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項羽戰略決策失誤,被劉邦幾十萬大軍圍困在垓下,糧草補給日漸短缺,兵士苦戰日漸疲乏。
某天夜裡,韓信命令将士在包圍圈外高聲唱響楚地民謠,項羽誤以為楚地已被攻陷,心中怨恨劉邦背信棄義,卻在絕境之下無可奈何,一時英雄氣短寫下悲歌,虞姬當場抹了脖子,項羽突出重圍圍在烏江自刎。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首《垓下歌》是楚霸王的絕命詞,慷慨悲壯又滿含深情,這或許就是鐵漢柔情。
閑來讀詩•霸王末路起首句項羽毫不吝啬地自誇:霸王的英勇蓋世,無人可與之匹敵,征戰沙場叱咤風雲是何等英雄氣概?讀到“力拔山兮氣蓋世”腦海裡浮現的是強大自信的楚霸王;
随後兩句則顯得蒼白無力,好像随時就要氣竭倒地的模樣。時運不濟被困,烏骓馬過度勞累再也跑不動了,再也跑不動了,又有什麼辦法呢?讀到“骓不逝兮可奈何”腦海裡映照出落寞無奈的楚霸王;
末句提及随他東征西讨征戰多年的美人虞姬,想必在他死後,必然也會紅顔薄命,因此心生感慨:虞姬啊虞姬,我該拿你怎麼辦呢?讀到“虞兮虞兮奈若何”時心中忍不住泛起悲哀,仿佛能夠看見滿眼深情的楚霸王。
虞姬或許早已明白,自己不知不覺成了項王的拖累,令他瞻前顧後,無法全心全意征戰,史書上便留下這樣的記載:虞姬淚流滿面,最後一曲劍舞《和項王歌》,舞畢自刎于帳内。
他們的愛情自此流傳後世,褒貶不一。
人道是楚霸王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這是曆史上第一位個人英雄主義明顯的王者,然而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渺小的,即便是萬人敵,也無法抵擋數十萬人的圍追堵截,下場如何完全可以預見。
晚唐詩人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諷刺項羽不能忍辱負重,總結經驗教訓,隻道時運不濟,是為貶低;
李清照感慨“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戰鬥至生命盡頭的英雄壯舉諷刺南宋當權者苟且偷安的無恥行徑,是為褒獎;
項羽此人,絕非簡單幾句就能評價的人物,究竟如何說,各有各的考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