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開始,我們先來個冷知識,袋鼠能蹦能跳但卻不會走路,而且它們隻能向前不能後退,這也是澳大利亞把袋鼠放上了國徽的原因之一,寓意一往無前,不退縮、不畏懼。
然而,我們好像受此影響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式,以為隻有澳大利亞才有袋鼠,事實上并非如此,比如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主要分布在幾内亞的樹袋鼠。
樹袋鼠與袋鼠,一字之差就道出了二者的不同之處,不同于袋鼠在地面活動,樹袋鼠為樹栖動物,如今已知的樹袋鼠有14種之多,它們大多分布在幾内亞的熱帶雨林中,隻有2種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昆士蘭。
樹袋鼠體重大約15斤左右,四肢短粗,尤其是上肢異常發達,這是它們的身體長期适應生存環境所發生的改變。
時間退回到數百萬年前,那時候袋鼠和樹袋鼠的共同祖先從樹上來到了地面生活,隻不過後來袋鼠留在了地面,而樹袋鼠重新上了樹。
與此同時,在幾内亞的熱帶雨林中,樹袋鼠搶占了猴子的生态位,從這個角度講,它們确實和猴子有些特殊的“聯系”。
就這樣,樹袋鼠們成了善于攀爬的動物,雖然它們依舊能夠在地面上跳躍、行走,但卻略顯笨拙和蹒跚,就單看跳躍這件事兒,樹袋鼠也不如袋鼠娴熟,它們需要前肢、後肢交替落地,并将尾巴高高舉起,而不是像袋鼠那樣一路靠後腿前行。
可是,一旦上了樹,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分開來看,樹袋鼠鈎狀的長爪子用于環住樹枝,80厘米長的尾巴用于保持平衡,寬大的手掌腳掌用于緊貼樹幹……
總的來說,樹袋鼠攀爬能力之強,讓它們自信地活動于八九米高的樹冠之上;移動速度之快,又讓它們如同靈長類一樣靈活穿梭于雨林之間。
作為一種主要以樹葉為食的動物,樹袋鼠在樹上,最不愁的就是吃,不僅葉片、果子充足,它們時不時還能偷個鳥蛋、吃個小鳥改善夥食,也沒什麼下樹的必要。
吃飽了就在樹上休息,睡足了再起身覓食,正應了那句“可可愛愛,沒有‘腦袋’”。
既然是有袋動物的一員,樹袋鼠的身體前方自然也有一個育兒袋,小樹袋鼠會在育兒袋裡帶上1年左右,1年後即便是出了育兒袋,它們也會跟在母親左右,不時回到育兒袋裡喝奶,直到1歲半才真正的與母親分别,獨自生存。
而每一隻樹袋鼠事實上都是“孤獨”的,無論雌雄,它們各自有各自的領地範圍,隻有在繁殖時才會聚在一起,這也給人類捕獲樹袋鼠提供了方便。
在幾内亞,樹袋鼠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島民的主要肉食來源。
由于在地面上非常笨拙,遭到威脅和驅趕落下樹的樹袋鼠很容易被捕獲,緻使人們在還尚未了解樹袋鼠前,它們的數量就已經急劇減少了。
而如今的它們還要面臨“無家可歸”的問題,森林砍伐造成的樹袋鼠栖息地喪失,将它們的生存範圍一縮再縮。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已經有大約9成甚至更多的樹袋鼠栖息地遭到了破壞,僅剩的樹袋鼠們在僅剩的一成栖息地裡艱難求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