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2 13:39:26

《紅樓夢》裡面有多處關于風筝的描寫是非常精彩詳實的。其實,曹雪芹從幼年開始就喜歡做風筝、放風筝,還是一個制作風筝和放風筝的高手。

當年他糊的風筝造型獨特,飛得很高,人稱“曹氏風筝”,在乾隆年間曾被譽為京城“四大流派”風筝之一,與當時著名的哈氏風筝、金氏風筝、馬氏風筝齊名。同時他對風筝頗有研究,專門寫了一本有關風筝的書,叫《南鹞北鸢考工記》……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曹雪芹居然是位風筝高手)1

中國是風筝的故鄉,南方稱“鹞”,北方稱“鸢”。“風筝”一詞始見于五代,明代陳沂《詢刍錄》記載:“初,五代漢李邺于宮中作紙鸢,引線乘風為戲。後于鸢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筝,俗名呼風筝。”

據史料記載,風筝的發明人是漢朝的韓信。曹雪芹則認為風筝起源于“木鸢”。在他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說:觀夫史籍所載,風鸢之由來久矣,可征者實寡,非所詳也。惟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飛之說,或無疑焉。蓋将用之負人載物,超險阻而飛達,越川澤而空遞,所以輔輿馬之不能,補舟楫之不逮者也。揆其初衷,殆欲利人,非以助暴。夫子非攻,故其法卒無所傳。作為一種重要的民俗活動,風筝起源于中國,這是毫無疑義的。

“風筝治蝗”有傳說

《紅樓夢》裡面有多處關于風筝的描寫是非常精彩詳實的。其實,曹雪芹本來就是一個制作風筝和放風筝的高手。他糊的風筝造型獨特,飛得很高,人稱“曹氏風筝”,在乾隆年間曾被譽為京城“四大流派”風筝之一,與當時著名的哈氏風筝、金氏風筝、馬氏風筝齊名。同時他對風筝頗有研究,專門寫了一本有關風筝的書,叫《南鹞北鸢考工記》。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曹雪芹居然是位風筝高手)2

曹雪芹從幼年開始就喜歡做風筝、放風筝,據傳,曹雪芹十幾歲的時候,家裡還很富有。傭人中有位姓劉的花匠,會糊幾十種風筝,于是曹雪芹很快也學會了做風筝,而且對南方和北方的各種風筝都很熟悉。後來曹家被抄,當他從北京城裡移居西郊香山那時,生活已十分窘迫,靠賣畫為生,日子過得緊緊的。但還會不時紮糊一些風筝,曹雪芹心靈手巧,是制作風筝的好手兒,風筝的制作,除紮得巧,糊得精之外,繪色亦不可小看。顔色要求鮮豔,質潔而輕。作畫的基本要求是:用深色勾線、淺色繪面。曹雪芹對風筝的繪制,頗有研究,他在“半瘦燕畫訣”自注中說:“法以佛青為底,槐黃襯之,配以紅、綠、湖、紫等色,宜力求鮮明奪目。”曹雪芹所紮風筝不僅有燕、蝶、螃蟹之類的,還有人物的,繪法奇絕,五光十色,非常精美。

有一年歲末,天氣很寒冷,他的一個老朋友于景廉突然冒着風雪造訪。因為身殘,無力維生,便找到曹雪芹。兩人聊天時,當曹雪芹聽到于景廉說有王府貴公子,花數十兩銀子購買風筝時,非常興緻。于是曹雪芹便剔竹、裁紙、裱糊、繪畫,用了兩天時間,制成了四個大風筝,叫于景廉拿到城裡去賣。沒想到,很是搶手,一忽兒就賣得三十兩紋銀。此後,曹雪芹就将紮糊風筝的技藝傳授給了于景廉。後來,于景廉的生意越來越好,市場對風筝花樣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曹雪芹居然是位風筝高手)3

于是,曹雪芹就花了兩年的時間,“譜定新樣,旁搜遠紹”,編定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書。曹雪芹在書和自序中透露出撰寫的初衷:“以為今之有廢疾而無告者,謀其有以自養之道也。”就是說,先生是為幫助更多生活窘困者走出一條生路而執筆著述的。瞧着師傅們一闆一眼地制作風筝,暗暗思忖,如此細活兒,做事耐心、細心之人方宜承擔。曹雪芹能做出一隻隻精美暢銷的風筝,足見他是個心思細密的人。

在《北京的傳說》一書中,載有曹雪芹用風筝治蝗蟲的故事:乾隆十九年正黃旗旗試,考“放風筝”。因為這年春天宛平縣鬧蝗蟲沒法治,不知是誰糊了個紙鸢把蝗蟲治了。旗兵老爺命家家糊風筝驅蟲。曹雪芹于是幫助孤寡老人萬奶奶和她九歲的孫子小順兒糊了個“奇怪的風筝”,當時衆人見了哈哈大笑。原來他們做的是一隻二尺長一尺五圓的圓筒,筒口朝下,筒底朝天,在筒底從裡邊開了一扇小天窗,有一根細線與窗相連,筒口竹骨上拴着結實的拉線。筒外用“石綠”和“花青”顔色畫着花草、菜蔬,十分鮮豔。

當蝗蟲遮天蔽日般飛來時,都統下令,無數風筝淩空而起,曹雪芹拉線、小順兒高舉的風筝,像隻翠鳥直鑽雲端,第一個鑽進了蝗群。曹雪芹說:“小順兒,快往上套草圈。”小順兒順手把帶來的“羊胡子草”在風筝線上拴成圈,曹雪芹一拉一放地動着風筝線,小圈兒就徑直往上飛去,不一會兒就鑽進了風筝筒裡。曹雪芹說:“小順兒,快打開天窗收線!”小順兒牽動細線,天窗打開,風筒迅速下降,曹雪芹飛快地收着拉線,萬奶奶也早已将一堆幹柴點燃,待風筒一落地,曹雪芹抱起來往幹柴上一抖動,飛蝗撲火,燒得霹啪亂響,全部死掉了。就這樣,一次次地,天空上的蝗蟲逐漸少了、散了,最後也不知哪兒去了。可見曹雪芹的風筝不僅是工藝品,也成了一種滅害治害蟲的工具了。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曹雪芹居然是位風筝高手)4

紮技精湛,放術高超

曹雪芹風筝的最大特點是把南北風筝技藝有機結合,這也正是曹雪芹取名“南鹞北鸢”的原因。書中詳細介紹了四十三種風筝的紮、糊、繪、放等技法和工藝,每種風筝均配有一詩一畫,畫就是風筝的彩色圖譜,詩就是紮、畫風筝的歌訣。并用白話文加以說明,目的是讓初學的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訣内容。曹雪芹制作風筝的技巧方法,更是被他編成朗朗上口、易記且優美的詩段,共有二十一首口訣。實在是賞心悅目。

曹雪芹的紮燕還結合了南北方的吉祥圖案和吉祥語。比如在比翼燕上的中心畫兩個尚未綻放的并蒂牡丹花骨朵,意為“互證丹心”、“同心共結連理”,而在兩個燕頭上各畫上一绺白邊,兩膀繪有象征富貴的牡丹,意為“富貴到白頭”、“相攜白首”;還有“三多九如”的瘦燕風筝,畫有九隻蝙蝠及壽桃、壽字,又有藍、紫色相配,諧音“多福多壽多男子”。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曹雪芹居然是位風筝高手)5

曹雪芹不但制作風筝技藝高超,而且也是放風筝的行家裡手。“放”,顧名思義,制作風筝就是為了放飛。一隻好的風筝不僅紮糊繪畫要好,還得經得起放飛的檢驗,表現出遠觀效果。所以說在放飛上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七十回中就有一段放風筝的描寫:“寶玉說丫頭們不會放,自己放了半天,隻起房高,就落下來……”黛玉見風力緊了,過去将繩子一松,隻聽豁喇喇一陣響,登時線盡,風筝随風去了。

他的好朋友敦敏,就曾目睹過他放風筝的風采。在一次風筝盛會之後,敦敏寫了一篇《瓶湖懋齋記盛》,其中的小序寫道:“觀其禦風施放之奇,心手相應,變化萬千;風鸢聽命乎百仞之上,遊絲揮運于方寸之間;壁上觀者,心為物役,乍驚乍喜,純然童子之心,忘情憂樂,不複知老之将至矣。”從中可見,雪芹不僅看得出風向,還預測其日下午有風,而他起放風筝技巧之高,使在場的人都大為驚異,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我們看《紅樓夢》時,會不由自主地為那些放風筝的精彩場面叫好,再欣賞到敦敏寫曹雪芹放風筝的情形,不禁更令人神往了。

《紅樓夢》中風筝飛

《紅樓夢》的前八十回裡有三處提到風筝。第一次是第五回,在金陵十二钗正冊中的關于探春的判詞時說到有一圖畫,畫着兩人放風筝,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附有四句題詩: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第二次是在第二十二回元宵節制燈謎的時候,探春出了一個風筝的燈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别離。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曹雪芹居然是位風筝高手)6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結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文中,有一大段專門描寫放風筝的場面。桃紅柳絮飛時,賈寶玉帶領着林黛玉、李纨、探春和一班丫頭在大觀園裡賦詩連句,一派歡聲笑語,忽然窗外飄來一隻大蝴蝶風筝,于是大家也紛紛加入放風筝的隊伍。風筝種類有很多:大蝴蝶、大魚、大螃蟹、美人、大紅蝙蝠、鳳凰、紅喜字、沙雁兒等,巧樣翻新,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探春放的一隻大鳳凰造型的風筝,遭到另外一個來路不明的巨型風筝的突然襲擊,被纏剪斷了線繩,漂泊到遠方。

其實古人放風筝不單單是為了取樂,還有一個主要目的,是把風筝放掉,取其吉祥意,叫“放晦氣”。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不妨将制作精巧的風筝放掉。李紉勸她:“放風筝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林黛玉多愁多病,衆人都勸她借助放風筝把晦氣放了,将病根兒帶走,病就好了。

這一章寫道:“翠墨帶着幾個小丫頭子們在那邊山坡上已放了起來。寶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個大紅蝙蝠也取來。寶钗也高興,也取了一個來,卻是一連七個大雁的,都放起來了。獨有寶玉的美人放不起來……”又寫到黛玉放的風筝因為風大,線全部放盡,紫鵑用西洋小銀剪刀把絲線剪斷,讓那風筝“這一去把病根兒可都帶了去了”,那風筝便飄飄搖搖地飛入雲端。所以,放風筝還要有特殊的工具,剪刀,用來剪斷風筝線。而當紫鵑要去拾斷了線的無主風筝時,探春又勸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

可見古時放風筝是人們消災祛難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風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氣。也有人在放風筝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随風筝飛上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随風而去。

來源:彭城晚報

圖: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曹雪芹是制作風筝的高手(曹雪芹居然是位風筝高手)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