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接單會看到備注嗎?大洋網訊 現在,點外賣已經成為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重要飲食方式然而,外賣配送過程是否安全,外賣小哥是否持有健康證,很多消費者并不知情,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外賣小哥接單會看到備注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大洋網訊 現在,點外賣已經成為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重要飲食方式。然而,外賣配送過程是否安全,外賣小哥是否持有健康證,很多消費者并不知情。
昨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駱文智帶隊上線廣東“民聲熱線”時表示,從去年的整治情況看,仍有相當部分外賣小哥沒有取得健康證明,今年将對這一問題進行專項重點整治。
焦點1 外賣食品安全記者調查:沒健康證也能送外賣當下市場上,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兩大平台占據了外賣市場的主要份額。近日,記者通過網絡向6家不同企業應聘這兩個外賣平台的配送員,這些企業在電話中都以“官方”“總代理”等自居。
“有什麼入職要求嗎?”記者問。一名自稱美團人事部的工作人員回答:“18至45歲,會用導航,會騎電動車就可以。”記者又追問,是否還有其他要求,對方回答說,帶上身份證就可以了,并稱可以“馬上上崗”。一名餓了麼蜂鳥派送招聘人員則稱,最快次日就可以上崗。
記者“應聘”過程中,有3家招聘企業明确入職需要辦理健康證,一家表示招聘公司可以辦理健康證,一家明确表示不需健康證即可上崗,還有一家在記者反複詢問後才想起要求應聘者“身體健康”。
昨日下午,記者在廣州海珠區金菊路走訪了幾名外賣小哥。身着美團外賣服裝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沒有健康證不能入職,而且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送餐箱每天早上要消毒。送餐時,他們會通過外觀來核對訂單,絕對不會打開商家已經包裝好的袋子、餐盒。有時商家忘給醬料,客戶拆開包裝發現後,他們也隻能跟客戶說抱歉,讓客戶與商家溝通。
回應:今年重點整治持證問題駱文智稱,按照有關規定,外賣人員必須有健康證才能上崗。“去年我們開展網絡訂餐專項整治行動。健康證明持證率達到91%。”他說,這也意味着仍有一部分人沒有健康證明。
駱文智介紹,目前送餐人員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平台自建的送餐員,一類是委托第三方物流,還有一種是社會人員注冊到送餐隊伍中來。第三類情況對健康證明落實得最差。“這就是平台的主體責任沒有落實。”他說,今年繼續對網絡訂餐進行專項整治,并将健康證的持證率作為整治重點。
他介紹,要取得健康證,可以到疾控中心或者食藥監部門規定的醫院進行體檢,這些醫院的體檢信息跟健康證的平台是聯網的。
針對一些進駐外賣平台的商家證照不一,甚至無證的情況,駱文智表示,按規定經營許可證在網上可以查到,如果查不到就屬于不正常,應立即查處。去年,網絡平台共下線6000多家不合格商家。
焦點2 三文魚安全記者調查:産地難辨認安全有隐患生吃三文魚到底安不安全,很多人心裡沒底。
近日,記者走訪了海寶灣水産市場和黃沙水産市場,有的标注挪威三文魚的價格是一斤68元,一家店的法羅三文魚标價136元,記者一詢價,又說60元一斤便宜賣。有的根本沒有标明産地,一問就說是挪威産,價格同樣是68元。在黃沙水産市場,一家店的老闆在簡陋的設施上就開始處理三文魚。
回應:總體安全但并非零風險駱文智說,目前在批發市場檢測三文魚還不具備條件。近期省食藥監委托省疾控中心進行了是否有寄生蟲的抽樣檢測,共抽檢進口三文魚126批,國産三文魚113批,涉及到流通環節100批,餐飲環節55批,養殖84批。從抽檢情況看,沒有發現對人體有害的寄生蟲。“總體我認為是安全的,但不是零風險的。”駱文智說,無論是海水還是淡水養殖,都不排除污染和寄生蟲。
三文魚二次污染問題突出。駱文智透露,此前深圳疾控中心對深圳多家酒店、日本料理、超市進行了抽樣檢測,102份樣本中,大量樣品發現細菌。“我們不主張生吃三文魚。”他說,如果生吃必須具備相應條件,要看餐飲店經營許可證是否标注有“生食”,同時店内要有專門的房間,空氣消毒設施,獨立的空調設施,單獨的刀具、餐具等,否則不具備做生食的條件。
駱文智表示,商家不标明産地,違反了《廣東省水産品質量安全條例》,如果拒不整改要罰款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據我到市場了解,進口三文魚價格都在100元以上。如果沒有标識産地,又賣60、70元,我不排除是國産淡水三文魚。”他說,一般國産紅鳟魚的肉是橘紅色,進口三文魚是鮮紅色,紅鳟魚的脂肪是不明顯的。
焦點3 治理保健品亂象“南粵護老”行動已刑拘933人去年7月開始,廣東省食藥監局聯合省公安、省工商等9部門開展“南粵護老”專項行動,重點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駱文智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共立案5500宗、結案4200宗,刑事拘留933人,批準逮捕817人,案件涉案貨值超過3億元;查處食品廣告違法案件104宗;關停97個違法網站和5個微信公衆号。
為鼓勵公衆參與監督,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還專門拿出100萬作為有獎舉報專項資金,目前共接到相關舉報線索184條,并對其中已核實的43名舉報人發放了獎勵金。
駱文智說,近期該局委托廣東工業大學做了一個社會評估,結果顯示消費者對保健食品認知度大大提高,70%的受訪者表示減少或不再參加所謂“健康講座”,受騙的消費者選擇舉報的人數從過去的30%提高到60%,特别是中老年人對保健品的認知度大大提高。
駱文智介紹,該項整治行動将持續到年底,同時對投訴舉報工作加大獎勵力度,歡迎廣大群衆積極參與。接下來,将在全省開展百場保健食品科普知識活動。
撰文/信時記者何小敏 通訊員胡志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