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氣溫不穩定,媽媽們最近有沒有被忽高忽低的氣溫折磨得要哭呢?小朋友們,免疫系統沒有大人那麼完善,更是抵擋不了這折磨人的天氣,分分鐘被感冒困擾!
那麼,遭遇孩子反複感冒,爸爸媽媽們一定是萬分焦急、手足無措,甚至會出現病急亂投醫,病急亂吃藥的情況,這種情況非但對感冒起不了任何緩解的作用,還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其實,李博士告訴您,普通感冒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您掌握幾招識别感冒不同階段的小竅門,很多時候感冒的症狀就會迎刃而解,何苦又要勞民傷财一趟趟地往醫院跑呢?
今天,李博士就将上期微課堂的内容進行整理,和爸爸媽媽們分享關于感冒的知識,告訴大家中醫是如何識别感冒地不同階段的?爸爸媽媽們,在感冒的不同階段,如何主動出擊,防止感冒迅速向嚴重地方向發展?哪些情況下感冒不能耽誤,需要及時就醫?
感冒是兒科最常見呼吸系統疾病,我們中醫認為,感冒是由外邪侵入肌表導緻肺氣不宣而引起的疾病,臨床以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為特征。
感冒在全世界範圍内都會發生,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大類。普通感冒症狀比較輕,不會大範圍流行。而流行性感冒症狀重,容易大範圍流行。史上最著名的流感就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西班牙大流感,死亡人數達到幾千萬。流行性感冒常在3~5年内發生一次大流行,遍布全世界,給人類造成的威脅極大。深圳在2016年3月份爆發過一次流感,當時主要是甲流和乙流,為近幾年來比較大範圍流行的一次感冒。
感冒在西醫上其實是個統稱,往往包括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多種疾病,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疾病發病的位置都比較靠近人體的上部,所以又統稱為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的臨床特征有哪些?】
4-5個月以内的小孩由于母體攜帶很多感冒病毒的抗體,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很少感冒。而6個月以後的孩子,由于母體提供的抗體逐漸消失,此時自身的免疫系統沒有完善健全,所以感冒發生率就非常的高。相信爸爸媽媽們對這一點有深刻的體會。
特别是3歲-5歲的幼兒,一上小班就開始反複感冒,這還與她們這個時期接觸的細菌病毒比較多,自我照顧能力差,免疫系統不完善有關系。
感冒一年四季都有發作,最常見的就是冬春季節,特别是氣候驟變的時候,也就是突然降溫最容易感冒。
從中醫上講,由于寶寶的生理病理特性,感冒後容易出現多痰,積食,驚厥的表現。
【感冒的病因-西醫】
那麼,人為什麼會感冒呢?這個問題我們中醫和西醫的認識是不太一樣的。
西醫認為,感冒主要由多有病毒感染所引起,常見的病毒主要有鼻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等;此外,某些細菌也可引起感冒。但是總體來講,感冒90%一上都是有病毒感染引起。
一般的感冒有自愈性,但是體質較差,或感冒期間沒有注意休息,參加劇烈的活動,容易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所以感冒雖然是小病,但我們千萬不能小看他,也就是說戰略藐視,戰術上重視,防止誘敵深入過多,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感冒的病因-中醫】
中醫沒有病毒細菌一說,我們把感冒的原因分成兩個方面,就是内因和外因。隻有内因和外因公共作用,才會引起感冒的發生。
首先,最重要的是内因,内因就是說人體的正氣不足了,也就是抵抗力的突然下降,導緻肺衛的調節功能失常,這個時候為感冒的發生提供了基礎,所謂的肺衛功能,是個中醫的概念,其實可以把他理解稱為人力的屏障功能就很容易理解了。
此時一旦遇到外因,比如說吹風、受寒、受暑濕等六淫侵犯,就會發生感冒。這裡的風、寒、暑、濕、燥、火是中醫認為導緻人類生病的六種因素,它們和西醫說得細菌病毒也不是完全沒有關系,我認為其實就是感染不同細菌病毒後引起的類似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特征的表現。
除了六淫之外還有時行疫疠,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各種各樣的流感病毒,導緻人體生病。
中醫有一句話,正氣存内,邪不可幹,意思就是說隻要抵抗力足夠好,再強大的病毒和細菌都不會感染你,這和現代醫學的觀點是相通的,隻要免疫力足夠強大,就會很少生病。
【感冒的中醫發生機理】
那麼這個屏障功能一旦出了問題,自然界的外邪就會通過身體的各個通道進入人體,比如說口鼻和皮膚。
進入人體後,肺衛功能出現失調,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這個時候也會影響肺的正常功能,出現鼻塞、流涕、噴嚏、咳嗽 等症狀。
此外,寶寶的體質不同,容易出現發燒後熱郁化火,内擾神明,引動肝風導緻熱性驚厥;如果寶寶的肺脾不足,就會出現聚津為痰,痰阻肺絡,而出現咳嗽痰多的情況;有些寶寶脾胃的功能不好,消化能力差,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一旦多喂一點,看孩子生病了想補一補吃點好的,就會導緻脾失健運,食滞内停而挾滞,表現為口臭、腹脹、大便幹結或粘膩,舌苔厚膩等症狀。這三個感冒兼證是非常常見的。
如果有一點中醫知識的爸爸媽媽可能聽說過感冒有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之分。其實這種感冒的分類方法非常的機械,不容易掌握規律。
我在臨床上經常有家長問我們寶寶是風熱感冒還是風寒感冒。如果醫生對這個感冒理解的不透徹,回答為風寒感冒,等過幾天家長帶孩子找另外一個醫生看的時候症狀又變了,醫生就說是風熱感冒,家長這個時候就摸不着頭腦了,甚至還出現過投訴醫生誤診之類的情況出現。
其實李博士告訴大家風寒和風熱感冒不是兩種感冒,而是感冒的兩個階段,隻有這樣理解,并且掌握不同階段的變化規律,才可以給予及時有效的處理方法,讓感冒症狀迅速得到控制,不至于加重引起支氣管炎或肺炎。
那接下來,就讓李博士帶領大家,認識感冒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的特點和變化規律,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隻要掌握先機就能把感冒扼殺在搖籃之中。
首先,第一階段,我們認為是寒邪入侵階段。
為什麼是寒邪而不是其它邪氣呢?
大家深刻體會以下,一般感冒都是什麼情況下發生的呢?往往都是突然變天,降溫受寒引起的,或者寶寶出汗沒來得及擦幹,風寒一吹引起的,或者晚上踢被子着涼引起的,可以說95%以上都是寒邪入侵,機體作出反應,導緻感冒發生的。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來看看這個階段有哪些特點呢?
這個階段對感冒來說非常非常重要,而且時間短(往往隻有2-4個小時),如果抓不住就錯過了,一旦錯過後面就比較複雜,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觀察,并及時處理。
這個階段的主要征兆就是流清鼻涕、不停打噴嚏、和怕冷三個表現。
這個階段最主要的處理辦法隻有一種,就是用溫熱的藥物或者溫熱的方法把這個入侵到人體的寒邪給趕出去。
這個階段的處理原則主要是解表清裡,如果沒能有效控制,感冒就進入了第三個階段。
這個階段可以使用兒童清肺口服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小兒咳喘靈口服液,這三種藥可以清除第二階段外寒裡熱表現的這種感冒引起的咳嗽。
這三種中成藥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含有散外寒的麻黃,還有清内熱的金銀花連翹之類。所以說一邊散寒一遍清裡熱,非常符合我們外寒裡熱這個階段。所以寶寶出現這樣的咳嗽感冒等,可使用這三種中成藥中的一種,但切記不要三種都用。
另外寶寶咳嗽之後出現痰多,包括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狀,例如口氣臭,大便幹,舌苔厚膩,還有肚子脹這種情況,可是使用小兒積食止咳口服液。
這個階段一定要送到醫院及時治療,否則加重易引起肺炎或其它嚴重疾病。
這時爸爸媽媽最容易忽視的階段,往往覺得寶寶不發燒了,有些鼻塞,偶爾咳兩聲是沒事的。這個階段如果不把外邪趕盡殺絕,往往遺留後患,以後将非常麻煩,導緻寶寶反複遷延不愈。
這個階段切忌使用用寒涼的中藥往裡壓,最忌川貝枇杷止咳露等。川貝性涼,尤其有家長在秋天孩子咳嗽收尾階段喝川貝炖梨,結果一冬天孩子都不好。
什麼時候用川貝?燥咳時缺津液可以用,秋燥或者暖氣特熱時口幹口渴可以用。寒咳時就是打噴嚏流鼻涕一定不要用!大家都認為川貝止咳,這是誤區。我們隻要把外邪清掉了咳嗽就好了,沒有必要單獨用藥調理孩子的咳嗽.感冒結束後馬上調脾胃進入最後一個階段。
有些寶寶感冒最後留有幾聲咳嗽,有清痰,這個時候的痰最不容易化,需要用健脾的方法才能起效果。
山藥是一種補肺,健脾,補腎的中藥,脾為生痰之源,如果能控制住脾這個源泉,就不會發生反複痰多的症狀,并且肺氣也會更加充足,我們的抵抗力也就能夠提升。所以中醫非常非常重視感冒以後的補脾胃,這是一個調養的階段。
中醫講究春捂秋凍,特别現在到了秋冬季節,讓爸媽非常頭疼,到底給寶寶穿多少,中醫希望寶寶适當動一動,陽氣到秋冬季節要開始收斂,這個時候不能讓孩子過多的出汗,陽氣流失,會影響寶寶的來年的健康。
秋凍的适合标準,以孩子不出汗為前提,但手腳必須是暖和的,如果不出汗,手腳涼說明就過頭了,可能會感冒。
另外冬吃蘿蔔夏吃姜,這一點大家肯定以前聽說過。冬天吃的東西熱量相對高,能量比較多,再加上這個季節陽氣是潛藏在身體裡面的。所以我們适合吃一點涼的蘿蔔,蘿蔔在民間的的作用堪比人參,它能夠很好的起到順氣化痰消食的作用。
感冒期間還要提醒大家,魚生火肉生痰。千萬不要在寶寶這個時期覺得身體若在進補,過多的蛋白質攝入增加寶寶脾胃的負擔,家中病情引發痰更多,這樣感冒咳嗽會拖延不愈。
所以我們提出蘿蔔青菜保平安的說法。給寶寶吃清淡一些身體會更健康,不要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會導緻寶寶生病。
關注寶寶感冒,媽媽及時處理,減少寶寶痛苦,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