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陽春三月,萬物複蘇,春天如期而至。這也意味着,從南到北,各地龜友也即将迎來冬眠烏龜的出眠季。三月份,南方大部分地區冬眠的烏龜會蘇醒;四月份,其他地區冬眠的烏龜也基本都要睡醒了。因冬眠而“假死”的烏龜,終于要活過來了!各位寵主,是不是非常期待?别高興太早,鸫龜先生今天是來潑冷水的。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然而對于出眠的烏龜而言,卻無異是一個鬼門關。很多烏龜熬過了漫長的冬季,卻死在了出眠後。在養龜界有一個說法,叫做“出眠死”。烏龜出眠後的一個多月時間,是一段危險的時期,非常容易生病。例如感冒、肺炎、白眼病、腸炎、腐皮腐甲等龜類疾病,都很容易出現,許多烏龜因此而死亡。那麼,烏龜為何在出眠後容易生病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方面的問題,供感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一、烏龜出眠後為何容易生病?
烏龜出眠後容易生病,這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既有烏龜自身體質的原因,也有春季氣溫不穩定,以及寵主飼喂不當等因素的原因。下面我們逐一來分析下:
1、冬眠消耗大、體質差是内在原因
冬眠是一個漫長的時間,幾個月甚至半年,烏龜不吃不喝。冬眠期隻有支出,沒有進賬,全靠烏龜在冬眠前的“積蓄”硬抗。這對烏龜的體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隻有體質好、積累了充足能量的烏龜,才能熬過漫長的冬季,順利度過冬眠期。由于冬眠期的持續消耗,到了出眠時,烏龜體質普遍較弱。這樣的狀态,決定了剛出眠的烏龜,抵抗力很差,容易染病。
為了減少能量消耗,冬眠中的烏龜,身體絕大部分器官是接近關閉的。一個例子就是,烏龜靠肺呼吸,但冬眠時卻在水中淹不死,其原因就在于冬眠時肺部呼吸功能關閉。而免疫系統在冬眠時也基本如此,是接近關閉的,缺乏免疫力。例如淺水冬眠常見的腐皮腐甲問題,即與此有關。冬眠時烏龜新陳代謝緩慢,按理說向水中釋放的廢棄物較少,水質并不會比平時更差,但烏龜卻容易腐皮腐甲。其原因就在于,免疫系統幾乎不發揮作用,比其他時候更容易感染。
剛出眠的烏龜,雖然蘇醒了,但身體的各項機能并沒有馬上恢複,它需要時間調整。免疫系統同樣如此,仍處于偏低水平,在春季緻病原多的情況下,容易生病也就不難理解了。
總之,對烏龜而言,冬眠是一個純消耗的過程,導緻出眠時烏龜體質差、免疫力低下,這是烏龜出眠後容易生病的内在因素。
2、春季環境不穩定是外部原因
一方面烏龜出眠時體質差、免疫力低,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來看,也是不容樂觀。萬物複蘇的春季,自然也包括緻病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複蘇。随着氣溫的升高,這些微生物也重新活躍起來,更容易影響到烏龜。
同時,春季也是一個氣溫不穩定、忽冷忽熱的季節。此時大的趨勢是氣溫回升,但冷空氣仍然活動頻繁。伴随着冷空氣入侵,大風降溫天氣在春季極為常見。烏龜是變溫爬行動物,身體機能和活動靠外界溫度來驅動。總體規律是溫度高時,烏龜活躍;溫度低時,烏龜不活躍。對于穩定的溫度,烏龜是能夠很好适應的。但波動太大、忽冷忽熱的溫度,烏龜很難适應。一般超過3℃的溫差,就足以讓烏龜生病。而春季,恰恰是氣溫變化頻繁的季節,溫差超過3℃太平常,超過10℃及以上也不是難事。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烏龜愛生病了。常見的感冒、肺炎、腸炎等龜類疾病,都或多或少與溫差大有關。
也就是說,烏龜出眠後的這段時間,本身體質差,又趕上春季緻病菌和病毒等活躍,氣溫忽冷忽熱、溫差大,自然就很容易生病。實際上,就算是我們人類在春季也一樣,更不要說是變溫動物的烏龜。因此,春季不穩定的環境,是烏龜出眠後容易生病的外在因素。
3、寵主飼喂不當是促進因素
内在體質差,外部條件不利,這些都決定了烏龜出眠後容易生病。然而,還有一個因素雪上加霜,那就是寵主不合理的飼喂。
例如,烏龜自己沒醒,卻被寵主強行結束冬眠,就很可能因為适應不了劇烈的環境變化而生病。再比如,在氣溫不穩定的情況下,急于給烏龜喂食,可能帶來腸炎。而沒有緩沖,出眠後直接轉入正常飼養環境,也極有可能帶來嗆水、溺亡等發生。
綜上所述,出眠季之所以能成為烏龜的“鬼門關”,這是在烏龜體質差、免疫力低的内在因素,氣溫忽冷忽熱的外部條件,和寵主不合理的飼喂等因素下,共同作用的結果。
那麼,怎麼樣才能避免烏龜出眠季的生病和死亡呢?這需要有正确的飼養方法。隻要方法對路子,烏龜“出眠死”還是容易破解的。
二、烏龜出眠季飼養注意事項經曆了幾個月“假死”的烏龜,出眠後終于活了過來。作為寵主,認為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是馬上将烏龜放入正常環境飼養,還是大魚大肉伺候着,抓緊給愛龜補補膘?其實都不是,烏龜出眠季最重要的事情是防溫差、防生病。簡單來說,就是先保龜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烏龜出眠後,常見的感冒、肺炎、腸炎、腐皮腐甲等疾病,實際都和春季氣溫突變,忽冷忽熱的大溫差有關。感冒,這很好理解,是忽冷忽熱帶來的結果。而肺炎,則通常是感冒沒有及時治好的延續。所以,感冒和肺炎起因一緻,都是忽冷忽熱的大溫差帶來的結果。
腸炎的發生,也和溫差大有關。作為腸道疾病,直接原因和寵主過早、過量、過勤喂食有關,而根本原因還是溫差大。作為變溫動物,烏龜對食物的消化能力與溫度高低直接相關。溫度高消化能力強,吃得多;溫度低消化能力弱,吃得少。而忽冷忽熱的溫度,烏龜無所适從,其結果是造成消化系統紊亂。此時寵主喂食不當,就會造成食物在腸道内堆積,無法及時消化,在腸道内腐敗變質,腸炎就此産生,根子還是在溫差。
腐皮腐甲,大部分龜友都認為是水質不潔帶來的結果。而實際上,腐皮腐甲更多的是一種應激反應,是環境變化太大帶來的結果。而春季忽冷忽熱,變化多端的溫度,就是一種典型的應激原。對于這一問題,鸫龜先生在半年前發表了《辟謠:烏龜腐皮腐甲因為水質差?環境變化帶來的應激反應才是主因》一文,裡面有詳細的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擊鍊接查閱,這裡就不再贅述。
因此,春季烏龜出眠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大溫差的産生,進而防止烏龜生病。短時間不喂食,不曬背等,烏龜不會死,隻要不生病就好說。因為此時一旦生病,本身體質弱,沒有多少免疫力,緻死率是非常高的。
那麼,怎樣才能防止大溫差的産生,防止烏龜生病呢?以下幾種做法,請參考:
1、順其自然,不要強迫烏龜出眠
冬眠本是一種自然行為,什麼時候冬眠,什麼時候出眠,烏龜是有數的,這是兩三億年來物種進化的結果。然而,有些寵主總覺得比烏龜聰明,發現天氣熱了,不管三七二十幾,直接将冬眠中的烏龜拿出來,泡溫水、曬太陽,提前把烏龜弄醒。就這樣,烏龜在似醒非醒的狀态下,一臉懵逼的生病了。
前面我們說過,烏龜冬眠時,身體絕大部分器官接近關閉,包括免疫系統。自然條件下,烏龜從冬眠狀态恢複到正常狀态,有一個緩慢的适應過程。如果讓烏龜自己選擇的話,是先蘇醒,發動下身體的各個器官;然後繼續在冬眠環境待段時間,随着氣溫的上升,身體機能也逐漸活躍。最終,它會選擇一個合适的時間,水到渠成的結束冬眠。冬眠環境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人為強迫烏龜結束冬眠,就相當于将其從溫暖的室内,一下子扔進忽冷忽熱的室外,環境轉換過于劇烈,烏龜忍受不了、調節不過來,自然也就容易生病。
因此,讓烏龜順其自然出眠很重要。出眠是烏龜覺得它應該出眠,而不是寵主認為烏龜要出眠。畢竟冬眠的是烏龜,不是寵主。能在穩定的冬眠環境中多呆幾天,不提早暴露在忽冷忽熱的早春,自然也就不容易生病。
2、循序漸進,給烏龜一個緩沖适應期
很多龜友在烏龜出眠後,直接将其放入原先的飼養環境,中間沒有任何緩沖。這樣操作,同樣會因為環境變化過大,而使烏龜生病。雖然“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然而為見彩虹而讓烏龜提前經曆風雨,卻是一個促使烏龜生病的原因。
出眠後的烏龜,建議先在一個環境穩定的地方,淺水靜養幾天,作為一個緩沖。等烏龜元氣恢複的差不多了,再轉入正常環境飼養。每年出眠後,之所以有很多朋友的烏龜,出現嗆水,甚至直接溺死,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沒有緩沖期,導緻烏龜沒有時間适應環境而送命。
3、撤掉或淹掉曬台,防止因溫差大而生病
防止大溫差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有些龜友選擇加溫飼養,以保持水溫穩定。有些龜友則是給烏龜箱加蓋子,阻隔早春外界忽冷忽熱的溫度。而曬台,通常是很多龜友忽略的地方。
曬台是烏龜接受陽光曬背的地方,然而不恰當的曬背,卻有可能讓烏龜生病,甚至送命。這是因為,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比熱容,水是常見的固體和液體中比熱容最大的。這一特性,使得水對氣溫具有緩沖作用,相對于變化多端的氣溫,水溫的變化就要緩慢的多。
烏龜曬背時,空氣和曬台的比熱容量都比水小得多。接受相同的陽光照射,曬台及周邊的空氣升溫很快,而水溫則升溫很慢,由此帶來水溫和氣溫之間的大溫差。設置了曬台以後,烏龜會不停在水和曬台之間出入,也就相當于置身于忽冷忽熱的環境,自然就容易生病。
因此,烏龜出眠後的春季,是不建議給烏龜曬背的,風險很大。春季不曬背,對烏龜幾乎沒有什麼不利影響,但曬背卻有可能緻病,甚至送命,這裡面的輕重,還是要清醒認識的。建議将曬台撤掉,或淹沒于水中(深度以烏龜爬上曬台,水仍過背為宜)。這樣烏龜就一直呆在水中,環境是穩定的,沒有大的溫差,也就不容易生病。
4、開食要慎重,不要急于喂食
如上文所述,早春溫度不穩定,忽冷忽熱,嚴重影響烏龜的消化能力,也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出眠後急于喂食的結果,是帶來烏龜的腸胃炎。
因此,作為寵主,請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愛心”和手。不要因為擔心烏龜冬眠餓壞了,就過早喂食。少喂幾天餓不死,喂早了、喂多了,容易生病甚至送命,這個賬一定要會算。建議在至少一周以上不會出現大幅度降溫天氣,再給烏龜喂食。在平均氣溫沒有達到20℃以上,也不要大量、過頻喂食。過量、過勤喂食,真不是愛心,很多時候是造成出眠後烏龜生病和死亡的“殺手”。
三、結語由于整個冬眠期,烏龜是處于無營養物質攝入、隻有能量和物質消耗的純支出狀态,導緻出眠時體質普遍較差,免疫力較低,這是造成烏龜出眠後容易生病的内在原因。
而三四月份的春季,雖然大地回暖,但氣溫并不穩定,忽冷忽熱的天氣司空見慣。氣溫變化頻繁,溫差大,是春季的典型特征。這種不穩定的溫度環境,是造成烏龜出眠後容易生病的外部因素。
而寵主提早結束烏龜冬眠,提早進入正常飼養環境,提前喂食,正常讓烏龜曬背等飼養方式,則進一步促進了烏龜生病。
為了防止烏龜在出眠季生病,甚至“出眠死”,建議順其自然,不要強迫烏龜出眠;出眠後的飼養,要循序漸進,給烏龜一個調整、适應的過程;不要提早喂食,防止腸胃炎的産生;撤掉或淹掉曬台,防止因溫差大而生病。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出眠後,養龜最重要的事情是防止大溫差,隻要防住了大溫差,烏龜就可以少生病、不生病。與此相比,其他都是次要的。
鸫龜先生,專注分享烏鸫、烏龜和原生魚實操經驗與心得體會,我們的目标是讓養寵更簡單、更快樂,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