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物業拍攝第一季

物業拍攝第一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6 01:39:14

物業拍攝第一季?“大帥帶狗去環彙那邊了”“大帥14:21回來,15:06出門往小區方向離去,18:27分回來的”“就是想看他手機内容,結果看不清”……最近,被小區物業“重點監控”一年多後,“大帥”本人劉越(化名)決定報警,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物業拍攝第一季?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物業拍攝第一季(視點物業直播大帥)1

物業拍攝第一季

“大帥帶狗去環彙那邊了”“大帥14:21回來,15:06出門往小區方向離去,18:27分回來的”“就是想看他手機内容,結果看不清”……最近,被小區物業“重點監控”一年多後,“大帥”本人劉越(化名)決定報警。

據封面新聞報道,劉越的家位于成都市某商住一體的公寓樓。今年4月,一位前物業主管向他提供的群聊内容顯示,他早已成為“大帥監控群”的主角,一舉一動都會在群裡被“直播”,包括幾點出門、坐的哪部電梯、在哪家店吃飯,以及在隔壁商場和誰擁抱等。劉越表示,自己常被人稱為“劉大帥”,這個微信群從名字上就是在針對他。據悉,在群聊中,一些年輕女性也受到了“特别關注”,包括她們穿着睡衣和清涼衣服的照片,監控小組的人還會對她們的私生活、穿衣打扮評頭論足。自家小區,本來應該是讓人放松下來、充滿安全感的地方。小區内安裝監控設備,原本也是為了維護治安,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産安全。可在這一事件中,這些公共設施的功能卻被異化,成為物業人員窺探隐私、監控他人日常的工具。居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日常作息、一舉一動都被專門“盯梢”,甚至連手機内容都被人試圖放大查看,令人不寒而栗。民法典有明确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權。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也明确要求:保安服務中安裝監控設備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技術規範,使用監控設備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或者個人隐私。涉事物業人員的做法,顯然有違職業規範,構成了對他人隐私權和肖像權的侵犯,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但在很多時候,被監控者發現窺探行為,都是偶然的,也是滞後的。就像這次劉越的經曆一樣,若不是那位前物業主管“自曝”,他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生活連續劇”正被群組直播,也就難以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此,首先要加強對小區監控設備的管理。目前,一些地方的管理工作比較松散混亂,以至于出現過不少錄像素材在關鍵時刻莫名“丢失”、居民日常片段被随意擴散等情況。針對這些問題,有關部門不妨進一步細化相關規定,明确物業的權責邊界。比如,對于監控錄像,物業應當有專人負責,設置好使用權限,不能想調取就調取,想轉發就轉發,一旦視頻洩露,也便于後續追查問責。面對上級要求“盯梢”的安排,物業的執行人員有時也很無奈。在“大帥監控群”中,安保人員就疑似在向物業經理彙報某些業主動态。由于這類監控行為往往在小圈子裡進行,具有較強的隐蔽性,因此,暢通舉報渠道,鼓勵“内部人員”勇敢揭露,有利于及時發現、叫停不法行為。此外值得警惕的是,近年出現了不少物業定向監控“刺頭”業主的情況。據劉越分析,自己之所以被列為“重點監控對象”,可能跟參與成立業委會、希望約束和監督物業工作有關。雖然目前這些隻是劉先生的自我猜測,具體原因尚待警方進一步調查,但從媒體曝光的群聊截圖看來,監控的目的的确不隻是“吃瓜”那麼簡單。此前,東莞、長沙等地也曾出現過物業公司長期監控維權業主、給業主備注為“刁民”“各種不滿意”等情況。類似行為,折射出某些物業公司極為狹隘的對立思維。物業公司與業主本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如果雙方有糾紛,可以本着公平開放的原則積極溝通處理。如果業主對服務不滿意,物業公司也應該了解緣由,用心改善服務質量,而不是暗地裡進行實時監控,利用職務便利搜集他人隐私。總之,居民的日常生活絕非外界可以随意窺探的“連續劇”。業主們去哪裡、做什麼,也絕不是物業公司有權“關心”的事項。

(中青評論,作者任冠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