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美食相信都是非常喜愛的,有的吃貨為了尋找到真正的人間美味也是可以付出常人很難想象的苦,食物現在不再像以前那樣單單隻是填飽肚子的了,而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美味佳肴總是動人心,本期飲食文化為你介紹奶汁肥王魚。
奶汁肥王魚是安徽菜中的的宿州菜色,是由肥王魚配以多種調味料制成的一道亦湯亦菜的美食。肥王魚具有“鮮、嫩、滑、爽”四大特點,該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别适合滋補食用。
1、将魚去鰓,剖腹去内髒,洗淨後,用刀在魚身兩邊直剞小柳葉刀花。豬瘦肉切成一寸長、半寸寬、一分厚雞冠形的片。
2、炒鍋放在旺火上燒熱,放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時,下熱雞清湯,燒沸後,再放入魚、肉和蔥、姜,蓋上鍋蓋,将湯熬成奶汁,加入鹽和白胡椒,出鍋倒入湯碗。上桌時,随帶香菜一小碟佐食。
肥王魚又稱淮王魚、回王魚,國内罕見,産于安徵淮南鳳台縣境内峽山口一帶數十裡長的水域裡,為魚中上品。西漢淮南王劉安喜食肥王魚,一次劉宴衆大臣,因人多魚少,廚師以其它魚混充,被劉安識破,大發雷霆:“吾一日不能無肥王,”可見肥王魚受寵之程度了。後此菜流入蚌埠、合肥一帶民間,并以奶汁雞湯煨煮,成為徽菜一絕。
肥王魚又名回王魚、淮王魚,是淮河名産,以鳳台峽山口至黑龍潭所産最佳。據鳳台縣志記載:西漢時,有人将此魚獻給淮南王劉安,劉安給它取名“回黃”,并常在宴席中稱贊此魚鮮美可口。淮南王喜食“回黃”,傳人民間,人們就稱:回黃“為淮王魚”。現代《魚類養殖學》書中又改稱“回王魚”,壽縣地區對“回”“肥”讀音相同,故當地人稱“肥王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