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辦教育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國家的财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各級各類民辦教育學校和教育機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民間力量辦學。
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規定,民辦教育事業屬于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那我們就明确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和初中)的民辦學校隻能設立非營利性的法人,而義務教育之外的階段(高中和大學)可以選擇設立營利性或非營利性法人。
在現實中,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工商登記,一般是在民政部門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其性質應當屬于非營利法人中的社會服務機構這一類型。《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不得取得辦學收益,學校的辦學結餘全部用于辦學。
我們都清楚民辦小學和初中的收費标準一年大約在2萬元左右,我們如何來判斷它是否營利了呢?如何知道其是否将辦學的收益全部用于辦學了呢?這就需要業務主管部門(當地的教育局)、登記部門(民政局)以及财政部門的監督,也需要社會的大衆輿論監督。
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規定,民辦學校的收費項目和标準根據辦學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确定,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向社會公示并接受主管部門監督。根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不得從事營利活動,其應當接受登記部門、業務主管部門和财政部門的監督。通俗說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收費标準實行政府指導價,超過該範圍和标準的應當屬于違法亂收費的現象,應當予以制止并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營利性民辦學校的管理就相應寬松,舉辦者可以取得辦學收益,辦學結餘依照公司法等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并且他們可以根據市場調節自主決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标準。
現在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正在逐步地取消或分流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和民辦教育輔導機構,也是對其非營利性的監控。本來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是為了減輕家長的教育負擔,目前民辦小學、初中及其各種輔導培訓機構使學生和家長都不堪重負,希望國家的“雙減”工程能夠真正地使學生和家長解脫和受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