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體要求
(1)室内防滲漏細部構造節點做法是在嚴格執行《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9-2010)、《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術規範》(JGJ298-2013)等規範标準的基礎上,統一樓地面防水工程中各重點部位的防水細部做法,以規範施工,達到防滲漏的目的。
(2)樓地面工程中涉及防水做法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3)防水工程施工前(含防水基層施工),樓地面工程施工前,項目質量工程師必須組織監理、施工等單位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會審,掌握工程主體及細部構造的防水技術要求;防水施工承包單位必須編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提前一個月報送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工程部審批後方可開展施工。
(4)樓地面混凝土:樓地面結構自防水是樓地面防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樓地面自防水的性能,避免結構裂縫産生,可采取降低樓面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澆搗密實、表面壓實收光等施工措施。廚衛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樓地面應進行結構閉水,時間 24 小時,對發現漏水部位應進行處理後再做防水。
(5)廚衛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築地面須設置防水層。廚衛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樓地面周邊除門洞外,應向上做一道現澆混凝土坎,高度應高于相鄰房間地面完成面 200 ㎜,宜于樓闆同時澆築;廚衛間建築完成地面标高應比室内其它房間地面低 2 ㎝以上。給排水及燃氣立管管道穿過樓地面處,應設置金屬套管。
(6)上下水管等預留洞口位置應留置正确,洞口形狀為上大下小。
(7)現澆闆預留洞口填塞前,應将洞口清洗幹淨、毛化處理、塗刷界面劑作粘結層。洞口填塞分二次澆築,先用摻抗裂防滲劑的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澆築至樓闆厚度 1/2 處,待混凝土凝固後進行 4h 蓄水試驗;無滲漏後,用摻入抗裂防滲劑的水泥砂漿填塞密實。管道安裝後,應在管周進行 24h 蓄水試驗,不滲不漏後再做防水層。
(8)樓地面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将樓闆四周清理幹淨,陰角處抹成小圓角。防水層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 300 ㎜(相鄰房間建築完成面),并應符合規範和設計要求。
(9)樓地面找平層朝地漏方向的排水坡度為 1%~1.5%,地漏口要比相鄰地面低5 ㎜。
(10)室内管道不宜采用結構闆上開槽埋設的方法,當必須采用開槽埋設時,開槽深度不應超過鋼筋保護層厚度,埋管後必須用水泥砂漿填實。
(11)有防水要求的樓地面施工完畢後,應進行 24h 蓄水試驗,蓄水最小深度為20 ㎜,不滲不漏為合格。
(12)煙道根部向上 300 ㎜範圍内,應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漿粉刷。
2. 防水材料選用要求
2.1 室内塗膜防水層厚度
注:1.住宅室内不得使用瀝青類防水塗料
2.功能房間的衛生間、浴室樓地面應設置防水層,牆面、頂棚應設置防潮層,門口應
有阻止積水外溢的措施。
2.2 衛生間防水層标準做法選用表
2.3 廚房防水層标準做法選用表
2.4 封閉陽台防水層标準做法選用表(有給水和排水點位)
3 3. 混凝土反坎設置要求
4. 細部節點構造
4.1 廚衛間防水
廚衛間牆地面防水做法圖
廚衛間牆地面防潮層做法圖
說明:
1. 室内防水禁止使用瀝青類防水塗料;首選單組份聚氨酯塗料、聚合物水泥防水塗料,過程
中嚴禁添加二甲苯等有機溶劑。
2. 防水厚度:①防水層厚度,塗膜厚度牆面≥1.2mm,地面≥1.5mm。②防潮層塗膜厚度≥1.0mm。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關鍵點說明
1.混凝土反坎模闆不宜采用對拉螺杆,減少滲漏隐患。衛生間内管道井牆根部須做混凝土反坎。需要布設管道的牆面位置應預先留好凹槽。
2.推薦做法:隔牆導牆随結構一次成型。
3.混凝土樓闆地面殘留的灰漿、硬塊和突出部分須鏟平,并将塵土、雜物等清掃幹淨。
4.管道穿地梁位置應留置套管,防水和套管應搭接。
5.為降低防水施工難度,給水、電氣管線宜從頂棚敷設進入廚衛間;禁止從衛生間門下口穿過。
6.牆面抹灰時面層應采用木抹子收平。
7.牆面與地面交接處應做成圓角 ,r = 20mm;管 根 用 密 封 膏 嵌 填 飽 滿 均 勻 。
8.在使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材料時,要嚴格按照配比添加,充分攪拌均勻。添加粉料過多容易出現防水性能下降,開裂等現象。
9.附加層施工:牆根、管根部位先刷一遍防水塗料,再鋪貼一道柔性材質的加強層如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30-50)g/㎡],在地面和牆面/管道各100mm寬。
10.防水厚度和高度應符合規範及設計要求。
11.在陰角和管根位置,塗刷時注意不能出現堆積現象,否則易出現開裂現象。
12.當水管從地面上翻時,應先在牆面剔出凹槽,做完防水後再敷設管線。
4.2 有水房間門口防潮處理
過門石先做節點圖(推薦做法)
過門石後做節點圖
說明:
1. 與廁浴間、廚房等潮濕房間相鄰木、竹面層連接處應做防水(防潮)處理;
2. 門口部位應做擋水坎,擋水坎頂面距過門石底面留 5-10mm,過門石應采用粘結劑滿粘;
3. 門框和貼臉背面需作清油防腐防潮處理;
4. 防水層材料應選用單組分聚氨酯塗膜或按設計要求。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關鍵點說明
1.牆地面防水施工至門口外500mm,兩側過洞口200mm寬,上牆300mm高。塗刷後采取保護措施,固化後及時抹保護層。
2.廚衛間附框不應落地,過門石須伸入附框底部,過門石和附框之間空隙處用防水砂漿抹平,附框距地500mm高應刷防腐塗料。
3.衛生間一側門套線下腳推薦采用石材線腳。
4.門框下口與過門石間留3mm縫隙,打密封膠。
5.先裝過門石方法:防水完成後,根據牆面完成面線定位過門石,采用粘結劑滿粘。将過門石與門洞兩側空隙、粘接層斷面填補抹平,待幹燥後補刷防水,防水層應做至過門石側面。
6.閉水時水面應超過粘結層,閉水24小時後,觀察外側是否有滲漏。
7.地面濕貼法對基層要求較高,需要嚴格做好基層找平找坡。
4.3 淋浴間暗擋水台
衛生間暗擋水台節點做法
衛生間明擋水台節點做法
說明:
1. 當淋浴間無擋水坎,采用降闆做法時,在淋浴房外圍設置一道暗擋水坎,防止淋浴間水滲出;
2. 當地面做法較薄,淋浴間地面難以降闆,宜采用石材明擋水坎分隔幹濕區;
3. 衛生間部分牆體采用落地玻璃隔斷時,衛生間防水必須和玻璃隔斷形成密閉,防止潮氣散出,造成房間地闆受潮;
4. 防水材料可選用單組分聚氨酯塗膜或按設計要求。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關鍵點說明
1.明擋水坎不低于兩側面層,保證潮氣無法從濕區擴散到幹區。
2.砼擋水坎頂面标高距面層底面10-15mm,以縮小潮氣擴散面積,鋪貼石材時應用防水砂漿濕貼滿粘。
4.4 廚衛間地漏
說明:
1. 本節點适用于廚房、衛生間、陽台等處地漏節點的防滲漏處理;
2. 樓地面向地漏處找坡不小于 1%,且地漏口應比樓地面完成面低 2~5mm;
3. 防水層須與地漏緊密結合;
4. 地漏周邊打密封膠,防水層在該部位須做附加層;
5. 推薦采用預埋止水節,增強防水性能:止水節在結構樓闆施工時,直接将止水節安裝在樓
闆模闆上,将止水節管身一次性澆築在結構樓闆混凝土内。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關鍵點說明
1.防水層應塗刷均勻,與地漏結合密實。
2.推薦采用預埋止水節,增強防水性能。
4.5 下沉式衛生間沉箱側排地漏
下沉式衛生間防水做法
側排地漏防水做法
說明:
1. 沉箱式衛生間降闆高度應根據衛生間管道布置、飾面厚度及廳/房飾面層厚度,及當地習
慣(例如安裝蹲便器)确定,一般情況下沉箱式衛生間結構闆面比相鄰房間結構闆面低 300-
400mm;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關鍵點說明
必須在降闆最低處設側排地漏。沉箱回填前,先用幹陶粒或細石回填地漏局部,或采用無紡
布将地漏保護好再回填。
4.6 穿樓闆管道防滲漏
無套管防滲漏做法
有套管防滲漏做法
說明:
1. 本節點适用于穿廚衛間、陽台等處穿樓闆的管道防滲漏處理。
2. 無套管管道封堵時,應采用硬支模,禁止用聚苯闆及鐵絲吊模;
3. 無套管管道根部做防水前應先用瀝青油膏密封;
4. 有套管時,澆築樓闆前必須在模闆上放線并準确牢固地固定套管,可根據項目情況采用帶
止水節環的套管;
5. 套管上口高出地面完成面 50mm,下口與樓闆底平齊;安裝管道前,鋼套管應清除鐵鏽,并在管壁刷防鏽漆;套管周邊打密封膠,防水層在該部位須做附加層;套管與管道間應用聚氨酯發泡膠和建築密封膠封嚴。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關鍵點說明
1.封堵樓闆洞口時,應采用硬支模,禁止采用聚苯闆支模,并且采用二次澆注工藝,以保證封堵密實。
2.當穿樓闆管道設套管時,澆築樓闆前必須在模闆上放線并準确牢固地固定套管,應采用帶止水節環的套管。
4.7 廚衛間煙風道根部防滲漏
說明:
1.陰角處抹成半徑為 50mm 的圓角。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關鍵點說明
2.煙風道根部防水附加層應塗刷均勻,厚度達到1.2mm。
4.8 管道井防滲漏
廚衛間管道井防滲漏
公共區域管道井防滲漏
說明:
1. 廚衛間管井底部應與樓闆同時澆築或後澆混凝土反坎,後澆時底部應鑿毛;同排式衛生間側排地漏及排水管應在澆築管道井反坎前安裝完畢,并澆築在反坎中。
2. 混凝土反坎高度應高于相鄰房間建築完成面 200mm;
3. 公共區域管井内側塗刷 JS 防潮層或按設計做法;
4. 公共區域管井内應設排水地漏。
5. 管道洞口封堵應用 C15 細石砼分兩次澆築。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關鍵點說明
1.反坎寬不小于100mm,高于相鄰房間樓地結構高度200mm
2.管道井門下口應做混凝土反坎,禁止用磚填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