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世界的本源和本質

世界的本源和本質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7 15:55:22

最近讀的這本書《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第一章講完如何與不确定性共舞以後,第二章就直接開始講第一性原理。

第二章一開始舉例馬斯克去俄羅斯買火箭的例子,以及人類更喜歡随大溜,知識可能成為人類認知的牢籠,知識應該是啟迪智慧,而不是蒙蔽心智,無非就是想說慣性思維。

世界的本源和本質(看透世界的本質)1

人們習慣按照已經明确的或者别人做過的案例進行做事。這種通過類比來做事的後果是永遠無法突破性的進展。

回到第一原理引用了亞裡士多德的對第一原理的定義,認知事物的第一基礎。這一點沒有問題,這就是第一原理。但是亞裡士多德的原話有更多的關鍵詞,比如限定了每個系統,将第一原理解釋為命題和假設。

至于如何利用第一原理,作者建議從以下幾個策略着手:1 重新開始。2 破壞後重建。3 藍軍戰略。4 删繁就簡。

我是在得到上閱讀的這本書,可以随時看到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其中幾個評論仍是感覺沒有講清楚第一原理是什麼。

我在學習蘭陵王的模型樹的時候,感覺蘭陵王對第一原理的解釋,比《向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這本書講的要透徹很多。在模型樹學習方法中,其中一章是專門講解第一原理的,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

第一原理的重要性對人類的重要性,建立基礎學科。

引用文中的觀點,中國有5000多年的曆史,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文中的解釋為中國的文化是重歸納思維,而西方文化是重演繹思維。

歸納思維是通過大量的例子總結模型的過程。我們脫口而出的成語,諺語,儒家經典《論語》,都是歸納思維的結果。并不是這種思維方法不好,這種思維讓古代中國曾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這種歸納方法總結出來的模型具有極強的民族特性,特别容易傳播,也是中華文明成為唯一一個沒有中斷過的文明。

這種歸納方法的有個缺點是,沒有辦法誕生基礎學科。基礎學科可能不會直接産生經濟效益,基礎學科的作用在于解釋原理與根。基礎學科的進步才能推動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沒有基礎學科的進步,技術在怎麼努力也不能獲得質的飛躍。這也是為什麼《三體》中三體人要通過質子鎖死地球人的基礎學科。

世界的本源和本質(看透世界的本質)2

為什麼第一原理加演繹推理能夠誕生基礎學科,而歸納總結不能?現實中的經驗和案例是無限的,無法窮盡的,唇亡齒寒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一個道理。這種淺顯的歸納容易記憶和流傳,但是仍然沒有找到那個根和理。

顯然古老中國不喜歡這種刨根問底的思維方式,明明一句話或者一個成語就能講清楚的事情非得要搞什麼第一原理。社會與人文的事情可能一句話一個成語就能說清楚,但是對于自然科學事件并不能靠簡單的一句話講清楚。

我是學化工的,嚴格來說這不是一門科學,但是對于質量傳遞、熱量傳遞、動量傳遞以及反應描述都不是一句話一個成語能解釋清楚的。這些現象的定量描述都要通過合理的模型簡化與假設與推導才能得到正确的原理公式。所以第一原理加演繹推理能夠誕生基礎學科,而歸納總結不行。

對個人的意義

對個人的意義主要有三條,1、讓人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質。2、對個人來說第一原理在學習上的意義在于知識具有收斂性。3、對于個人行動的意義在于知識遷移和創造力。

事物的本質就是第一原理,看透事物本質的過程就是找到第一原理的過程。花一秒鐘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透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查理芒格為什麼不去賭博,因為他知道概率不會站在他這一邊。股市裡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是虧的,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卻取得了巨大成就。因為他們看透股票的本質其實是公司價值的折算,隻有在低于公司價值下的好公司的股票才值得購買。

世界的本源和本質(看透世界的本質)3

第一原理對于學習的意義在于知識具有收斂性。如果在學習過程總覺得有學不完的内容,那麼你肯定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如果按照蘭陵王的舉例物理學百年收斂與統一曆史舉例的話,可能非物理專業看起來都有點頭疼,包括我自己在内。舉個我最近遇到的例子,最近一直在和廠家交流電滲析的問題。

在與廠家交流過程中發現他們給的技術方案中,二級電滲析的電壓要比一級的要低,心中一陣疑惑,這是為什麼呢?廠家給出的解釋是,二級鹽濃度高所以電壓低。放在從前我可能就理解到這個層面,把他當做知識點記住就行了,鹽濃度越高電壓越低。但是知道第一原理的概念後,你就得繼續追問,為什麼鹽濃度越高電壓越低,這個知識點再上一層的邏輯是什麼。

于是繼續和廠家交流,廠家說鹽濃度高膜電阻小。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鹽濃度怎麼會影響膜電阻?這又是個問題,繼續追問,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才能找到第一原理。

離子濃度其實不會對膜電阻産生影響,因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改性制成的,也就是說膜電阻隻與膜本身性質有關,離子濃度并不會影響到膜電阻。那麼鹽濃度越高膜電阻越低,這句話本身有問題。

其實是一個陰膜和一個陽膜組成一個膜對,他們之間的空間稱為淡室或者濃室,隻有淡室或者濃室裡才有離子存在。在電滲析運行過程中,淡室中陽離子和陰離子向與其相鄰的濃室中遷移。在電場存在的情況下,陰離子與陽離子的宏觀移動方向是固定的,陽離子向陰極移動,陰離子向陽極移動。移動越快阻力越小,移動越慢阻力越大。

移動快慢與濃度之間是不是有關?這是必然的,離子濃度越高,離子移動進入膜孔道的幾率越大,單位時間離子遷移量越多,宏觀表現就是電流大、電阻小。

或許舉這個例子有欠妥當,但是也是尋找第一原理的一次嘗試。

第一原理對于個人的意義還在于知識的遷移與創造。随着智能時代的越來越近,未來兩個重要的能力是創新能力與同理心。創新這個詞很多企業都在提,創新大部分時候不是靈光乍現,創新有迹可循。

世界的本源和本質(看透世界的本質)4

教創新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TRIZ工具。既然能成為一套系統的工具,其中已經通過數量衆多的專利文件進行了解決辦法的收斂,并預測了發明的前進方向。比如大多數發明的前進方向是從硬連接發展到軟連接再到無線連接。

解決特定問題的物理方法就能麼幾種,将這些方法遷移到自己的問題上,便有可能實現創新。其實創新的底層邏輯是第一原理的組合。掌握的第一原理越多越底層,便越有可能實現巨大創新。

最近看到一款音樂打擊牆靶,結合了音樂節奏、牆靶、運動于一體,既能聽音樂又能練習拳擊。其實就是将音樂與拳擊進行組合。個人覺得這是一款不錯的産品。

對企業的意義

對企業的意義,正确決策,從真到真。企業不像個人,一個人犯錯的成本很小,可能隻關乎到個人提拔和薪資。企業的犯錯成本那就關乎到企業的興衰。

諾基亞流行的年代狠不得人手一部諾基亞,我當年大學出去打暑假工就是為了掙錢買一部諾基亞5300滑蓋手機,當然後來夢想成真真的買了一部。

世界的本源和本質(看透世界的本質)5

那麼當年的手機一哥為什麼說垮就垮了呢?當其他手機公司在智能手機上發力的時候,諾基亞的決策層還抱着原有的功能機不撒手。當其他公司智能機開始在市場是發力的時候諾基亞才開始悔不當初,可是為時已晚。這就是大企業決策失誤的代價。

一個企業的決策一定要抓住第一原理,隻要第一原理沒有錯誤,那麼做出的決策也一定是對的。這就像做數學題,隻要前面定理公式是對的,得出的結果就一定是對的。看似諾基亞沒有抓住的是未來市場的變化,其實他沒有抓住的人心。

一個企業要關注的不是未來十年什麼東西會改變,而是要抓住未來十年什麼東西不會變。人類對于選擇性,速度,可靠性的追求是不變的。智能手機提供了了更多的應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可靠性,所以諾基亞的失敗才會在智能機面前一觸即潰。

什麼是第一性原理?

哲學視角:絕對正确的知識起點。

亞裡士多德:每個系統都存在第一原理,第一原理是最基本的命題和假設,它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違反。

物理學視角:從頭算起。我記得我在學高斯計算軟件的時候确實有一種軌道計算方法是“從頭計算”,還記得這種算法占用計算資源比較大。後來使用aspen做模拟,進行循環計算時,也是每次都從頭計算,保證隻要起點沒有錯誤得到的結果就是正确的。

如何尋找第一原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的頓悟不過是别人的基本功。其實作為普通人來說,我們一生所接觸到的知識,基本上前人都已經總結好了,我們隻是學習就要耗費一生的精力。想要有所發現和創造也隻不過在某個學科某個領域能有一點點突破。屠呦呦不過是發現自然界已經存在的青蒿素就足以獲得諾貝爾獎。

世界的本源和本質(看透世界的本質)6

我們要去學習物理隻要找任何一本大學物理就能獲取大部分的物理知識,而不需要你在從頭開始實驗、發現、總結。

知識的樹狀結構。如果能有一種結構構建知識的框架,那麼樹狀結構是最合适的了。因為知識是收斂的,而所有的樹枝、樹葉最終都指向樹幹。知識是收斂的,每個表觀上的知識點都可以收斂到更上一層的知識,最終收斂到知識的起點。比如溫度越高反應速度越快的底層知識是溫度高反應分子越過能壘的幾率越大,再上一層的知識是阿雷尼烏斯方程r=k0*exp(-Ea/RT)C^a,溫度越高反應速率常數越大。

如何應用第一原理

花一秒鐘看透世界本質的人,與花一輩子也看不透世界本質的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在工作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追問,不要滿足于淺嘗辄止、不求甚解,這是古人留下的壞習慣。

利用第一原理進行決策。第一原理是絕對的真,不會出錯。職場競争和企業競争的第一原理是生态位。生命的第一原理是客服熵增,生命以負熵為食。學習的第一原理是建立神經突觸。

利用第一原理重新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建立在第一原理之上的知識框架更穩固。以中間知識點建立的知識框架好像空中樓閣,沒有根基。找到第一原理的時候,就是重建知識框架的時候。這一點我還沒有做到,所以知識提取效率太慢。

最近最大的感觸是,記憶是思考的殘留。靠死記硬背下來的知識轉瞬即逝,因為沒有轉化成永久記憶。最近在與廠家交流的過程中,很多參數一遍遍的核算然後與廠家溝通反而記得更清楚。

以上知識框架來源于蘭陵王的《模型樹》課程中的第一原理,我隻不過是結合自己的例子有重新複述了一遍。其實利用費曼學習法,把學過的東西再講一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