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心理學中如何疏導情緒

心理學中如何疏導情緒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11 09:56:43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研究中心關于新型病毒做了調查研究,發現在疫情下人的社會心态發生一些變化。除了在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信息獲得與評價、風險認知的數據變化外,最為關注的是人的社會情緒的數據變化。

在疫情特殊狀态的影響下,許多人的社會情緒變化還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從疫情開始到一定的時間,逐步會出現一些負向情緒,表現出擔心、害怕、沮喪、悲觀、恐懼、甚至抑郁等狀态。

心理學中如何疏導情緒(如何就這些情緒進行心理疏導)1

任何一種突發事件發生,情緒的狀态影響最為明顯;歸結起來,人們出現的一系列非理性的情緒和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焦慮心理

焦慮跟恐懼有點類似,隻不過焦慮在對象上比較模糊,而恐懼的對象相對具體。焦慮是人常見的心理狀态,是一種内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将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而又難以應付的不愉快情緒。

焦慮具有指向未來的特點,對疫情信息的了解,使人會出現内心緊張、煩躁、呈高度警覺狀态,有時候也會表現為精神性焦慮,經常會提心吊膽、不安的感覺,甚至容易激動。

2、恐懼心理

恐懼是人成長中習得的,特别是因為某些經曆的影響,會使人出現有特定到所懼怕的事物和情景,比如打雷、火災、重病、失去親人、或者考試等。

心理學上對恐懼的定義,是企圖擺脫或逃避某種情境而又苦于無能為力的情感體驗,是對特定刺激事件采取的自我防禦反應。

生活中的恐懼有分成常态和變态,常态的恐懼如害怕事物的改變、公衆批評、陌生的東西等,而變态的恐懼則是五花八門。

3、疑病心理

有一些人在關注疫情信息後,内心出現不安,并對自身健康狀況或身體某一部分功能過度關注,并出現懷疑自己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出現不合理的認知,但與實際健康狀況不符,通常也會帶有反複尋求解釋和檢查的想法。

如果有出現一些軀體化反應,如咳嗽、體溫波動較大、睡眠不佳、流鼻涕時,則會加重這種心理。

4、強迫心理

疫情下,一直提醒我們要帶口罩、勤洗手。但有些人頻繁洗手、測量體溫每日多達三四十次,總會擔心在公共場合或與别人接觸後會感染病毒,這種強迫行為是在難以抑制的狀态下發生,并且重複表現強迫觀念、強迫意向感動作;明明知道不合理、不正确,但自己無法控制,不自覺不斷在重複。

5、抑郁心理

抑郁通常會在事件發生後一段時間出現的,随着疫情的變化,也會加劇部分人增加抑郁發生的危險。這跟每個人的人格特質、認知評價和應對方式有關。有些抑郁質的人會表現出情緒低落、缺乏愉悅感、悲觀、經常歎息、甚至流淚、有些會厭世。

軀體上也會表現出不适,睡眠質量不高,社會功能受損;主動與外界隔絕,經常獨處,做事不能集中精力。

6、伴随其他症狀

在疫情特殊狀态下,除了上面介紹的一些情緒障礙,也會帶來其他的症狀,如緊張性頭痛或肌肉痛、入睡困難、易驚醒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

當壓力過大時,會表現出抗拒、脾氣暴躁、甚至攻擊行為等反應;适應能力較差、人際關系緊張、思維偏執等特點。

心理學中如何疏導情緒(如何就這些情緒進行心理疏導)2

在突發事件的狀态下,人的心理抵抗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挑戰。重視和關注自身的心理狀态顯得極其重要。

在困難面前,需要我們以積極的方式去處理。同樣地,人的心理也是一樣,越是特殊狀态下,越需要重視心理的發展變化,通過積極、科學、合理地心理疏導方式,以健康的心理狀态度過這次疫情。

心理疏導是一種心理專業技能,是可以通過針對性的練習,來獲得心理放松的技術。

确切地說,心理疏導是一種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化解自身或他人情緒困擾,化解心理沖突,引導有效行為應對,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心态的技能。

這需要基于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和了解,然後具體去實踐訓練,并不斷得到反饋,最後形成可以讓自身愉悅的一種心理技術。

心理學中如何疏導情緒(如何就這些情緒進行心理疏導)3

介于疫情特殊時期,大家隻能呆在家裡。因此,我們要介紹的是,如何基于自身的身體特征,這裡主要是從人的感官功能出發;充分利用環境資源,把注意力關注在感官功能上,感受感官功能上的愉悅體驗,以此來愉悅心理。

人的感官功能一般分為五部分: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

我們知道,人的神經系統跟人的心理情況息息相關。因此,從神經系統去關注心理變化,會取到很好的效果。這裡,我們就分别介紹下,如何通過刺激和滿足人的感官功能,來提升心理幸福指數。

1、視覺

視覺在大腦區域很重要,生活中有些人也屬于視覺學習型。對于一些美好的畫面,會讓人心曠神怡。

美國有些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每天花點時間看一些美好的圖片,有助于身心健康。比如漂亮的風景圖、一些感動的圖、超級可愛的圖、甚至一些美女帥哥圖片等。

當你碰到一些可以讓你愉悅的圖片,可以靜靜欣賞一會,甚至帶些想象,那效果會好上好幾倍。

2、聽覺

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上看,人的大腦某種程度上是愛的大腦,愛聽美好語言的大腦,所以大家都喜歡聽好話。聽一些美好的語言,如愛的語言。

疫情不好與人交流,可以跟家裡人對話,或者跟自己對話;可以獨處的機會跟内在的自我溝通,可以用筆寫下來,寫自己的優點,寫越多越好。

再者是聽美好的音樂,據研究,19世紀巴洛克式的古典音樂是經典的音樂。根據腦電波研究發現,人的大腦有四種波幅,而主宰快樂大腦的波幅是a波,巴洛克式古典音樂的波幅與a波相近,所以聽這些音樂,很容易讓人放松下來,甚至提升精神狀态等。

3、味覺

美食可以讓人快樂!越來越多的人都是吃貨。通過品嘗美食,緩解壓力,提升幸福指數。疫情期間,不妨在家嘗嘗平常自己喜歡的美食。若能自己邊學邊做自己喜歡的美食,并跟家人一起分享,那會更加幸福快樂。

4、觸覺

神經生理學家認為,觸覺刺激的物理性質(種類、強度、大小)傳送至神經系統,經過處理并整合後,情緒會有所感知。特定的觸覺刺激,例如輕柔的撫摸,能夠經由獨特的神經回路直接引發令人愉悅的情緒。

這些科學家認為,這個稱為「情感性觸覺」的網絡不但能促進人際關系,甚至在促進發展所謂的社會化大腦,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5、嗅覺

氣味幫助我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有時候一陣熟悉的氣味能把我們帶回到心靈的最深處。如盆栽的花香、柑橘的味道、木頭的清香、睡蓮的味道、蘋果的氣味等等。

心靈需要呵護保養。美麗的心理,需要我們抓住生活中的細節去體驗。不管疫情如何,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态,是需要我們用心關注的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