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4 19:02:00

有圈友發來求助說

我最近在減肥,想少吃一點控制熱量攝入

所以有時候就不吃早餐

但我媽說不吃早餐不行

會影響新陳代謝,是真的嗎?

不吃早餐對新陳代謝影響很大嗎

有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人每天攝入的熱量要高于吃早餐的人,因為早餐攝取的熱量占一天熱量的22%~25%,而這一部分熱量往往比午餐和晚餐更易消耗,并且吃早餐能讓新陳代謝有一個跳躍的開始,加速身體循環。

還有一個原因,如果隻通過少吃來控制熱量,對減脂期的新陳代謝是非常不利的。因為當吃的熱量少于人基礎代謝率,也就是連基本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時,身體将停止新陳代謝,并且會通過消耗肌肉組織來供能,每天不吃早餐或者隻吃一餐到兩餐,這樣會讓自身機能調低代謝率。比如每天隻吃一餐,吃下去的食物會被自身機能儲存起來,不會消耗。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1

新陳代謝有個“速度标準”

基礎代謝占據了人體能量消耗的大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代謝水平,可以通過體重估算出來。通過這項指标,可以輔助判斷新陳代謝的“速度标準”。

基礎代謝能量消耗公式:

男(千卡/天)

18歲~29歲:15.3x體重 679

30歲~60歲:11.6x體重 879

60歲以上:13.5x體重 487

女(千卡/天)

18歲~29歲:14.7x體重 496

30歲~60歲:8.7x體重 829

60歲以上:10.5x體重 596

備注:體重單位是千克

(數據來源:孫長颢主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7版72頁)

對中國人來說,按照此公式估算出的基礎代謝偏高,中國營養學會建議18歲~59歲成年人的基礎代謝取計算結果的95%。

例如,一名體重60千克的32歲女性,其基礎代謝水平大緻為:(8.7×60 829)×95%=1283千卡/天。如果一天攝入的飲食能量超過1283千卡,卻未通過運動等方式消耗,身體無法排解掉多餘能量,則會降低代謝速度。

通過以上基礎代謝能量,可以此為根據,更好地控制熱量攝入。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2

代謝太快太慢各有疾病風險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3

代謝速度慢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4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5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6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7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8

代謝速度快

雖然人們總擔心新陳代謝變慢會拖垮身體,但是新陳代謝也不是越快越好。

如果代謝過快,攝入的物質還沒來得及有效吸收就被分解、排出,會導緻人體消瘦、營養不良,危及健康。

正常情況下,新陳代謝不會“突然加速”,多和某些疾病存在關聯,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大病初愈的人看起來會比較消瘦的原因。以下是新陳代謝快的幾大原因:

1.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激素本身具有促進代謝、發育,提高神經興奮性,加快呼吸、心率的作用。它的過量分泌使機體基礎代謝大大提速,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加快,緻使身體變瘦。

2. 惡性腫瘤

它屬于一種消耗性疾病。一般而言,腫瘤細胞的轉移擴散、過度消耗才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3. 活動性肺結核

該病也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指的是肺結核處于活動期,結核分枝杆菌在肺部繁殖活躍,容易産生播散和傳染。患病期間患者新陳代謝會加快。

此外,高燒以及其他較為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同樣會使人體新陳代謝變快,消耗增加。

5招幫身體維持最佳狀态

1. 少食多餐

進食時體内的酶就會活躍起來,特别是胃部的消化酶開始加速運行,這時新陳代謝也就自然而然加快了。但每次吃東西時,攝入量不能過多。

2. 多喝水

人體的新陳代謝需要水參與,水含量提高才會加快新陳代謝的運作效率。

3. 補充蛋白質

一方面,蛋白質在人體分解時比碳水化合物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時間,因而更容易産生飽腹感,可以避免攝入過多飲食,加重新陳代謝的負擔;另一方面,蛋白質會促進機體肌肉的生成,從而促進新陳代謝。所以,飲食中可以适當多攝入魚類、瘦肉、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4. 多運動

跑步、遊泳、騎車等有氧運動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加快能量的消耗,促進新陳代謝。啞鈴等力量訓練有利于刺激肌肉的形成,對于持續提高新陳代謝有所幫助。

5. 保證睡眠

從代謝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可使脂肪細胞老化20年左右,每晚睡眠時間不足五六個小時的成年人,超重風險就會更高。

怎麼知道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出現這些變化)9

來源:CCTV生活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