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深度分析?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庸之道的深度分析?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與第十二章内容相似,第十三章的第一句話依舊有可能接在十二章内容之後,成為概括說明的道理,且亦存在分段的問題。
大多情況下“人之為道而遠人”斷句為“人之為道/而遠人”,而隻在南懷瑾對中庸的解釋當中,此章内容分段為“人之為/道而遠人”,哪怕隻是一個斷句的不同,其意思就是天差地别。
“人之為道/而遠人”(①)是較為普遍的譯文斷句:如果有人施行中庸之道卻遠離他人,那就無法實行中庸之道。
“人之為/道而遠人”(②)以南懷瑾的解釋為譯文斷句:人們認為中庸之道是遠離人們的,貫徹中庸之道是不可能或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為什麼說此句話理應是第二種翻譯或是大概率銜接在第十二章之後,有以下至少三種原因:
第一、對于①來說,不管是放在第十三章内容的開頭還是第十二章的結尾都并不是非常合理,畢竟作為第十三章的第二句話來說,以《詩經》作為再起之段,對于“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可以說一點關聯都沒有。
對于②而言,若作為第十二章的結尾總結來說,在說明了中庸之道是夫婦(普通人)都能夠觊觎的東西後,以另外一種說法闡明道的實質屬性,即是“道不遠人”——在人的成長與成為的曆程中,中庸之道一直扮演着無可或缺的角色(中庸之道使得地球上的高智慧生命體更像是一個人類;中庸之道使得人類走在能夠延續人類身份的道路上;中庸之道使得人類朝着君子、聖賢的目标前行(以君子、聖賢的标準要求自己,如此,不用說自己會否堕落,也一直存在于真正人類的範疇之中))。
第二、第一種斷句有一個緻命性問題,假設翻譯成施行中庸之道卻遠離他人,那麼如果在世道中隻有自己貫徹、施行中庸之道,而他人卻都并不走在人類的道路上,你的選擇是堅持你自身的中庸之道,還是放棄中庸之道而跟随他人走上一條不歸路?就算第一種斷句所闡明的道理是反語,它也無法表達出中庸之道的貫徹對人類的必要性,而隻是一種旁觀者的角度,這樣的狀态對于孔子來說絕對是不存在的。
第三、在第十二章中,對于中庸之道與夫婦(普通人)的關系是為陳述語氣與肯定語氣——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隻有是第②中斷句,才能以反語狀态表達出今時的普通人為什麼遠離、摒棄、丢失中庸之理——認為中庸之道與人類非常遙遠。
然而,為什麼人們會認為中庸之道離自身非常遙遠,因為人類隻能看到眼前的東西,回憶過去的東西,他們看不見腳底下的東西,看不見他們所擁有的東西,特别是那種無法用肉眼看到,用耳朵聽到的東西。他們認為無法看到的、無法聽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東西,這與人類對物質生活的高度重視與精神生活的全然忽視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系。若再往下切割,為什麼會被忽視,是因為物質對于人類來說有百分百的掌控與分配權力,非物質對于人類來說還處于“無關”、“驚怖”的狀态,對物質的掌控與分配以及被非物質的被掌控與被分配,挑戰了那些想要掌控世界、掌控一切的人的精神底線——要不就是否定非物質的存在,要不就是扭曲非物質對人類世界的意義。如今,加上社會、世界的物質屬性眼高于頂,使得想要掌控世界、一切的人的精神底線平均分配到其他與之有關的人的道德底線之中,影響并腐蝕了正常人類的生活軌迹,直至他們成為物質(資本)的傀儡,從而結束人類社會的生活——傀儡,連一個正常的人都無法成為,更不用說去貫徹中庸之道了。言歸正傳,什麼是腳底下的東西,什麼是當下所擁有的東西,他是:從小到現在一部分人所擁有的做人的資格,而這個資格就是中庸之道,不丢掉這個資格,就是最基礎的貫徹中庸之道,簡而言之,何為中庸之道,也即:人——真正的人,就是中庸之道的答案。
所以,換言之,當人與中庸之道劃出等号之後,正因為中庸之道的神乎其神,中庸之道的虛無缥缈,人類都無法簡單的涉及與貫徹,作為外道來說更隻是“阿巴阿巴”的狀态。外道若要對人世欺壓或是占據,隻能對于“人”的身份采取一定的誤導(滲透)行動,讓人不再像是個人,讓人類社會有着很大一部分外道魔像的傀儡(對于人世而言就是内奸),當人類在相互影響過後,像瘟疫那樣出現人傳人的情景——真正的人類也不走人道,也隻做物質(資本)傀儡下的一切,最終也就步入了無法挽回的幽冥,與外道同路。
不過,若要讓自己依然以人類的身份活下去,又擁有人類社會環境(并非外道傀儡),其實并不困難,隻要随時自省即可——今天的我還是一個人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