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豆,胡琴,胡麻,胡蘿蔔,胡說,胡鬧... ...一個個與胡人有關的詞彙。
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回鹘,柔然,蒙古... ...一個個響當當的胡人後裔的部族。
胡人,在那時侯,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管外國人都叫老外。
胡人,是秦漢之前對于北方遊牧民族的統稱,相對于中原,那時候還不知道有什麼非洲美洲埃及印第安,沒聽過也沒見過。而北方這些遊牧民族就成了中原之外能夠見到的外族人了,總之都叫胡人。
之所以叫胡人,不是因為愛打籃球,而是“胡”本身在北亞語言中的就是“人”的意思,那胡人不就是胡胡嗎?胡胡,我的愛情鳥。。。這些北方外族人裡當時有最強大的一支名叫:匈奴。匈奴也自己稱自己為胡。
後來又發現在東邊也住着一群外族人,所以把東邊的這一撥叫東胡,東胡後來和匈奴人幹仗沒打過人家,大部分跑到了烏桓山和鮮卑山(現大興安嶺一帶),跑到烏桓山的這一族就叫烏桓,跑到鮮卑山的這一族叫鮮卑。是不是很好理解。
我們先不管跑了的這些,先轉回匈奴這邊,匈奴老厲害了。
據說,匈奴人跟華夏人也是同宗同源,經過夏桀酒池肉林的糟蹋,夏朝終于玩完了,他的後代有一支就跑到遙遠的北方喝西北風去了,漸漸的習慣了這種生活,但畢竟是夏王的後代,好歹見過世面,就把北方那些沒見過世面的部落吞并了,成為了匈奴族。
匈奴征戰
但是因為走的太早,到秦朝漢朝的時候,大家看到匈奴的時候已經是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既然不認識,大家也都不客氣,加上匈奴愛搶東西,所以打架就是經常的事情,剛開始匈奴還幹不過秦朝,可到了漢朝的時候,匈奴出了一個能幹仗的冒頓單于,是CHAN YU,不是單幹,單幹成不了大事,還是要依靠團隊的力量。一頓操作猛如虎,冒頓終于成了匈奴最大的單于。有了冒頓單于,匈奴跟漢朝打起架來終于得心應手,互有勝負,有一陣子也是把漢朝打的沒什麼脾氣,沒辦法,商量商量結個親家吧,于是很長一段時間,漢朝和匈奴都礙着親家的面子,沒怎麼動手。王昭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段時間。
南北匈奴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朝經過西漢東漢的積累國力昌盛,漢武帝又是一個窮兵黩武的家夥,早就看匈奴不順眼,一頓揍,匈奴被幹趴下了,其實這個時候的匈奴即使漢朝不打,自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兄弟夥有能力的都在争單于這個家長的位子,誰也不服誰,内耗嚴重,結果還被漢武帝痛揍一通,匈奴就徹底分裂了,不想走的歸順了漢朝,史稱南匈奴,還能跑得動的,就繼續往北邊跑,稱為北匈奴。風往北吹,風吹的方向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也趕上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北匈奴逃亡的路上也不省心,曾經被自己幹敗的烏桓和鮮卑也追上來踹幾腳,沒辦法繼續跑呗。要說這時候北匈奴也是沒皮沒臉,在跑的當間兒還回頭跟漢朝說:“咱結個親家呗“。結個錘子,又是一頓揍。
就這樣北匈奴幾百年間一路從漠北跑到了天山,從天山跑到康居,從康居一路跑到匈牙利,一路向西。這可不是拍那個(1 2)級的片兒,保命要緊。跑到匈牙利,北匈奴這一支基本上也就散了,民族大融合,也就說不上自己是匈奴還是啥了。據說現在匈牙利民歌的調調和咱陝北民歌的調調都差不多,他們也會剪紙,也會吹唢呐。連說話的尾音都差不多。
至于南匈奴,既然歸順了漢朝,那就老老實實做了順民了,至此,匈奴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遊牧民族稱呼徹底的消失了。
但是北方遊牧民族并沒有消失,北匈奴人的後裔中居住在阿爾泰山一帶有一支逐漸繁衍,作為奴隸,靠給主子柔然打鐵為生。柔然是誰,咱先不管,你隻要記住這兩個字就行。因阿爾泰山形似頭盔,而頭盔在當地的發音就叫 “突厥”(當然還有一個男孩與狼的傳說,就不多胡說了),至此,突厥這一支北方遊牧民族的勁旅閃亮登場,簡直閃的blingbling的。這是一個以狼為圖騰的民族,現在像華為一樣的很多公司都在打造狼性文化,突厥根本就不用打造,這是一個狼性融于血液的民族,見利即前,敗無慚色,比匈奴更加的殘忍和強悍。它統一中亞蒙古草原和西域諸國,東至大興安嶺,西抵西海(裡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并有了自己的文字和語言。
突厥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有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總是伴随着一個強大的中原王朝與之共生,就如同匈奴之于漢朝,突厥之于唐朝。也正因為這些中原王朝的強大,這些個遊牧民族也一直在北方遊牧,該放羊放羊,要啥自行車,想太多了。更相似的是突厥的命運也如同電腦系統複制粘貼一樣,重複着匈奴的命運。在一陣昏天黑地的殺伐之後,崛起的突厥汗國内部分裂,像匈奴分為南北,突厥隻問西東,東突厥在與隋唐打架的過程中,電腦語音提示複制成功。東突厥被收拾的服服帖帖。而西突厥也是被唐朝打的一路逃竄,最終,曆盡300多年,突厥這一名号也逐漸從中國的史籍中抹掉了。其後裔現大多分布在中亞,俄羅斯和中國一帶。
對抗是沒有前途的,合作或許會長久一些,同樣作為匈奴後裔也曾被突厥奴役的回鹘,腦子就很清爽,就選擇了合作的道路,被唐朝皇帝親切的稱為好朋友。而這個唐朝人民的老朋友也沒有辜負信任,背靠唐朝這棵大樹,不斷與突厥等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為保衛唐朝邊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唐朝最為倚重的外族部隊,回鹘的後裔逐漸形成了今天的維吾爾族。
回鹘
匈奴這一支的演變,到這兒就差不多結束了。喝口水,上個廁所,等你十分鐘。
。。。。。。十分鐘到。
OK,我們再來看看東胡這一支的烏桓和鮮卑。其實東胡這一支的故事比匈奴的更加複雜和意義深遠,也正因為意義深遠,所以你也就看不到像匈奴這一支一樣很清晰的一個主線,
被匈奴打跑後的烏桓雖然後期還能把不成氣候的北匈奴踹上幾腳,但自身發展乏力,公司也被曹操強行關門,員工遣散,并入漢朝和鮮卑。
而鮮卑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其後的兩百年間,也僅限于生存和溫飽,雖然期間北匈奴的向西逃竄給了鮮卑占據蒙古草原的機會,也偶有明主出現,但自己内部又不争氣,鬧得四分五裂,拓跋,宇文,慕容,柔然四部的興衰撐起了鮮卑數百年的曆史,雖然地圖上看着鮮卑的版圖很大,但如同中原漢朝滅亡後至隋朝建立前這段混亂的曆史一樣,鮮卑并沒有像匈奴和突厥一樣有自己的高光時刻。柔然被自家的鐵匠突厥所滅,慕容也有回不去的大燕,拓跋建立的北魏也如靈光乍現不可長久,隋朝滅了北齊之後,鮮卑這個符号也被打了紅叉。
但是,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機會,鮮卑中宇文部的一支契丹就在整個唐朝300年的時間裡一直隐忍的活着,回鹘要管它,突厥也要打它,割據勢力也要欺負它,要想活着,就得裝得更無用,無用之用,外表看着沒有用的木頭才有機會長成大樹,不然早被砍了蓋房子了。當長成大樹的那天,撕掉外衣,秀出自己小葉紫檀的内核。契丹在耶律阿保機的帶領下,建立契丹王朝,史稱大遼。契丹國第一次将北方的遊牧民族統一起來,其版圖覆蓋河西走廊絲綢之路,一度讓西域國家誤以為契丹就是中國。
同樣,契丹王朝和宋王朝作為北方遊牧民族王朝和中原王朝,愉快或者不愉快地共生了三百多年,直到契丹被東北土著女真族所滅。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還記得柔然嗎?那被自己家奴突厥滅了的柔然,還沒有死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柔然部僅剩的幾男幾女跑到了外興安嶺南部地區,他們充分發揮了鮮卑人活下去的信念,後來他們的名字叫蒙兀室韋,蒙兀室韋的領袖就是鐵木真的爺爺。
還記得那句話嗎?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機會,而這次機會讓隐忍了幾百年的鮮卑後裔的情緒大爆發,甚至有點失控。蒙古鐵騎不光滅掉了女真和宋朝,還踏進了西亞,非洲和東歐腹地。
蒙古帝國版圖
看看這個版圖,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
可是其興也勃其亡也忽,還不到百年,蒙元就被朱元璋趕回去了,又去喝西北風去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