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文表示紅色的字

古文表示紅色的字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0 05:14:50
一、顔色與中國文化

顔色是人與外部環境接觸較為普遍的一種刺激,其與人的内隐認知和認知控制有緊密聯系。中國文化下顔色有很多特定含義。

顔色與中國文化的聯系脈絡,可至古代宇宙觀、五行學說起追溯。這是一種顔色迷信,卻又在日月沉澱中上升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們作為既定符号為人們所認知。在曆史長河中,又因中國文化的兼容并包性,在外來文化的摻雜中調制出新色系。

古文是中國文化的載體。因此,今天我們将從中國古文化中窺探中國文化與顔色的關系。本章節主要以古文中代表顔色的字為切入點,窺視顔色在古文中所代表的特定意義。本文将按照甯德師範大學柳钰《淺談詞語的冷暖色調》分析結果,将這些字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暖色系,一部分為中性色系,還有一部分為冷色系。

古文表示紅色的字(古文中有哪些代表顔色的字)1

二、古文中的暖色系字

暖色系是指由暖光組成的顔色系列,主要有紅橙黃等。在古文中代表該色系的字有:㷳、绯、殷、朱、茜、绛。

紅色系。首先,"㷳"。《說文解字注》"㷳,火色也。"在《韓子》中有言"齊伐魯,索讒鼎,以其㷳往。"如今作僞古物曰"燒痕貨"。其次,"绯"。《說文新附》雲"绯,帛赤色也。"韓愈的作品"《弘南歸》中"佩服上色紫與绯"。意為:穿着紫色和紅色的衣服。再者"殷",《左傳-成二年》"左輪朱殷",杜注"血色久則殷"。接着"朱",《說文解字》"朱,赤心木,松柏屬。"《穆天子傳》曰"朱四百裹",朱即指朱紅色的物品。然後,"茜"。《史記-貨殖列傳》"若千畝卮茜",其"茜"原為草,其根可做染料。最後,绛。《說文解字》謂"绛,大赤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為兵作绛衣行縢"。

由上可知,紅色系常常和激情、熱血、灼燒等聯系在一起。關于紅色的小故事。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教派——襖教,即瑣羅亞斯德教。他們将火視為崇拜的對象。在生産力并不發達的時期,通過火德燃燒,不僅能驅逐野獸,還能為人們帶來光明和希望。祆教有傳統的聖火禮。看來,不僅僅中國人崇尚代表血液和生命的紅色,其他不同地區的人也對這種暖色調顔色——紅色有着原始的崇拜。

黃色系。《說文解字》"黃,地之色也。"《論衡》"黃為土色,位在中央。"意為:黃色是土地的顔色。2008年奧運中,一首《黃種人》唱出了華夏民族的共鳴。中國本為農業文明,土地是必不可少的,維持人們生存和居住的要素。此點從《論衡》中,"黃為土色,位在中央"可知。黃色在中國古文字中代表的不僅僅是土地,甚至于還是黃河。土地是滋養我們華夏民族的沃土,黃河是維持我們生生不息的血液。

古文表示紅色的字(古文中有哪些代表顔色的字)2

三、古文中的冷色系字

冷色系是人們在色彩學上根據心理感受,将顔色做區分後,給人以距離、涼爽之感的色系。主要有藍色、綠色、紫色黃綠、綠色等。在古文中代表該色系的字有:靛、藍、碧、青、蔥、苔、黛、翠、茏、

首先,"靛"。靛,又稱藍靛。是用蓼藍葉泡水與石灰石沉澱而得的藍色的染料。徐霞客《遊雁蕩山記》中"潭有碧如澄靛者",指潭水碧綠得好像澄清的藍靛一般。其次,"藍",藍,本為一種植物,其汁可做染料。《爾雅.釋鳥》"秋鳸竊藍",注,"藍",青色也。然後,"碧"。"碧"本意是指青綠色的玉石。江淹《别賦》"春草碧色",意為春天的草如玉般顔色碧綠。最後"翠",翠為青、綠、碧之類的顔色。唐柳宗元《小石潭記》"青樹翠蔓",意為:青色的樹木,翠綠的藤蔓。

由上可知,冷色調的詞彙常和藍天、綠水相存,讓人感覺到甯靜、清涼、深遠等情感。你知道嗎?綠色不僅在中國象征着甯靜緻遠,在國際上也代表着和諧、和平。國際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組織其宗旨是"保護地球、環境及各種生物的安全。"它們以綠色作為主色調。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在全球發展中推廣綠色設計,也是以綠色為主色調。所及祖師世界綠色氣候機構,它們也是以藍色和綠色為主色調。綠色,在國内外都代表着相似的意蘊。從此處來看,以古文作為載體的中國文化和國際文明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文表示紅色的字(古文中有哪些代表顔色的字)3

四、古文中的中性色系字

中性色系又稱為無彩色系,是指由深淺不同的灰色系或黑或白為主調的色彩顔色。這種顔色通常很柔和,它們常起着諧和、調節的作用。讓人感覺沉穩、大方、輕松。在古文中代表該色系的字有:黑、黯、黸、黟、黶、霜、皎、素、皚、皓

黑色系。首先,"黑"。《說文解字注》"黑,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其次,黯。《說文解字注》"黯,深黑色也。"《别賦》"黯然銷魂"。接着,"黑會"。《說文解字注》曰"沃黑色也。"《玉篇》、《廣韻》皆作"淺黑"。再者,"黟"。歐陽修《秋聲賦》"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緊接着"黶"。《說文解字注》曰"黶,中黑也。"除此之外,還有"黝",《說文解字注》曰"微青黑色也";"幽",黑色也《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幽。"傳曰"幽,黑色也。";"黠",《說文解字注》"黠,堅黑也";《貨殖列傳》"桀黠奴",謂其性堅而善藏也;"儵",《說文解字注》"儵,青黑曾發白色也。"《釋訓》"儵儵,嘒嘒,罹禍毒也。"最後,黛。唐代白居易《長恨歌》"六宮粉黛無顔色"。

由上可知,中性色在古文尤其春秋戰國時期使用頻繁。在中國古代,五行相生相克說與顔色有同樣緊密的聯系。傳統中,五行火為紅色,土為黃色,金為白色,水為黑色,木為綠色。有個古代小故事相信大家有所耳聞"秦朝尚黑"。相傳,秦國早先生活于犬戎地帶,秦穆公為了尋找水,便向東遷徙。對水的崇拜及對水的渴求在秦穆公這代中得以實現。可,天有不測風雲,晉國人趕走秦,使秦失去了水。于是秦開始尚黑,繼續對水的崇拜。也有說法,各個朝代都有自己崇尚的顔色,夏商周秦中,周崇是火德,崇尚紅色。秦統一後,以水克火,相生相克,取水德。在五行中,水是黑色,故秦人崇尚黑色。

白色系。首先霜。唐代李白《古風》"徒霜鏡中發,羞彼鶴上人"。其次,"皎"。《說文解字》"皎,月之白也。"《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意為光亮皎潔的小白馬。再者"皓"。《小爾雅》"皓,白也。"《詩經.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石頭很白的樣子。接着,"皚"。《說文解字》"皓,霜雪之白也。"古樂府《白頭吟》"皚如山上雪",潔白的樣子好像山上的雪。最後"素"。《說文解字》"素,白緻缯也。"《戰國策.魏策》"天下素缟,今日是也。"意為天下人都穿上了素淨的喪服。

從詞源學的角度可知,白指某種具體物體的顔色。在白的原型意義上,我們又因時代及認知為其賦予了其他的意義,它主要代表着純潔、純淨、素雅、明亮等。在象征意義中,白色亦有悲哀的意義,代表着災禍、死亡。在五行學說中,白色西方色,西是太陽沉落的地方,所以西方與死亡便聯系在一起了。這在作為白色代表字的"素"字中可以有具體的體現。《戰國策》"天下素缟",因為死亡乃是讓人悲憫的事情,所以人們要穿上代表悲的白色服裝,以示悼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