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不僅可以對明暗作出反應,調節進入眼睛的光線,也影響眼球光學系統的焦深和球差。
瞳孔的變化範圍可以非常大,當極度收縮時,人眼瞳孔的直徑可小于1mm,而極度擴大時,可大于9mm,虹膜的括約肌能縮到其長度的87%,這是人體其它的平滑肌或橫紋肌幾乎不可能達到。
瞳孔自身會根據外界光線強弱調整大小,光線強瞳孔就變小,光線弱,瞳孔就變大,這是對眼睛的自我保護。
醫生又把瞳孔看作是生命機能的靈敏指示器
大家知道,光線強時瞳孔就會自動縮小,光線暗時就會散大——這就叫做瞳孔的對光反應。假如瞳孔的這種對光反應遲鈍或者消失,就意味着死亡會即将來臨。而昏迷病人,會随着意識的喪失程度的加重,瞳孔也會逐漸散大,完全散大就是生命的終結的标志 。
臨床對瞳孔的檢查非常重視,無論在眼科、内科、神經科、腦外科等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醫生可根據瞳孔的大小和對光線的反應,來判斷疾病的部位、性質,對疾病的診斷和預後都有很大幫助。
在正常的情況下,瞳孔的大小是處在持續不斷地動态變化中,瞳孔的大小為什麼會有變化呢?
原來在虹膜組織内有兩條很小的肌肉,一條是在虹膜内圍繞瞳孔呈環形排列的瞳孔括約肌。它收縮時使瞳孔縮小。另一條是在虹膜内呈放射狀排列的瞳孔開大肌,收縮時使瞳孔開大。兩條肌肉受兩種神經支配,正常情況下,彼此協調,互相制約,一張一弛,在各種不同環境下使瞳孔開大或縮小,以調節光線進入眼内的多少。
我們平時常用的瞳孔放大藥主要是阿托品和後馬托品是瞳孔放大的原因之一。它們可使睫狀肌麻痹,瞳孔放大。這兩種生理改變,對于屈光異常的測定都有幫助。由于麻痹了支配睫狀肌的副交感神經,調節作用消失,使異常屈光能準确測出;瞳孔放大也使驗光檢查更為方便,為測定黃斑區的屈光及眼底鏡的配合檢查提供了有利條件。
因此瞳孔散大後對眼睛隻有好處,而沒有害處,值得注意的是散瞳藥對有,青光眼因素的病人應慎用。擴瞳對人體雖然無任何影響,也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