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基礎如何夯實

基礎如何夯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21:15:48

若不是此去山東省濟陽縣清甯村,無意聽到了打夯号子聲,見到那紅磚瓦房,我都忘了我曾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村裡娃。

基礎如何夯實(整天說夯實基礎)1

打夯号子,稱不上十分考究的旋律,更談不上特别高深的填詞。可就是這跌宕起伏、衆人相互鼓勁的聲聲号子,把我帶到回憶裡去,隻聽得人眼圈紅了要抹眼淚。我知道,這是許多人的回憶,聽過這号子聲的人必将難忘這聲音,就像我,隻聽過一兩次,就記得這樣清晰。

基礎如何夯實(整天說夯實基礎)2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四五點鐘可聽見此起彼伏的雞鳴,每一天都是一樣,并沒有什麼特别,雞鳴不足以吵醒我,翻個身繼續睡去,隻有一次特别,那個偶然聽到打夯号子的清晨,院子後面那戶人家要蓋新房。我聽到有人吆喝了兩聲,接着許多男人的聲音一起唱起來,嘿嘿呀嘿的夾雜着許多我聽不太懂的詞。我骨碌一下子爬起來,穿好了衣服就往屋後跑。

基礎如何夯實(整天說夯實基礎)3

那時候爺爺還算年輕,六十來歲,身體硬朗,我在打夯隊伍裡看見了他,另外那些人和爺爺一起圍成一個圓圈,手裡拽着一個大石墩。都是些叔叔伯伯或爺爺輩的人,平日裡不敢跟這些長輩說太多話,他們都看起來很嚴肅。可那天,他們邊唱歌邊打夯,一個個唱歌唱得賣力,打夯打得也起勁,嚴肅的人唱起歌來讓人忍俊不禁。

基礎如何夯實(整天說夯實基礎)4

爺爺聚精會神地打夯,他們的号子聲越來越響亮,等他忙完了轉頭看到我就笑了。我至今還記得在那個有點兒冷的早晨,我凍得涼涼的手放在爺爺溫暖的手掌裡和他牽手一起回家去。總有些特殊的時刻會在你的記憶裡存留的特别清晰,被時間的漏鬥層層過濾下來而經久不衰的記憶,必定有它獨特的意義。而鄉村的記憶,對一個人來說,一個時代來說,更應該是彌足珍貴的。

基礎如何夯實(整天說夯實基礎)5

我問同行的姑娘:“你見過打夯嗎?”

她迷茫的望着我愣了半天,說:“打什麼?”

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整天說“夯實基礎”,有多少人知道這“夯”究竟是個啥?“夯”字一拆,即為“大力”,不難理解,要下大力氣,往下敲的那個動作。

基礎如何夯實(整天說夯實基礎)6

但這“夯”,還指一種工具。目前比較官方的解釋是:打夯,指用夯把地基砸實。打夯時須齊聲高唱打夯号子以協調衆人的動作。清甯村的劉徳港告訴我們:“夯是八十年代末被電夯,汽夯,打夯機所取代。以前人們蓋房子,打地基全是村裡人們相互幫忙且不要任何報酬的,打夯者個個都淳樸肯幹。人們為了生産,大多是在晚上開始聚在一起,點上汽燈或者是電石燈,因為那個時候沒有電。晚上要打夯到淩晨兩三點,夜深人靜此起彼伏的号子聲高亢有力傳的很遠,現在聽來常常誘起人們兒時的記憶……剛開始打夯時人少,人們叫點砵也叫點夯,随着點砵的号子聲的傳播,一起打夯的村民越來越多,有時臨村的人們也來幫忙。或八個人或十個人為‘一盤’,像清甯村人員多能到六七盤人,也就是有六七十個人同時在打夯。他們每盤打一圈就換人,打夯的人始終勁頭十足,休息的人或喝水或吸煙或說笑,有的還被高亢的号子聲所吸引,休息的人也一起喊起來,那個場面十分振奮人心。”

夯的種類很多,有木夯、石夯、鐵夯、蛤蟆夯等類型,這次在清甯村見到的就是石夯。村民說這石夯是他們用過去用來壓麥場的石碌碡自己做的,打夯的人身高差距不能太大,體力也要相當,這樣石夯周邊的受力才均勻。

這次看打夯,我注意到石夯上方有一根長長的杆子,隊伍中的一個人主要的工作是扶杆。我猜他這樣做是為了掌控打夯的方向,推進整個打夯過程的進展,于是跑去問村民,果不其然。

打夯是個技術活,不是人人都能幹得了。建一些對地基要求不高的建築,比如矮牆、小棚,就把地壓實即可。倘若建平房之類的工程,要求就很高了,打夯的時候一是要将土砸實,二是石頭落地的痕迹要挨的密。

以前的人幹活不把“默契”“團隊協作”等詞挂在嘴上,但打夯的每一個環節傳達着這種團結的、協作的力量。要發揮團隊的力量必須借助打夯号子,這其中有一個人是号子手,這人往往嗓音洪亮,号子手的叫唱為主,其餘人以應和為輔,一唱衆合,朗朗上口,跌宕起伏。打夯歌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将其他的事件、節慶等内容編唱進去,十分靈活有趣,且聽起來有點秦腔的味道。喊号子的人可以現場編上當時的人和事,或者把《三國》《水浒》《西遊記》等編唱進去,總之是要把農民喜聞樂見的人和事用号子喊出來,把人們熱火朝天的勁頭發動起來。大部分唱過打夯号子、打過夯的人至今回憶起來當時的場景還能感覺到當時的那種激情奮進。

清甯村最常聽到的幾支打夯用的歌詞是:正月裡來呀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紅燈,紅燈挂在大門外,人人都來觀,無福的人們觀什麼燈;正月裡來呀二十七,青甯寺打會唱大戲,咱唱得比他唱得好,大家愛聽都歡喜。

二月裡來呀龍擡頭,有福人們梳油頭,無福的人兒梳什麼頭。

三月裡來,是清明,有福的人們放風筝,無福的人們放的什麼風筝。

四月裡來,四月初八,有福的人青甯娘娘廟裡去燒香,無福人們燒香為了什麼。

五月裡來五端陽,無福的病躺在床上,黃瓜長嫩刺,杏也發了黃,無福的病躺在床上,有誰買來給嘗嘗。

六月裡來呀好熱的天,翻開櫃,打開箱,緞子繡花鞋,還有七八雙。

七月裡來,七月七,天上牛郎會織女。神仙都有團圓日,無福的人們要想團圓無日期。

八月裡來,八月十五月正圓。西瓜、月餅敬老天,無福的人們敬什麼天。

九月裡來,泰安山上拴娃娃。有福的拴個小小子,無福的人們淨拴小劈叉。

十月裡來呀十月一,出門碰見他二姨,懷裡抱小小,手領小丫頭,和她同年同月同日生,本是一天娶妻過的門,人家有兒又有女,我這裡至今沒消息。

十一月裡來下大雪,好冷的天呀!一床被子難以蓋着腳,伸腿冷,蜷腿熱,誰給俺這無福的人兒暖和腳。

十二月裡來,家家戶戶迎春節,俺無福的人呀過啥年啊過啥節。

另外還有:天上無雲下大雨,樹梢不動刮大風,刮得雞蛋滿地滾,刮得碾盤滴滴轉,雞蛋碰到碾盤上,碾盤破了用針縫,雞蛋碎了锔子锔;四個瘸巴去擡轎,四個豁子嘴去捧笙,瘸巴擡轎走得快,瞎子打燈照得明,豁嘴捧笙吹得好;南北大街東西走,聽見街上人咬狗,擡起狗來扔磚頭,磚頭倒咬狗一口,胡謅胡謅真胡謅,大年五更立了秋;公雞下了雙黃蛋,犍子将了個黧獅牛……

在聲聲号子中,打夯的人聲音越唱越大,手上也越來越有勁,石夯在衆人整齊有序的力量中被高高拉起又重重落下。土,在石夯的起起落落被壓的如鋼鐵般堅實,一排排房子就是在這樣被壓實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農村文化和農村生活也在這一聲接一聲的打夯号子中繁榮起來,科技的發展為後來的建築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捷,人工打夯演變成鄉村生活的一種點綴而已,聽一次打夯号子也變得尤為難得與珍貴,但見過的人、聽過的人都會很難忘卻這種獨特的勞動藝術形式。不虛此行,在異地他鄉竟勾起了我回歸田園的強烈感覺,似乎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所舊宅子的屋後。願打夯号子和打夯這種勞動藝術形式能夠代代流傳,成為一種消解鄉愁的記憶。

而當我們說“夯實基礎”的時候,也就會更深刻的理解所謂“夯實”的真正含義。(黃京京)

編輯:馬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