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粗心,又是粗心?你看,連9 3都算錯,難道不是粗心嗎?看來口算沒有過關。”這是粗心嗎?口算訓練對數學教學重要嗎?
口算就算在高科技的今天,在社會生活仍廣泛應用,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不過關,筆算、估算的效果也不會讓人滿意。那麼,現在的學生口算普遍存在什麼問題呢?怎樣引導學生過好口算關呢?
一、口算存在的問題
通過近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之後發現:平日裡,班裡有的孩子數學作業錯誤多,做作業的速度特别慢,每天的數學家庭作業花費時間較長,有部分學生認為口算易學、好學,以為一聽就會,不肯動腦,不肯下功夫,表現态度不端正、馬虎審題,敷衍了事,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就做答,計算馬虎,似是而非,張冠李戴,計算不細心,簡單計算也頻頻出錯,驗算檢查不耐煩,算完題目要求就完事,計算結果陰差陽錯,經多次檢查,口算錯誤率讓人吃驚。頭号原因,大家的回答幾乎都是同一結論“粗心”。也有些家長們先總認為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做作業不細心,或許孩子大點了自然就能好一些。
錯誤的原因單純是粗心嗎?孩子大點了就能自然的好嗎?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錯誤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觀、有客觀、有外在也有内在。口算是一種能力,能力是要通過科學的訓練才能提高的。
1.主觀原因,口算要通過觀察或聽覺、感知、注意、記憶、反饋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才形成。小學低年級學生口算的通病往往是:(1)觀察比較籠統,把“ ”當成“×”,把“—”當成“ ”等。(2)感知事物不精确,把相似的數寫成另一個數,如3當8,6寫成9,325寫成235等。(3)注意力分散,人在計算,心卻玩耍。(4)記憶失敗,如進退位加減中忘了進位上的數或退位等現象。(5)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學什麼就做什麼,不顧練習要求。
2.客觀原因,某些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确。把學習當成是家長或社會的任務,對學習、作業有厭惡感,缺乏刻苦鑽研精神,不愛完成作業,久而久之口算能力就會越來越差。
3.外在原因,部分學生認為口算不用學也懂,或者隻要掌握方法就行了,平時懶練習,嫌麻煩,覺得枯燥無味,沒啥意思,平時算錯點兒沒關系,抱着僥幸心理自己安慰自己隻要“我”考試時細心就行了。
4.内在原因,學習習慣差,有些學生口算時不加思索,急于搶答,信口亂說,作業分散精神,書寫馬虎,算後懶得檢查驗算。
5.教學原因,
(1)對20以内加減口算是否抓得過關;
(2)學生對乘法口訣是否熟練;
(3)是否掌握了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4)教者是否對學生的錯誤加以分析,對症下藥;
(5)教法是否适合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引導是否得力。 (6)教師是否經常和學生、家長溝通,是否真正地關心到了每個學生的心身健康成長。
二、口算訓練方法的建議
良好的口算是正确計算的基礎,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也是發展學生智能、智力的良好方法。改進口算訓練,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在深入理解學生心理特點和口算技能的基礎上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多做多練,熟能生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是學生必備的基本功,我們應作出長計劃,短安排,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和訓練,體現出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和按新的課程标準進行教學。
2.保質、保量的訓練。每次練習要記錄完成1頁所用的時間,做完後馬上訂正對錯并分析錯誤原因。每做一次訓練,都與上一次的速度比較一下,看看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家長應當适當地贊揚一下孩子。
3.弄懂方法,掌握算理,優化思維過程,形成技巧。口算要讓學生理解算法的基礎上掌握算法,不能靠機械記憶或死記硬背。在弄懂方法,掌握算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口算方法的多樣性。口算方法的多樣化的本質要在練習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某個口算問題要學生通過主動探索,自己提出不同的思路。
4.訓練形式多樣化。口算練習要活潑、生動、多樣化,在練習中可以采用的補充方式有:玩撲克牌(24點),聽算,開火車,對口令,奪紅旗,送信,找朋友,争擂台大王,定期檢測等等。(要注意講究實效、簡便易行)同時通過一些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口算能力的培養對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買菜,逛超市等)。
5.要抓重點和難點,薄弱環節,對症下藥。口算訓練先要抓好重點,如20以内加減法、表内乘除法、混合運算中的運算順序和我們後面即将要學習的簡便計算,還有結果是整百,整千也作為重點練習。
6.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要經過長期嚴格訓練才能形成,另外,兒童可塑性很大,家長的示範作用等也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對孩子起潛移默化作用,另外,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口算練習一次不宜過多,不能機械重複,這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培養口算興趣、提高正确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