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花雨
豆子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各種健康文章裡,“減肥必吃的十種食物”,“增肌飽腹控血糖”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滿身是寶的豆子。
(圖片來源:http>
(圖 | 花雨)
大豆類
大豆類,顧名思義就是大豆(黃豆),也包括了豆漿、豆腐、豆腐幹、豆腐絲等豆制品。(毛豆也屬于大豆類,因為它是未成熟的大豆,也就是大豆的年輕版)。
大豆類的主要特點是蛋白質含量高,25-40%左右的能量都來自于蛋白質。并且,大豆能夠為我們提供所有的人體必需氨基酸。大豆類的脂肪含量在15-20%左右,其中80%都是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且亞油酸含量豐富;飽和脂肪酸比例很低,不含膽固醇。同時,大豆類也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大約在30-37%左右。與雜豆類相似,大豆的碳水有三分之一都來自于膳食纖維。此外,大豆類還含有大豆異黃酮、植物固醇、大豆皂苷等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成分。
(圖 | 花雨)
與肉類相比,大豆的表現一點也不遜色!高蛋白、全部必需氨基酸、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膳食纖維。大豆完全可以肉類,成為增肌減脂期間的上選食材。
02 豆子怎麼吃? 分析了豆子的營養成分,你有沒有心動呢?那麼,我們具體可以如何把這些豆子加入到我們的日常食譜中呢?這裡分享幾個小竅門。
雜豆做主食
剛剛提到了,雜豆是很好的主食選擇。我們平時做粥、做米飯的時候,完全可以用雜豆來代替一半甚至三分之四的米。其餘的烹饪方法都照舊。如果家裡有幾種不同的豆類,可以每樣都少抓一點,混在一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12種不同的食物,一個雜豆粥/飯就占了三四種。
大豆代替肉
擔心吃肉太多不健康,那不妨一周的兩三天,用豆腐、豆幹、豆腐絲等來做蛋白質。家常豆腐、小蔥拌豆腐、豆腐湯、芹菜炒豆幹、涼拌幹絲等等,豆制品的菜譜随便一搜就是好幾頁。一小碟毛豆,可以作為健康的零食選擇。另外,偶爾來一杯豆漿,也是不錯的加餐。不過記得,最好不要點加糖的甜豆漿哦~如果是自己家裡可以自制豆漿,那就最好不過了。
(圖 | 花雨)
03 豆子還有什麼擔憂? 吃多了脹氣?
如果你之前不大常吃這些雜豆,忽然一下子中午一碗雜豆飯、晚上一碗雜豆粥,腹脹、脹氣的現象是有可能發生的。
這是因為,豆子中的膳食纖維無法在小腸中被吸收,到達大腸後被腸道細菌發酵,産生甲烷等氣體,于是就有了令人尴尬的場面。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緩解或是防止呢?
首先,如果之前對豆類的攝入很少的話,建議慢慢增加豆類的攝入。假設之前不吃豆子,那麼第一周的雜豆飯,可以隻将四分之一的米換做豆子,第二周在雜豆飯的基礎上增加一些雜豆粥。由此循序漸進,給身體一點慢慢适應的時間。
其次,準備豆子也有小竅門。事先浸泡豆子,洗淨瀝幹水分後,重新接水再來煮粥或煮飯。這樣既可以減少烹饪的時間,又能幫助蛋白質的消化,從而減少脹氣的現象。
大豆吃多了會得乳腺癌?
不得不說,這個謠言真是怎麼辟都辟不掉。
事實上,科學結論與謠言正好相反。2016年的荟萃分析研究表明,與其他蛋白質相比,大豆類食物的攝入,能夠降低乳腺癌的風險。 有研究分别針對亞洲人群與西方人群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亞洲人群中,大豆類食物攝入的增加與較低的乳腺癌風險相關,有趣的是,這一關聯并沒有在西方人群中得到證實。
總之,如今學術界的絕大多數實驗均證明,大豆以及大豆異黃酮并不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甚至會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因此,正常人群可以放心大膽的吃大豆!
說了這麼多,你對豆子有了更多的了解麼?有什麼關于豆子的食譜,歡迎在留言中分享~
參考文獻 1.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2. Ganesan, K., Xu, B. (2017). Polyphenol-Rich Dry Common Beans (Phaseolus vulgaris L.) and Their Health Benefi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8(11), 2331.
2. Li, Y., Li, S., Meng, X., Gan, R., Zhang, J., Li, H. (2017). Dietary Natural Product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Nutrients, 9(7), 728.
3. Wu, A. H., Yu, M. C., Tseng, C., Pike, M. C. (2008). Epidemiology of soy exposur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98(1), 9-14.
4. Wu, J., Zeng, R., Huang, J., Li, X., Zhang, J., Ho, J., Zheng, Y. (2016). Dietary Protein Sources and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Nutrients, 8(11), 730.
本文為文章作者原創,歡迎轉發分享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轉載、約稿、投稿請聯系members@healthcrew.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