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療養。自然的産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補品”,草木蟲魚,瓜果菜蔬,無分貴賤,皆可成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學活用,當自己的“調養師”。
醫學指導: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 盧傳堅 教授
在近年的各種中藥養生熱中,石斛已經成為耳熟能詳的一味名貴本草。它之所以名氣大,和中國古代道教對它的推崇有莫大關系。唐代的《道藏》一書中列出了一張“九大仙草”名單,即“鐵皮石斛、天山雪蓮、三兩重人參、百二十年首烏、花甲茯苓、肉苁蓉、深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九味本草。據說以前懂行的人會在藥店的門面上擺出這幾種藥,叫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家家底豐厚的老字号。其實這些“仙草”是否真的有非常神奇的療效呢?中醫運用本草,可以說利用的是草藥的偏性,以“偏”糾偏,因此藥無分貴賤,運用得恰到好處皆有奇效。沒有藥物是能夠“包治百病”的,“仙草”也不例外。“九大仙草”被推崇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物以稀為貴”,這些本草或産地偏僻,或産量稀少,如天山雪蓮及冬蟲夏草生于高冷地區、肉苁蓉則産自沙漠、珍珠來自海洋深處;“山中難尋覓”的野生人參和靈芝自不必提,而何首烏和茯苓雖不算罕見,但要找到上百年的何首烏和六十年份的茯苓并不容易,因此古人把它們視為“仙草”一般的珍貴。
細解本草
“九大仙草”之首的石斛,自然環境中的它常常生于懸崖峭壁,産量也不高。野生石斛多生長于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氣濕度大于80%的山林中,也就是說需要一個比較濕潤的天然環境。按古籍所載,石斛必須長在受溪水滋潤的山石之上,古人發現它“得水即生”,将它采下來後像吊蘭一樣懸挂在屋檐下,隻要定期供水不間斷,石斛就能存活多年,故又被稱為“千年潤”。石斛中含有很多膠質,這些膠質是石斛的功效的重要來源,一般來說,膠質含量越高的石斛質量越好,因此上好的石斛嚼起來是粘粘的。
本草功效
至于石斛本身有何功效呢?《本草新編》中說石斛“味甘、微苦,性微寒”,石斛色黃,甘味入脾,黃色亦代表脾胃,故石斛的“靶點”顯然在于脾胃。石斛膠質肥厚而性粘,這在中醫看來是富含“陰分”的标志。石斛生于溪水滋潤的山石中,堅硬的石頭不像肥沃的土壤一樣能提供足夠的養分,但石斛隻要有水便能存活,故古代醫家認為它很善于汲取“水中精華”,能夠将貧瘠的“燥土”化為“沃土”。因此,當石斛作用于人體脾胃時,便能潤胃降火。
中醫認為,“脾土喜燥,胃土喜潤”,胃火盛的時候常常出現大便幹結,這時候吃些滋潤的東西,大便得通,火氣也會清減不少,這便是“胃喜潤惡燥”。石斛的“潤土”之性能滋潤脾胃的幹燥,同時它甘甜的味道之中又帶一點苦味,餘韻無窮,苦能引導胃火向下,因此有滋胃陰,降胃火的作用。在諸多滋陰藥中,石斛不算藥性最強的,但它勝在味甘苦兼能益胃,古籍中稱贊它“其性輕清和緩,有從容分解之妙”,因此古代貴族常将它作為養生之用。至于有些民間傳說中把石斛描述為“救命仙草”,并把石斛水稱為“還魂湯”,未免有些誇大的成分,石斛藥性和緩,其實并不适用于危急重症的搶救中。
活用本草
石斛聞起來雖然沒什麼香味,但它很耐久煮,多次煎煮後仍有濃郁的味道,因此古人常常把石斛當成茶一樣喝。
石斛橄榄茶
材料:石斛10g,青橄榄4-5個。
做法:石斛洗淨,鮮品需切小段,但目前市面所售多為已經炮制好的幹品,直接取用便可;青橄榄攔腰斬成2段,和石斛一起放入炖盅中,慢炖2小時左右;如放入砂鍋,則大火燒開後小火煮1小時,取汁當茶飲。鮮石斛可嚼渣食用,青橄榄炖至酥爛後可食用果肉。青橄榄本身有利咽作用,配合石斛可清熱開音,适合平素上火咽痛者飲用。
點擊“閱讀原文”,浏覽補土論壇,還可獲取更多資訊哦~
專家介紹
盧 傳 堅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醫大師禤國維教授弟子,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人才培養對象,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銀屑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現任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免疫學分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免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委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分會銀屑病學組副組長,廣東省中醫标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标準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标準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中醫藥學組組長等職務。
主持并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多項;主編出版專著20部(英文專著6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SCI收錄6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軟件著作權共9項,國家中藥新藥臨床批件1項,中藥新藥研發成功轉讓2項,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共12項。曾榮獲“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南粵巾帼創新十傑”、“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标兵”等稱号。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流派
圖片源自網絡
編輯:朱海媚 責編:宋莉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