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野生菌子上市的季節。近些年來,昆明野生菌子的身價不免有些昂貴,可是,昂貴歸昂貴,市面上依舊人來人往,購銷兩旺。作為年近古稀的老人,雖然從未“相當有錢”,但每到食菌季節,也會精打細算一番,去買幾回野生菌子,以慰勞這張不免有些挑剔的老饞嘴。
一兩百塊錢一斤的青頭菌、牛肝菌有人買,一千多塊錢一斤的松露、幹巴菌也照樣有人買。當然了,昆明人講的是公斤,所說的一斤,是實實在在的兩個五百克。你看那賣家,不僅要招呼眼前的客人,還要忙着應酬網上下單的遠方“上帝”,忙碌的臉上分明樂開了花。
誰能想得到呢,當年不大有人理睬的野生菌子,竟然會金貴、搶手到眼下這步田地。
孩提時代,嘗與村裡的夥伴一起,趕着生産隊的牛羊進山放牧。每到夏雨季節,山上就會冒出各種菌子,什麼青頭菌、銅綠菌、馬皮泡、牛肝菌、掃把菌、雞枞,雞油菌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當時,在衆多的野菌中,山裡人一般隻采食不太費油的雞枞、銅綠菌等少數幾種,其餘的,一般都視而不見。黃牛肝、黑牛肝、草雞枞、馬皮泡之類,在無聊的放牧過程中,曾被我們的赤腳踩碎或踢飛過不少。如今想起來,還真是可惜呢。
烹制野生菌子,需要有充足的食油,否則,不容易炒透炒熟,還會粘鍋炒糊,不僅不好吃,有些菌子的毒還沒法消除,吃了可能危及生命安全。那時候的山裡人,家家的食油都很緊缺,都不足以随心所欲地烹炒菌子,畢竟,一年隻能殺一頭百十來斤的年豬,油就隻有那麼一點兒,通常的五六口或七八口之家,全年的生活就靠那點兒豬油維持,實在是少得可憐。那時候,我們村裡的人家,香油基本上是無從獲取的。生活畢竟要細水長流,不可能隻飽一兩次口福,之後就不再吃油,所以,隻好視美味卻相當費油的野生菌子于不顧。現在,無論是鄉下還是城裡,生活都比當年好多了,吃油吃肉,不再成問題,野生菌的身價自然也就随之金貴起來。
對野生菌子昂貴的身價,有不少人耿耿于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一提起來就不免發點兒牢騷,說養老金這麼少,連一兩頓野生菌子都吃不起,那些野菌販子又心腸太黑,隻知道多賺錢,貪得無厭。菌子高得離譜的價格就是被這些人哄擡起來的。
說實在的,這些大多都是口水話,人雲亦雲,有口無心。實際上,若無特殊情況,正常退休的老人,每年的食菌季節,吃上一兩頓野生菌子解解饞,都不會不在其預算允許的範圍之内。購買一兩頓野生菌子的開支,還不至于影響正常生活。再說,野菌昂貴的價格,也不是販子們貪财、心黑所緻,是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自動調節的結果。作為生意人,不追求利潤最大化,那不成棒槌了?要知道,野菌價格昂貴,還能購銷兩旺,也是經濟活躍的标志。雲南有這麼金貴的野生菌子,那是上蒼的格外恩賜,是雲南人難得的福分。
在我看來,野生菌子之所以金貴,全源于一個“野”字,如果沒了這個“野”字,難說就金貴不起來了。現在的市面上,雞枞、松蓉、香菌、木耳、羊肚菌等,都有人工培植的了。這些菌子的市場價格比野生的低了不少。我想,市場上多數菌子都不再是原來的那朵野菌,而是人們憑借自己的意願和智慧培植出來的,且産量相當充足,價格也相當實惠,那一天正在快速地向我們走來,而且已經離我們不太遙遠了。
近幾年來,我已品嘗過一些相當實惠的諸如香菇、雞枞、木耳之類的“人造野生菌兒”,可吃起來總覺得有些異樣,和自然的野生菌子相比,欠缺的不隻是一星半點兒。恕我愚頑老土,嘗遍人工培植,我還是最鐘愛原來那朵土裡土氣、樸實無華的野生菌子。
願我的雲嶺大地,青山綠水常在,野生菌子不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