彗”旁的兩個“生”形被省略掉了,這正是今天通行的簡化字形的出處。
“雪”字形源流
甲骨文中的“雹”字意味着冰雹是降水的一種
夏季的暴雨往往夾帶着大大小小的冰雹,對農作物造成極大的損害,商代人會祈求上帝保佑不下冰雹:
丁醜蔔,争貞:不雹?帝唯其……
這條蔔辭的大意是:丁醜這一天占蔔,一個名字叫争的人代為蔔問,上帝會不會保佑我們不下冰雹呢?
蔔問是否會下冰雹的甲骨蔔辭,《甲骨文合集》14156
甲骨文中的“雹”字上面是“雨”旁,意味着冰雹是降水的一種,下面的幾個菱形輪廓就是冰雹的象形圖案。戰國時期,冰雹之形被訛寫成“目”形,與此同時,人們還給“雹”字加上了一個“勹”(bāo)旁,用來表示“雹”的讀音。後來,幹脆用表音的“包”字來取代表示冰雹形象的幾個菱形,從此,“雹”就從表意字變成了形聲字。
“雹”字形源流
關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記載在甲骨文裡
雨過天晴,天空中有時會出現七色斑斓的彩虹。中國古代關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記載就在甲骨文裡:
……有出虹自北,飲于河。
這句話說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現在北邊的天空中,一直延伸到黃河裡喝水。
有關虹的甲骨蔔辭,《甲骨文合集》10405 反面
古人看見時隐時現的虹橋,于是浮想聯翩,把它看作有靈性的神物,能夠低頭喝河水。有人把它描述成兩邊各有一個頭的神獸,也有人把它想象成雌雄兩隻神獸在交尾。在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中,虹的形象是一隻軀幹狹長、有四肢的神獸,并且能夠主宰世事:
赤虹,冬出,冬雷,不利人主;白虹,出,邦君死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赤虹在冬天出現,冬天打雷,就會對一國之君不利;白虹出現,就預兆着諸侯會因此而死。
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中的虹圖像,湖南省博物館藏
“虹”字最原始的寫法就是對這些神獸形象的描繪。後來,人們才把它改成了更容易讀寫的形聲字,用“工”旁表音,用“蟲”(huí)旁表意。
“虹”字形源流
“虹”字的“蟲”旁與“蟲”的簡化字“蟲”(chóng)有所不同,它相當于今天的“虺”字,指的是一種體型偏小的毒蛇。“蟲”最初的寫法就是一條頭部呈三角形的小蛇形象,三角形漸漸演變成了四邊形,才有了後世常用的形體。最遲在秦漢時代,就已經有人把“蟲”字當作“蟲”字用了。
“蟲”字形源流
早期古文字裡與天象、歲時有關的字身上有很多故事,這些字的形體特征和文化内涵向我們展現了古人對宇宙的觀察和認識。我們不僅能夠從中領略到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奧秘的恒心,以及尋求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之道的不懈努力。
本文選自《字說中國:漢字裡的生活世界》,小标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該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原文作者/陳文波
摘編/安也
編輯/張進
導語校對/趙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