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原創稿
大觀區,是安慶的“老市裡”。
早些年,大觀轄區内隻有街道、沒有鄉鎮,直到2005年,同屬安慶市的懷甯縣海口鎮、山口鄉,原郊區(現宜秀區)十裡鋪鄉部分村劃歸當地。
盡管真正意義上的“三農”工作開展地較晚,但在鄉村振興路上,大觀區不遑多讓。作為安徽省34個推進鄉村振興工程先行示範區之一,這裡的鄉村振興工作有何亮點?成效如何?圍繞這些問題,人民網安徽頻道日前走進大觀區,一探究竟。
“用足用好全區資源,推進海口鎮的鄉村振興。”這是大觀區委書記潘功發常說的一句話,也是當地高位推進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大觀區現轄3個鄉鎮,但山口鄉已托管至安慶高新區,十裡鋪鄉已基本實現城鎮化。故而,全區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落在了海口鎮。
大觀區海口鎮一角。人民網 張俊攝
言歸正傳。“用足用好全區資源”可不是“來虛的”。
據潘功發介紹,對于海口鎮的10個村(社區),明确由10位區委常委定點包保,由常委部門作為幫扶單位。其中,書記、區長負責2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下的薄弱村。“實行包保制,一方面有助于各村(社區)理清發展思路,另一方面,有利于解決基層遇到的棘手難題。”
此外,一個不争的事實是,在區領導的助陣下,這10個村(社區)無論是申報項目,還是争取資金,渠道都更為通暢。
在大觀,參與包保的不僅有區委班子成員,還有區裡的“局長們”。幾年前,當地就在各村(社區)建立“局長駐點工作室”,由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按照“一人一村(社區)”原則,駐點辦公、定期服務。
幾年下來,這一創舉效果顯著。在海口鎮紅星村,駐點的區商務局結合自身工作職能,挖掘村裡瓜蒌種植優勢,通過整合、優化當地零星電商資源,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幫助瓜蒌産業“觸網”。2020年,紅星村獲評“安徽省農村電商優化升級工作示範村”。
區級層面高位推進的同時,身為鄉村振興實施主體的海口鎮,也動好腦筋、下足功夫。
“推進鄉村振興,我們基礎牢固、優勢明顯。”海口鎮黨委副書記齊雙根告訴記者,海口是一個傳統農業大鎮,擁有農田5萬餘畝農田和發達的水系。目前,已形成以瓜蒌、蔬菜、番鴨、稻蝦共生等為代表的種養體系。據了解,當地是安慶城區蔬菜供應的重要來源地。
位于大觀區海口鎮河港社區的智慧農業示範區。人民網 張俊攝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關鍵。據齊雙根介紹,海口正圍繞“一區一園”做好産業文章,全力推動智慧農業示範區、長三角綠色農産品加工産業園建設,打造一産精、二産強、三産活的現代化農業産業體系。
7月6日,記者在位于海口鎮河港社區的智慧農業示範區看到,占地150畝的核心啟動區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首個大棚主構架已經建成。
“為什麼說是智慧農業呢?”據海口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唐亮介紹,利用分布在大棚各處的傳感器、監視器,工作人員能夠遠程掌握溫度、濕度等數據,以及作物長勢等情況,并通過自動給水、施肥等裝置,“對症下藥”。
據了解,智慧農業示範區總投資約10億元,其中核心啟動區投資2700萬元。唐亮透露,首個大棚拟種植高檔花卉,産品瞄準國内一線城市和海外需求。“此外,我們還準備建民宿,發展鄉村旅遊。試想,工作之餘,城裡人到這來吃土菜、摘鮮果、玩垂釣、住民宿,多惬意?”
當然,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産業興旺。近年來,海口鎮圍繞生态宜居要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推進垃圾分類、供水改造、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稭稈禁燒、植綠補綠方面積極作為,成效顯著。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剛剛閉幕的黨代會上,大觀區提出了今後五年的主要奮鬥目标,即“兩個高于”“六個升級”。其中,“六個升級”中明确指出,“城鄉發展協調升級……基本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範區”。
在談及具體舉措和目标時,潘功發說,要堅持都市型農業發展定位、高标準編制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鞏固拓展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三變”改革成果,大力發展新型集體經濟。“力争到2025年,全區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80萬元,消除20萬元以下的薄弱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