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雞是一種傳統豆制食品 ,廣泛分布中國中部和南方。以素仿葷,口感與味道與原肉難以分辨,風味獨特,此品為中國中部、南方的家常素菜。
未切的生素雞
切好裝盤的素雞
素雞以千張(百葉,幹豆腐)作主料,卷成圓棍形,捆緊煮熟,壓制成型。烹饪中切片過油,加調料炒制而成佳肴。也可做成魚形、蝦形等其他形狀。口感以鹹鮮味,菜色 暗紅,形似雞肉,軟中有韌,味美醇香為主。
今天給大家說一下素雞的制作工藝。素雞的制作主要分為傳統手工制作和機器制作。下面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傳統手工制作素雞的步驟和方法。
制作素雞的主要原料是千張(百葉,幹豆腐)
制作方法1
1.将豆腐皮(千張)用清水噴軟;
2. 噴軟後每張豆腐皮攤平,重疊一起再卷緊,放在一塊幹淨的布上包成圓棍形,用細麻繩捆緊;
制作方法2
用千張碎料浸堿:将千張切成所需尺寸大小塊,倒入堿溶液裡。将千張重量2%的純堿(食用堿)溶于開水中,每100千克薄千張約用開水200千克,約過10~15分鐘,千張受堿的作用而軟化,再用一張完整的千張把碎料卷起來包裹成緊實的圓柱型,用布包好線紮好。
成品:把布包好的豆腐皮卷蒸煮完成後再用重物壓實定型15分鐘,打開包布涼涼就成了韌性十足的素雞了。
機器制作的素雞大小一緻而且外形美觀漂亮。新一代全自動素雞機器的出現代替了人工繁鎖的工作,直接把千張(百葉,幹豆腐)放進機器,碎料,壓制成型,自動包裝,一人就可以操作接着成品就出來了。可以制作不同地區不同規格的素雞。
需要注意:
1手工制作素雞,豆腐皮必須捆緊;2在後面烹饪時要加水煮透,成品軟中帶硬,質味皆似雞肉。
營養分析
1.素雞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
2.素雞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髒;
3. 還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油皮:豆腐皮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營養價值較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髒;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