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入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在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着它地利息。”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與學習習慣是成正比的,不僅如此,學習習慣也是修養和人格的重要體現,影響人的一生。那麼,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陪伴孩子,做孩子的榜樣。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你也許會感到很難,或是受罪,但是當看到孩子在某個時期突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身上有了一些進步和成長,你就會感覺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每個做父母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所以,這些付出都是必要的。其次,從小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則,正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無形地影響着孩子。包括怎樣議論别人,怎樣對待朋友,怎樣讀書看報,這一切對孩子都有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父母的表率作用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從小抓起,從點點滴滴入手。孩子的習慣和性格是長年累月形成的,良好的習慣更是如此。如果孩子今天做練習題的時候用搜題軟件抄襲了一道題,那麼明天就可能抄襲兩道、三道或是更多道練習題。所以,家長應該及時指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有的孩子進入中學,寫字姿勢不準确,握筆姿勢奇特,眼睛與書本距離較近,面對這些壞習慣,家長應該反複指正。這樣,孩子的壞習慣就不會形成。
多鼓勵,多表揚,多肯定孩子。一般來說,年齡階段越小的孩子越喜歡聽表揚的話。每個孩子都特别在意自己在老師和家長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如果總是批評孩子,會使孩子産生消極情緒,也會使孩子産生不自信的心理。不如抓住點滴,及時表揚肯定孩子,反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當你發現孩子今天的作業完成得不太認真,書寫沒有平時整潔,錯誤率比平時高,就應該大力地表揚他,說他原本是個聰明的孩子,隻要養成好習慣一定能超過别人。或者給孩子找一個競争對手,一旦發現孩子在某個方面超越競争對手,就及時表揚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時候家長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個稱贊、親吻,會使孩子感覺到父母濃濃的愛,會加倍地努力學習。但要注意,對于孩子的進步,表揚的話不要說得過滿,同時要提出進一步的要求,比如明天我們争取書寫更棒。
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由成人有意識地培養而形成的,習慣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如此,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行為習慣是孩子教養的重要一環,讓孩子從細小處做起,成長為一個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樂于學習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