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真的會弄死人的!
在醫學院的實驗課上,有一種殺兔子的方法:就是從耳緣靜脈注射空氣,造成"空氣栓塞"緻死。
同樣,如果對人體靜脈注射空氣,也是要悲劇了的。
我們人體外周血管分為動脈和靜脈,動脈的血從心髒往身體各處流,靜脈血從身體各處流回心髒。
空氣進入靜脈,其中的成分首先會和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結合不了的就回到心髒再進入肺,随肺泡排出;
如果還是排不幹淨,心髒中剩下的空氣就會和血液攪拌産生大量血氣泡。
這樣,心髒射出去的血少,出現急性心衰,造成器官缺血;
怎麼辦,輸液很危險啊!護士,我的針可以拔了嗎?
隻談毒性,不談劑量,都是耍流氓。
根據各類教科書和文獻,超過2ml/kg的空氣進入體内,才有猝死的風險。
以一個成年女性50kg來計算,至少也需要100ml的空氣,而且必須在1分鐘之内打完才有效果。
目前醫院常用的最粗最大的針管,也就50ml,更别說輸液時的小氣泡,根本死不了。
更何況,輸液時空氣進入靜脈,談何容易。
靜脈和動脈一樣,也是有一定壓力的,因為有壓力,靜脈才會充盈。
通常我們輸液都在手臂上,擺的體位都采取的坐位或者平卧位,這種體位,靜脈始終是保持充盈狀态,隻要輸液的靜脈是充盈狀态,就不可能進空氣的。
就算輸液輸完了,外面壓力降低,靜脈壓力占了優勢,最多也就獻個血嘛。
加上,随着人類醫學的發展,這麼個輸液裝置已經可以說非常完善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輸液器,除了有一條塑料管,在流速控制器上面還有一個膨大的管子、漏鬥。
它通過潴留一定量的液體形成液平面防止空氣進入管路,這個設計大大地避免了空氣進入血液的發生率。
所以說,看到輸液小氣泡,不要緊;
眼看液體就要輸完了,護士還沒來,不用急。
當然,護士還是要叫的,輸液管裡的回血時間長了會凝固,針頭會堵,如果還有其他液體要輸,搞不好就得再挨一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