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7 11:58:16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1

小微君說

親們,還記得上期我們《周末去哪兒》欄目帶大家一起探秘武穴西遊景觀吧,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2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景觀的淵源吧......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3

湖北省武穴匡山因古匡國而得名,匡國建始于東周,周武王滅商時,古匡國亦被滅亡,故地在今武穴匡山(含蕲春、黃梅縣北部山區及安徽部分地段)一帶。古時匡山與廬山并稱為“匡廬”,素有“南廬北匡”、“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匡山海拔1064.5米,如擎天一柱高聳入雲,削壁奇峰,氣勢磅礴,宛如仙境。匡山絢麗多姿,四季有不同雅名,春天萬紫千紅,花果滿枝,叫“花果山”;夏天飛泉奔瀉,濃蔭蔽日,又名“清涼山”;秋天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外号“火焰山”;冬天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人稱“銀果山”。匡山不僅風景雄奇險秀,佛教淵源深厚,而且還與《西遊記》這部古典名著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禅宗四祖道信,明朝作家吳承恩、名醫李時珍、南朝著名文學家鮑照、南宋抗蒙名将餘玠、清代名醫楊際泰等活動于此。李白、杜甫、白居易,徐霞客和乾隆皇帝也曾到此遊曆并留有名篇佳句。

(匡山旅遊風景區)

一、匡山的山水名謂在《西遊記》中的反映

《西遊記》确實反映了武穴匡山和毗鄰的蕲春、黃梅的山水名謂,在匡山與《西遊記》類似的山水地名無處不在。現分别舉例如下:

1、山名:靈山、花果山、琵琶山、老虎山、大佛山、蛇山、毛穎山、鵲山、大聖山、鳳凰山、卧虎山、紫雲山、竹節山、雷公山、豬頭山、貓山、兩界山、靈龜山、麒麟山、火焰山、豹子山、白雞山、平頂山、佛嶺山、獅子山、象山、船山、折磨山、觀音山、藥山、困龍山等。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4

(靈山)

2、地名:白馬馱經、龍門沖、野豬欄、黃牛院、天梯、高老莊、桃樹嶺、猴峰寨、八卦頂,放馬場、蟠桃園、女兒城、獅子口、玉免拜月、石猴拜觀音等。

3、廟名:猴王廟、龍王廟、東嶽廟、大王廟、馬祖廟、清水觀、玉皇殿、玄妙觀、菩提殿、藥王殿、四祖禅院、西來古寺、寶林寺、一枝奄、接引庵、天竺寺、頭陀寺、白馬寺等。

4、洞名:水簾洞(藏秘洞)、天兵洞、仙人洞、老虎洞、火蛛洞、無底洞、紫雲洞、獅子洞、蓮花洞、萬佛洞、白雲洞、火焰洞等。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5

(藏秘洞)

5、水名:淩雲渡、碧波潭、通天河、海之底等。

6、石名:猴王出世石、烏龜石、夾馬石、龍頭石、雞公石、牛角石、八卦石、白米石、船兒石、羅漢石等。這些真實的山水地名,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任何人也編造不出來。這難道僅僅是與《西遊記》偶然的巧合?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6

(猴王出世石)

二、匡山的民間傳說在《西遊記》中的顯現

目前,在匡山地區已發現民間神話傳說與《西遊記》相吻合的民間故事有40多個。現簡要概述幾例。

猴王出世的傳說:在匡山太平橋村有一塊巨石,就像刀削似的從中崩裂,像兩扇石門,聳立在人們的眼前。傳說那石門原先是一塊大石頭,粉紅色的有三丈多高,兩丈多寬。相傳公元582年,隋朝年間,在一個陽光普照,晴空萬裡的日子裡,突然烏雲密布,昏天黑地,電閃雷鳴,隻聽“轟隆”一炸響,石頭忽然迸裂,人們從門縫中竊視,隻見在石頭裂開處,飛出一個活蹦亂跳的猴頭怪物,生下就能跳躍行走。該猴出世後,專為民做好事,幫老百姓驅趕野獸,保護莊稼,照看小孩,保護百姓五谷豐登,安居樂業,是當地人的保護神。最近,在匡山地區發現了一尊隐藏年代久遠的“石猴”,這尊石猴1米來高,通身灰褐色,面部酷似猿人表情,兩耳外張,雙手互操,兩腳交叉站立,神态逼真。據匡山當代百姓相傳,上輩人曾傳言有“石猴”出現,但不知藏在何處。這次“石猴”重見天日,為論證《西遊記》發源于匡山再添佐證。人們為記念這隻“神猴”,在匡山建立兩座廟宇:一座叫“石門庵”,一座叫“西來寺”。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7

(西來古寺)

水簾洞的傳說:水簾洞(又名藏秘洞)位于匡山王沖村,洞内上首石壁刻有楷書“洞天福地”四個大字,熠熠生輝。洞内泉水長流不息,有石凳、石桌、石案尚存,洞外上方石壁瀑布飛流。恰似《西遊記》裡所描寫的水簾洞。後因人為引水改道,現瀑布不見,令人遺憾。傳說石猴出世後和猴兒們結伴,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野果。一天,天氣炎熱,它們見前面有一股瀑布奔騰,非常好看,猴子們說:“好水,誰敢進去又不傷身體的,就拜他為王。”石猴高叫道:“我進去”。說完,他閉目蹲身,跳了進去。石猴睜眼一看,卻發現裡面無水無波,隻有一股飛瀑像簾子一樣遮住洞門。石猴看到裡面有石桌、石凳、石案。正中上方有一石碑,上面刻着“洞天福地”,石猴大喜,忙跳出來。衆猴見石猴,忙打聽裡面的情況,石猴把看到的一切細細說了一遍,衆猴聽了,個個歡喜。衆猴又随着石猴穿過瀑布,進入水簾洞,個個去搶石桌石凳石案,衆猴遵守諾言,拜石猴為大王,高喊:“千歲大王。”石猴自稱:“美猴王”。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8

(藏秘洞中洞天福地)

仙人洞的傳說:匡山有一天然石洞,東西貫通,足有800米長,寬3米左右,一人多高,上有“仙人洞”石刻字樣,洞内别具一格,奇崖絕壁,亂石疊疊,洞中有洞。洞口上面巨石成堆,似衆星棒月,洞頂上端,天生石塔蓋頂。洞旁松榮蔥綠,屈曲虬枝,盤要枝葉蒼老秀美。仰視洞上的山峰,很象一位老者,雙手合十,端坐如神,形象逼真,威嚴屹立,名曰“仙人打坐”。傳說此洞是菩提老祖在此打坐修煉,洞内有仙人修道場所。洞側有仙人隐卧之所,菩提老祖隐居此洞收神猴為徒,為石猴取名“孫悟空”,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鬥雲”。此洞被吳承恩在撰寫《西遊記》時演化為“斜月三星洞”。

匡山還有“放馬場”是玉帝封孫悟空為弼馬溫時讓其專放天馬的場地傳說;“烏龜石”是送唐僧師徒四人過通天河的那隻老鼋的化身傳說;“豬頭山”是天河裡的天蓬元帥被玉帝打入凡間錯投了豬胎的豬八戒居住的地方傳說;“清水潭”是孫悟空當年到東海龍宮讨兵器(如意金箍棒)是從這裡通過的傳說;“五峰山”乃如來佛祖鎮壓孫悟空的“五行山”傳說;“龍頭寺”是龍王未依令降雨,玉帝一怒之下,令魏征斬殺泾河龍王的傳說等40多個。

三、匡山的“禅宗文化”在《西遊記》中的契合

大家知道,廣濟縣(今武穴市)是禅宗四祖的故鄉,匡山腳下的梅川鎮是四祖道信的出生地,是“禅”文化的發祥地。四祖道信在武穴匡山十裡村弘法傳道十幾年,并建有老四祖殿,後遷到黃梅雙峰山居住。經分析研究發現《西遊記》與“禅”有着密切聯系。

1、菩提老祖給美猴王取名:完全借用了中國禅宗四祖道信度化五祖弘忍的故事。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麼?”猴王道:“我無姓,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隻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姓。”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裡長的。我隻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印證:四祖道信去黃梅,碰見無姓兒就問他:“你姓什麼?”小孩回答說:“姓倒是有,但不是普通的姓。”四祖便問:“到底是什麼姓?”小孩回答說:“佛性”。四祖又問:“難道你沒有姓嗎?”小孩回答說:“姓空,所以沒有姓。”四祖非常高興,将小孩帶回寺廟。以後,四祖即将心法及袈裟傳給他。無姓兒後來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師。

2、匡山流傳五祖出生的傳說:栽松道人(五祖)變一顆大紅櫻桃讓周員外的女兒吃了而後五祖出世的情節與《西遊記》中孫悟空變桃變瓜、變蟲兒鑽進妖怪肚子裡的情節完全吻合。

3、孫悟空與五祖身世之迷驚人一緻。悟空無父無母,石頭所生;五祖的母親無夫而孕,五祖是無父而生的孤兒。

4、神猴求道過程跟六祖慧能的求道學法過程一脈相承。

(1)慧能入弘忍之門,弘忍讓他幹雜活,一直不授法。悟空入菩提之門,菩提也讓他去幹雜活,一直不授法。

(2)弘忍給慧能傳法,用法杖在石臼上敲擊了三下,就悄悄地離開了,暗示他三更入内。菩提給悟空傳法,用戒尺在悟空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也是暗示他三更入内。

(3)慧能學法,隻要學無上菩提,以了生死大事。悟空學法,隻要學長生之道,也是想了卻生死大事。

(4)弘忍給慧能授課,一晚上就教完了。菩提給悟空授課,也是一晚上就教完了。其時間、教法、效率如出一轍。

(5)弘忍傳授慧能衣缽之後,囑咐他一定要保密,以免有人害他。“衣為争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菩提傳授悟空法術之後,也囑咐他一定要保密,以免引來殺身之禍。“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他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其言其愛,真是不謀而合。

四、匡山的風俗人情在《西遊記》中的體現

1、風俗掌故。書中所寫“端午節解粽插艾、飲菖蒲雄黃酒、看鬥龍舟”,正是匡山古今流傳的風俗。還有“金平府元夜歡燈”、“天旱祈雨”、“為死者送水飯、燒紙錢”、“夏日竹床納涼”等習俗,至今仍在匡山延續。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9

2、飲食習慣。《西遊記》中“端午粽子”,筳席“素桌席”、“葷桌席”,“吃一看十”等正是匡山的傳統習俗。“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吃個三寶鐘兒”、“吃個四季杯兒”等勸酒的話,現在還在流傳。

西遊記中為何沒人敢闖靈台方寸山(靈聖匡山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10

(素食八珍之一武穴卷煎)

3、美食素菜。《西遊記》等82回“姹女求陽”中女妖精請酒時所擺的“珍馐”、“素物”有:蓮肉、葡萄、山栗、風菱、棗兒、柿子、胡桃、銀杏、金橘、豆腐、木耳、鮮筍、蘑菇、山藥、黃精、扁豆角、江豆角、黃花菜、茄子、冬瓜、芋頭、生姜、面筋等38種水果和蔬菜,都是匡山當地所産。其烹調煎炒也與匡山炊食配制方法完全一緻。

五、匡山的方言諺語在《西遊記》中的運用

1、方言。書中,八戒道:“師兄不去,就散火罷,不要攀我”,“這猴子憊懶哩!”,“點污他不得,他是個騸了的獅子,”“難攏其身”,“中間有認得的,有不認得的”,“你這老兒,俱言欠當……若要我師父過去,還得我們着力,”“也能攪海降龍母,善會擔山趕日頭”,“不消講了”,“一發不曉得”,“不羞,憑那幾句大話,哄他一頓飯吃”,“老兒,你轉怎的好道是羊兒風發了”,“你莫胡說,我們老少衆大四五百和尚,往那裡搬”,“這大聖正在前邊發狠,搗叉子亂說”等等。這些方言土語至今流行于匡山地區,成為當地人的常用口頭語。

2、諺語、歇後語。“不看僧面看佛面”,“若有後悔,一年四季遭瘟”,“不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尿泡雖小無斤兩,秤铊雖小壓千斤”,“山高自有客引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單絲不線,孤掌難鳴”,“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三人出外,小的受苦”,“皮笊籬—— 一撈個罄盡”,“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家醜不可外談”等均為匡山地區至今普遍使用的諺語和歇後語。

總之,靈秀匡山孕育了《西遊記》。匡山的山水名謂,地形地貌,自然景觀,風土人情,神話傳說為吳承恩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為《西遊記》成書于明朝湖北蕲州荊王府,發源于武穴匡山提供了無與倫比、獨一無二的實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