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一年喝多少醋?晉地嗜醋,長達千年,乃至于醋這個飲食王國中不起眼的調味品成為一省之象征山西比起帶着“火鍋源地”标簽的四川或者“正宗燒烤”頭銜的東北,存在感似乎弱一些但在醋的世界,它絕對首屈一指老山西有所謂的八大怪,而頭兩句就是“汾酒窩頭把客待,老陳醋也算一道菜”無數網友也曾被“飲醋機”這個山西人的發明所震撼據聞山西人竟還會在席間如勸酒般勸醋酸意濃濃,飄香太行我們自然不能武斷所有山西人都嗜醋如命,但這個需要“飲醋機”,在十大名醋品牌中占有六席的大省,醋自然不可或缺,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山西人一年喝多少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晉地嗜醋,長達千年,乃至于醋這個飲食王國中不起眼的調味品成為一省之象征。山西比起帶着“火鍋源地”标簽的四川或者“正宗燒烤”頭銜的東北,存在感似乎弱一些。但在醋的世界,它絕對首屈一指。老山西有所謂的八大怪,而頭兩句就是“汾酒窩頭把客待,老陳醋也算一道菜”。無數網友也曾被“飲醋機”這個山西人的發明所震撼。據聞山西人竟還會在席間如勸酒般勸醋。酸意濃濃,飄香太行。我們自然不能武斷所有山西人都嗜醋如命,但這個需要“飲醋機”,在十大名醋品牌中占有六席的大省,醋自然不可或缺。
人們喜歡甜因其帶來的愉悅感,喜歡鹹是因為缺了它食物就索然無味,但酸似乎是個讓許多人避之不及的味道,為什麼會有一個如此龐大的人群在漫長的時間裡好這一口酸呢?
飲食風俗大多源于一地之山澤風物,而晉陝之地是我們的先民最早種植糧食作物,形成文明的區域。麥粟黍稷之産除了幫助祖先們填飽肚子,也衍生出了副産品:酒。而醋形成的主要途徑就是環境中的微生物與酒精作用,最後導緻酒精氧化。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也就是乙酸。而乙酸就是由酒精氧化而來。所以當環境中微生物豐富活躍,酒就更容易變質,從而産生醋。在華夏大地近五千年的最初兩千年(仰韶文化到殷商時代),年平均氣溫高于現在兩度,一月溫度則高三至五度。這樣的溫度下,微生物便開始奏樂開始舞,與酒精瘋狂互動。自然酒就壞了,但醋卻好了。化學家和氣候學家的工作讓我們相信,醋便由此而來。
古人不會寫化學方程式,但對醋的由來他們也自有解釋。一種傳聞是殷商時期,山西地區進貢美酒給纣王。但路途遙遠,途中酒已變味。運送酒的工人們害怕,便喝光了他們認為已經有毒的酒來自行了斷。但不僅沒死,而且身體的不适也消失了。跑回山西後,他們如法炮制,就産生了醋。另一種傳聞則涉及大名鼎鼎的“酒仙”杜康。他有事外出,所以讓兒子照料自己正在釀的酒,但兒子疏忽,導緻酒糟被泡二十幾天,可在杜康打開釀酒的大缸時,卻發現這個釀壞了的酒味道香醇,還帶着酸味。所以無意中,他的兒子發明了醋。若真是如此,杜家對中國的飲食業實在貢獻斐然。這些傳說自然難以置信,但有意思的是,正如科學所展示得那樣,兩則傳說都在醋的産生上指向了酒,在形成時代上指向了三代(夏商周)。巧,實在是巧!我們找不到誰發明了醋,但它無疑來源自造酒存酒的困難之中,産在華夏文明曙光初露之地,成于炎黃先民筚路藍縷之時。工序層層改進,手藝代代相傳,終緻醋香濃郁,酸鮮綿長。
清代學者莊頒在《物原類考》中記載周時已有醋,又名苦酒或醯(xi),漢始稱醋。而關于食醋最早的文字記錄也來自描述周代禮制的《周禮》。醋可以說出道即巅峰。因為在這個中國文化剛啟蒙的時代,制醋工藝已經成型。《周禮》記載周朝設有“醯人”專職來管理醯。而山西人現在仍會被成為“老醯兒”。此醯即彼醯,可見山西人迷上醋的年代之早。《食經》中記錄,位于今天山西平陸縣的虞國國君曾做了一種飲料,稱為“虞公斷腥酢”。酢是醋的另一種古稱,且從斷腥的功能來看也是一種類醋飲品。
北魏的農書《齊民要術》中專有一篇《作酢法》。制醋之法到當時竟然已經發展出二十三種形态。要知道,當時距離醋的絕佳搭檔--辣椒進入中國還有一千年呐!辣椒還有千年的等待,但醋已經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據說作者賈思勰曾為著書到山西考察。彼時,山西晉陽城中醋坊衆多。醋坊前會懸挂一個裝醋的圓葫蘆,誰想要買醋,便擡頭找葫蘆。
到宋元時期 ,醋就進入了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列。而據說此時山西的太行,呂梁,“家家有醋缸,人人當醋匠”。在明代,太原有明太祖之孫“甯化王“朱濟煥的王府,附近有一家專為王府釀醋的小作坊叫做“益源慶”,現在仍存有當時用來蒸糧食的鐵甕。清代山西清源的老字号“美和居“中的大師傅王來福改造了釀醋工藝,開啟了老陳醋的曆史。美和居1924年改号福源昌,生産的醋曾赴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參展并獲獎。
一件事如果堅持做一萬小時就能成為專家,那一缸醋持續釀三千年會是什麼呢?答案還是醋,但此醋早已非彼酢,滄海桑田,苦酒散盡,陳醋登場,酸滿人間。我國的食醋大多由糧食釀成,釀造大緻三步:澱粉糖化,酒精發酵,醋酸發酵。也就是先在糧食中加入糖化劑,使其變成可發酵的糖;随後放入酒曲催化,形成酒精。這兩個階段實則在釀酒。最後一步是把釀完的酒敞口放置,在釀造車間環境中進行多菌種混合發酵。這樣醋就初步完成了。但山西陳醋的下一步讓它與衆不同,那就是陳釀。陳釀即将醋放置九個月,講究“夏日曬,東撈冰”:夏天曝曬使醋中的水分蒸發,冬天把醋中的水所結的冰撈走。如此一來,就減少醋中水分。陳釀後醋色澤和風味都發生變化,質地濃稠,香味醇厚。且老陳醋所用的酒曲與山西汾酒所用的一緻 ,汾酒是好酒,自然要用好曲,好曲最後自然也能制成好醋。
陳醋站C位,但山西醋品種舉不勝舉。按類型還有普醋,雙醋,特醋;按工藝分熏醋,黃醋,回流醋,封缸醋,淋醋;按原料能用玉米,高粱,小米,柿子,果醋,酒糟;而看地域則有聞喜小米封缸醋;河津家釀柿子醋;祁縣高粱醋,忻縣紅糧皮醋,清徐回流醋,大同味醋。可謂處處有醋缸,處處不一樣。
簡單捷說,高品質讓山西醋有了成為一種飲食風尚的條件。有如此悠久的制醋史,保證Made in Shanxi 的醋“醋”類拔萃。同時得益于悠久的種糧曆史,山西面食甲天下。但不像如今,随便走進一家面館都能在菜單前爆發選擇恐懼症。在古代,菜肉之類“面的伴侶“有限,尤其在普通人家。而單吃面食難免寡淡,但醋是佐餐佳品,可以增加食欲,豐富口味。且醋得來十分便宜,路人紛紛轉粉,因而廣為流傳。這些因素都讓醋在一段時間裡為人們所“尚”。
但要成為貫穿古今的“風”,還需要更多人來吹。古代大家一直吹的這陣風,叫“中醫”,更确切得說,是“食療”。“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唐代藥王孫思邈大而概之地道出了“食療”之于中醫的意義。我們的先民很早便察覺到了食物與健康之間的關系,甚者更是把食和藥等同。《周禮大官》列出了周代的四種醫生,“食醫”便位列其中。其工作估計是為周天子根據營養搭配選擇食物。這不就是最早的營養師嗎?先秦文獻《禮記》也有對飲食有“春酸,夏苦,秋辣,冬鹹”的建議。而《食療本草》一書的在唐代的出現可謂劃時代。作者孟诜崇尚“藥治不如食治”,“食療不愈,然後命藥”。《食療本草》中提到醋近五十次,常見“醋煎,醋煮,醋敷,醋浸,和醋服之”之語。可見古代醫生對醋作為藥的搭檔十分看重。但它不僅是藥的搬運工,也能作藥。《本草綱目》說“醋酸溫,開胃養肝,強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氣辟邪,解魚蟹鱗介諸毒,陳久而味厚氣香者良”。李時珍相信喝醋益處良多,他便在《本草綱目》中瘋狂安利,全篇共提到醋一千三百餘次。因此山西有諺語:家有二兩醋,不用去藥鋪“ 。
晉地古來水土多堿性,也就俗話說的“水硬”,如今亦是如此。原因是水土中含有較多鈣鹽與鎂鹽。而醋中的醋酸能與鈣鎂中和,減少難溶性的鈣鎂積聚,自然有利健康。醋因此除了調味品之外,也逐漸成了藥,發揮“食療“作用,來解決結石,牙齒脫落之類的“硬水症”。它的功效不止于此。山西曆來産煤,今天依然是煤炭重地,長久以來燃燒煤炭成習慣。但燒煤産生一氧化碳易導緻中毒,尤其在冬天。哪怕二十年前的山西,仍常有冬季煤炭中毒事件發生。而醋被相信能夠解毒,中和吸入的一氧化碳,乃山西人家居家旅行之必備。雖然古人沒有化學式也不懂其中的科學,但行之有效,便廣泛效仿此習。如此醋便由食入藥。“食藥”的雙重屬性使其從愛好變成了必需品,從味道變成了療效。
但醋在人間的變化旅程尚未結束,接下來它打破次元壁,由藥入神。許多社會都有屬于神聖領域的食物 ,很多人相信你吃了什麼就能獲得其特質。古代中國人對疾病的形成除了歸咎于陰陽水火之外,還會在神魔身上找原因。因此在中國傳統裡,有藥效的東西經常有神性。因為既然這些東西能夠驅趕世俗裡的污穢和痛苦,自然也可能消除信仰世界裡的不祥和邪靈。如能祛濕止血的艾草,就被認為有辟邪的功能而在端午節被挂在門口。在東西方的傳說裡,能夠殺菌的大蒜也常有相似的用處。在東方以之辟邪,而西方則用其驅趕吸血鬼。醋亦是如此,飲醋有益身體健康,而熏醋能夠殺死有害的病菌,所以孕婦産房裡熏醋是常規操作。因此醋便被看作是帶有驅魔趕邪效果的飲品。《本草》說它“下氣辟邪”,《食療》相信喝醋能“消諸毒氣,煞邪毒。多喝它不僅在身體上得到保健,在精神上也能得到醋能”驅邪“的特質,從而被淨化。
醋既是食,又是藥,還是“神”。那股酸爽的味道走過了中國人農業,醫療和信仰三千年的發展曆程,到達了現代味蕾。山西人嗜醋的習慣,始于晉地種糧釀酒的自然條件,興于中國重食療的風尚,延續于調味面食的需要,而歸根結底,長久于智慧勤勞的“老醯兒”們對它的不斷改造,終于醋香溢三晉,酸名滿天下!
附:
醋名的來曆也有幾段轶事。一說是纣王發現變質的酒竟然也是美味,尤其能去肉食的腥味,便唏噓不已。所以當他的愛妃妲己問此物何名,官員靈機一動,說叫唏,也就是醋的古名醯。二說則關于醯變醋。漢代文帝時,太後覺得醯不順耳,便想改個名字。有大臣建議當年為癸酉年,當日為二十一(廿一)日,把年月合并,便成了醋字。此外也有,因為醋是酒多發酵了二十一天而成的,所以以酉(酒的古稱),結合二十一,就成了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