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宮廷劇的時候,經常能夠聽到一句台詞,“來人啊,把他拖下去重打20大闆!”這就是古代著名的廷杖之刑,當然了,這是文雅的說法,說通俗一點就是打屁股。這個處罰方式起源于東漢時期,不僅帶有一種羞辱性質,而且非常的疼。自東漢開始一直到清朝,廷杖一直沿用了下來。真正把它發揚光大的還是明朝,老朱家的皇帝都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喜歡打人屁股。正德和嘉靖這這兩位,尤其喜好這廷杖。嘉靖皇帝有一次更是把一衆文武大臣,足足100多号人,全部給打了屁股,這背後有什麼故事?
事情還要從正德皇帝駕崩開始說起,這位皇帝死的很蹊跷,《明史》的記載是他外出巡遊時不幸落水,落下了病根,一病不起就這麼駕崩了。正德當時才31歲,還沒有子嗣。所以皇位的繼承就成了大一個問題。古代一直是遵循嫡長子繼承,皇帝無子,才會從近支皇室中挑選一個人來繼承。最後由當時總覽朝政的張太後和首輔楊廷和決定實行“兄終弟及”,這個幸運兒就是正德的堂弟朱厚熜。
人在家中坐,這皇位竟然從天上掉了下來,朱厚熜簡直樂破肚皮,很快就喜滋滋的收拾行李準備進京,不過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
前來迎接他的是時任禮部尚書的毛澄,是一位曆經弘治正德兩朝的老臣,平生最是講究君臣倫理之道。毛澄迎接到了這位新帝,以皇太子繼位的禮儀進行了禮儀典禮。進入皇宮的路上,他告訴朱厚熜,他需要改立父母,認弘治帝為父親,不能認自己的親生父親。朱厚熜大驚失色,怎麼不讓人認親爹了?
原來這是以首輔楊廷和為首的一衆文官集團的意志,因為朱厚熜是以藩王之子繼承皇位的,是典型的“以小宗入大宗”,根據宗法的古制度,他應該要改立皇考,尊大宗為皇位正統。朱厚熜也不是第一個以小宗入大宗的皇帝,前面就有漢哀帝和宋英宗兩位先例,他們也都是這麼做的,所以楊廷和的這個主意是說得過去的。
可是朱厚熜不幹了,這簡直就是在亂來。連親爹都不讓認了,還談什麼宗法?簡直荒唐!朱厚熜硬是不同意這麼做,和文官集團鬧掰了,最後停在了皇宮門前不進去了。新帝還沒有登基就鬧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實在是丢人。顧及到皇家顔面,張太後讓此事先行做罷,先讓皇帝登基。就這樣,風波未平,朱厚熜便做上了皇位,是為嘉靖帝。
此事還沒有結束,按照慣例嘉靖帝是要給自己的生父和先帝選定谥号的。楊廷和等人就等着這一刻,皇帝一開口,文官集團便聯合上書嘉靖帝,請他改立皇考遵循古制。年輕的嘉靖帝的政治智慧還遠不是這些老家夥的對手,被這架勢弄得下不來台,卻仍舊堅持不肯改立皇考。多次争執均無果,嘉靖帝隻得擱置此事。
不料很快嘉靖帝的救星就出現了,此人名為張璁。他仔細研究了正德帝的遺诏,抓住了“嗣皇帝位”這四個字,對嘉靖帝說您是屬于“繼統不繼嗣”,這在《皇明祖訓》是有說明的。嘉靖帝大喜,再一次和文官集團争論了起來。不過姜還是老的辣,文官集團仗着人多,這位皇帝又根基過淺,最後的結果還是嘉靖帝尊弘治帝為皇考。不過文官集團也付出了代價,不少大臣都被貶谪了,比如楊廷和。
嘉靖3年,嘉靖帝再一次挑起了“戰争”。因為經過這幾年的磨練,加上楊廷和等人被貶,嘉靖認為自己已經可以逼文官集團屈服了。不想那些個文官硬是和他對着幹,他們見嘉靖帝一意孤行,在以楊廷和之子楊慎的為首下,總共164人,全部跑到左順門前跪在地上“逼”嘉靖帝屈服。
嘉靖帝聽了太監的消息,怒火中燒,直接下令讓錦衣衛前去拿人。品級高的大臣不好處置,那些五品以下的大臣們,共計134人,全部在左順門出以廷杖之刑。嘉靖帝對這些人早就恨得牙癢癢,他讓廠衛們對這些人“多加關照”。一時間,左順門前慘叫連連,134号人哭聲震天,嘉靖帝冷眼旁觀。皇帝在一邊,錦衣衛們自然不能放水,個個卯足了勁,直接活活打死了16位大臣!其他人也是身受重傷,丢了半條命。
這就是著名的“大禮儀之争”,表面上是繼承皇位的問題,實際上是嘉靖帝繼位後新舊兩股政治力量的比拼。嘉靖帝根基淺薄,必須要以雷霆手段震懾文武百官,以此來建立自己皇帝的威嚴。這次打屁股之後,再也沒人敢和嘉靖帝對着幹了,持續3年的争鬥,嘉靖帝大獲全勝。閑雲不得不說,嘉靖帝的智慧果真厲害,日後他在位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說明了這位皇帝十分的精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