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井格義務之心

井格義務之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08:10:47

開到6家門店時,他們的品牌商标被模仿者搶注。官司前後打了2年,門店做到26家,最終決定忍痛更名。

更名後的井格僅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發展到60家門店。面對火鍋這樣的紅海業态,他們持續保持着穩定的擴張趨勢,用事實證明:品牌擴張中,你停了,你就輸了。

井格義務之心(感受從寬闆凳到)1

從個體戶思維到品牌經營思維

法律先上了一課

  • 品牌:寬闆凳老竈火鍋

  • 背景:微博元年

2015年2月2日這天,一夜之間北京區域内的26家“寬闆凳老竈火鍋”搖身一變,挂上了“井格老竈火鍋”的招牌。直到今天,關于品牌更名的緣由,創始人王贻達仍能聽到很多版本。

寬闆凳老竈火鍋是王贻達2006年4月在北新橋雍和宮大街開的第一家門店,按他的話說,一開始純粹以個體戶的思維在經營。直到2011年下半年,微博爆發的元年,借着明星朋友的宣傳,門店開始排隊,異常火爆。

△井格團隊先後創建的兩個品牌

除了繼續保持微博宣傳熱度,擴張期間的“寬闆凳”仍舊“狠”砸廣告,北京區域幾乎所有的美食節目都上過,甚至買斷了2010-2013年的地鐵電視節目,每期都有他們的身影。

到了2013年,“寬闆凳”已經有了6家門店。

正準備加速擴張的王贻達,突然收到了一個消息。

商标注冊被駁回,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家同樣叫“寬闆凳”的火鍋提前他們兩個月注冊成功了。在這期間,他們先後花了一年時間申訴赢了争議,對方又走法院流程提起上訴,又是一年時間,最終他們輸了官司。

商标所有權的争奪,對品牌發展也産生了很大影響。隻思考了三天時間,王贻達和團隊決定更名。重慶漢子特有的豪爽在他們的身上展露無疑,“從頭再來過嘛。”

從“寬闆凳”到“井格”

名字變了,升級不能停

  • 品牌:井格老竈火鍋

  • 背景:商超店興起

從“寬闆凳”到“井格”,不僅僅是品牌名稱的更換,更伴随着整個井格的快速成長。井格總公司的團隊從最初的王贻達等六人核心決策發展到68人的精英團隊,涵蓋7大部門12個闆塊。由僅關注單個門店的盈利狀況,到逐步建設強競争力的連鎖标準化體系。

更名之後,“進入商業綜合體”成為井格團隊第一個勢在必行的轉型。

因為火鍋的特殊業态,早些年商超中幾乎看不到火鍋品牌,很多人都有着同樣的猶豫:火鍋業态是否和MALL匹配?逛商場的人多不多?晚上九十點就關門的限制是否适合火鍋?

新的商業形态也意味着品牌一次新的發展機會。正式更名前,借着進入商超的契機,井格開始從四個方面圍繞品牌做升級:

1.品牌形象

從悠唐的1.0版本,龍之夢的2.0版本,到最後全部的西單大悅城的3.0版本,井格從之前的“寬闆凳老竈火鍋”中脫胎出來,時尚靓麗的整體形象定位提升了不止一個台階,更貼合品牌畫像定位的年輕消費者人群的喜好。

井格義務之心(感受從寬闆凳到)2

△井格重慶火鍋1.0版本門店

2.運營能力

在整體的對外輸出中,除去形象的提升,他們更看重内功的修煉。早在2014年,井格便開始了标準化體系的搭建,比如門店的運營标準化、後廚出品标準化、選址标準化、營銷标準化、人力培訓标準化等等。

3.營銷推廣能力

在門店類型及數量不斷增加之後,井格創新地建立出門店營銷的标準化模塊。囊括門店運營問題、品牌力建設、事件性營銷等多種推廣類型,推廣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從商場廣告位、消費級自媒體,再到地鐵車廂等硬廣、行業平台。而2017年井格更是将力度放到了包括首都機場、南站高鐵等一些A類廣告上,加強對品牌力的提升。

井格義務之心(感受從寬闆凳到)3

△井格重慶火鍋3.0版本門店

4.選址

井格在選址方面采取“兩條腿走路”,一方面仍舊堅持街邊店的選擇,另一方面自從進入幾家全國一類Mall之後,也為井格整體的品牌力帶來了很大的提升,品牌形象開始在消費者心智中占住位置。

以上四點正是井格品牌提升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當然細節的部分還有更多,這其中所要把控的就是升級過程中各要素之間的節奏與邏輯。

作為一開始強調火鍋場景的井格已經順利在MALL裡開了十多家門店,嘗到“甜頭”的他們發現,和街邊店相比MALL的模式對品牌的影響并不大,反倒給更名後的“井格”帶去了提升品牌力的機會。

從區域品牌向全國品牌加速

重新思考定位

  • 品牌:井格重慶火鍋

  • 背景:火鍋業态一片紅海

進入MALL是井格從區域品牌轉向全國性品牌的重要一步。

随着品牌力的提升,井格重新對品牌做了細分定位。細心的人會發現,原本的“井格老竈火鍋”變為了“井格重慶火鍋”。

一詞之差對于井格未來的發展方向格外重要,一是“老竈”引起的歧義,從全國市場的理解情況來看,人們很可能會和老火鍋、回收油等信息挂鈎,所以要撇開關系;二是區别很多品牌對麻辣火鍋的定位,還是要回歸到區域上,更何況重慶是麻辣火鍋的發源地;三是重慶的根兒不能丢,重慶的标識是火鍋,而井格要代表重慶的火鍋。

井格義務之心(感受從寬闆凳到)4

△井格最新一版宣傳語

“重慶”雖然不是他們的主戰場,但确是初心的發源地,井格想做的是重慶以外的重慶火鍋品牌。他們新的一版廣告語“你好,重慶!”就簡潔明了的表達了這一點。

說來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其實井格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重慶的火鍋,為何如今認為還不能完全代表重慶火鍋呢?

創始人王贻達給出了答案,“這和我們的品牌覆蓋率等都有關系。我覺得可能未來兩三年,門店數量覆蓋完了之後就能畫等号了。現在我們還在一個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品牌過渡的階段。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最開始進入天津、上海、重慶等地市場時,井格門店的發展狀況并不理想,有運營的問題,也有店面等多方面綜合因素導緻,尤其需要時間觀察動态數據才能做出合理判斷。經過半年調整優化現在也都相繼實現了盈利。

作為跨區域發展的品牌,搞定一個區域大概要花上2-3年時間,盡管井格門店擴張的速度從未停止,但針對區域發展他們深知,還是急不得。

井格義務之心(感受從寬闆凳到)5

△井格重慶火鍋國際布局

從2015年更名開始,除了已先後滲透進入全國多個地區,更是打破了最大的區域複制瓶頸,如今,井格在美國、香港等地的門店也已經開始籌備,向着最終的世界品牌目标更近了一步。

邊擴張邊實踐

覆蓋率是品牌力提升的前提

無論是最初的“寬闆凳”還是如今的“井格”,在品牌運營的過程中,有一個簡單卻很重要的事情不容忽視:門店勢能對于品牌傳播推廣的重要性。

翻看井格這幾年的發展進程,門店數量成了推動品牌勢能的最主要因素。

2016年新開30家門店,2017年計劃開業50家門店,井格門店的擴張步伐從未停止,哪怕是更名的2015年,他們也持續拓展了15家門店,通過直營和加盟、衆籌等合作店,每年保持着穩定增長的勢頭。

發展中企業,就是要在發展中求生存。前兩年的實踐幫助井格建設完成了全部體系,無論是供應鍊還是管理體系,他們都可以自信的說:該解決的問題都解決完了,今年可以提速了。

根據内部能力展開擴張,隻需要保證發展速度不失控,今年年底井格門店數量将達到近90家。

井格義務之心(感受從寬闆凳到)6

△井格重慶火鍋随身裝

一方面井格開始縱向做品牌深度,比如推出的一款可以稱為加強版麻辣燙或冒菜的外賣,“井格重慶火鍋随身裝”,将火鍋轉化成了零售産品,讓顧客可以随時随地吃火鍋,未來一旦發展成熟甚至有可能改變火鍋的消費屬性變為快餐。

井格義務之心(感受從寬闆凳到)7

△井格子品牌等漁号門店

另一方面做自品牌的挖掘,比如今年1月份推出的以單品爆款思路做的等漁号,除了酸菜魚産品的接受程度高之外,他們更希望嘗試年輕品牌。而随着等漁号的誕生,集團所要實現的多品牌孵化項目則會陸續上線,據透露今年下半年或明年還會有新的品牌露面。

未來的市場競争愈加殘酷,面對新一輪的風暴,他們計劃近三年在全國發展200家門店,向着10年的千店目标快速進發,未來可以成為最終市場篩選出的5-10個品牌的其中之一。

總結

井格發展的11年中,可以将其分為四個階段:

個體戶經營期(2006年-2010年):了解認知行業

品牌建立初期(2011年-2013年):懂得法律保護

品牌升級中期(2014年-2016年):紮實運營内功

品牌發力後期 (2016年-至今):提升品牌覆蓋率

每個企業可能都會經曆同樣的過程,但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動态的擴張才是企業存活的根本。

——————

作者:依晴,本文由紅餐網記者原創,轉載請注明。

紅餐網,頭号餐飲新媒體,百萬級訂閱量。趨勢、實戰、菜譜,你們關注的,我們都提供。(ygcywzz)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