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沈先生,年輕時就有八百度近視眼,“啤酒瓶”眼鏡戴了幾十年。近年來近視度數逐漸加深,為了搞科研、查文獻、評閱論文,隻能頻頻更換眼鏡,脫下戴上,很不方便。今年年初起,沈先生的雙眼視力明顯減退,戴再深的眼鏡仍看不清楚,走在路上熟人跟他打招呼,他都“視而不見”。看了多家醫院,均診斷為“白内障、高度近視”,但由于其白内障病程較長,病情嚴重,加上有高度近視病史,數家醫院均認為“可以手術但風險較大”,甚至勸其不要手術。拖了兩年時間,沈先生雙眼視力繼續下降,左眼僅能看見人影,全家人非常着急。最終,在周浦醫院眼科,經專科詳細檢查後,醫生認為沈先生手術風險雖然較一般病人大,但是綜合檢查結果,患者恢複有用視力可能性很大,應盡早行白内障手術。
白内障是一種年齡相關性眼病,高度近視、糖尿病、藥物應用等也會影響白内障的發生和發展。得了白内障,除了最典型的症狀——視力下降,還有眩光、近視度數加深等。目前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白内障的方法。上世紀80年代以前,大家都知道白内障要等“成熟”才做手術,這是受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設備,認為擇期手術是合适的。随着顯微外科在眼科迅速發展與普及,白内障手術治療有了質的飛躍。尤其有了超聲乳化白内障摘除技術後,手術風險小、術後恢複快,眼科專家們開始主張早期進行白内障手術。目前在我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患者因白内障導緻視功能下降(視力下降、眩光等),并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時,均可進行手術。
醫生為沈先生做了詳細的眼部術前檢查,結合他要求術後脫鏡要求,為其定制了全視程多焦點人工晶狀體。手術隻進行了8分鐘,術後視力恢複很好,雙眼遠中近視力均達到了1.0,戴了大半輩子高度近視眼鏡的沈先生現在幾乎無需再戴眼鏡就能看文獻、審論文了,人也精神了很多。
像沈先生這樣的病人,各大醫院眼科門診碰到的不少,由于患高度近視,他們對手術的風險和術後視力的恢複有所顧慮,放棄了複明的機會,也有一些人等到白内障“過熟”出現了并發症,才想起來要做手術,但是為時已晚,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于眼科醫生而言,全面仔細檢查患者的眼睛,做出科學嚴謹的診斷、準确預測白内障術後的效果,結合患者需求,選擇合适的人工晶狀體對其接受正确合适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
【專家介紹】馬曉昀(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周浦醫院主任醫師、眼科主任、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文字整理:潘嘉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