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1月4日電 題:生态立島,崇明守護萬裡長江入海口
作者 李京澤
崇明島位于長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和中國第三大島。它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對長三角、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生态環境和生态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資料圖: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 中新社記者 潘索菲 攝
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組織的“中華環保世紀行”沿長江順流而下,在崇明島收官。采訪組深入該島,記錄了上海對萬裡長江最後一段的生态守護。
候鳥為這裡停留
秋日的崇明島東灘,泛黃的蘆葦一片接一片,風吹過來,一行白鹭從中飛起直上青天。駕車東灘,乘客常常會為群起的候鳥感到驚豔。
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在崇明島過境停歇,栖息繁衍和越冬。初秋時節,鹭類、雁鴨類等候鳥在這最後一站停歇,補充能量後将飛往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幾年前,由于外來植物互花米草的入侵,現在這些崇明島的常客當年還是稀客。
“互花米草通過對本土物種的侵害,間接導緻了鳥類食物的短缺。”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沈帥透露,目前生态保護區95%以上外來入侵的互花米草基本被滅除。同時,通過人工補種蘆葦等本土物種,為鳥類提供優質的栖息環境。
中華鲟在這裡栖息
長江口同時也是中華鲟等水生保護動物的重要分布區,素有中華鲟的“幼兒園”之稱。出生後的中華鲟順長江一路來到長江口,在這裡完成進入大海前的各項生理調整。
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劉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随着長江多種水生動物在短期内相繼成為瀕危物種或極有可能滅絕物種,人類必須面對長江水生态環境岌岌可危的現實,保護水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基礎,是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優先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上海已經在長江口建立了中華鲟保護區。在崇明島中華鲟保護基地,為水生動物準備的手術室、病房、馴化池一應俱全,随時收留長江中受傷的中華鲟、江豚等珍稀動物。
保護與發展在這裡相輔相成
“20年前,如果來到崇明島,村民會打兩隻鳥、抓兩隻野鴨招待客人,現在島上連三歲的小孩子都知道打鳥違法。”上海市發改委巡視員王扣柱表示,良好的法制環境已成為崇明世界級生态島建設的重要支撐。
面對如何破解保護與發展相悖的難題,王扣柱認為綠色産業發展模式至關重要,比如崇明的兩無化大米,沒有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據崇明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召忠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崇明GDP的增量高于全市1.5個百分點,稅收增長率在全市名列第一名。
依靠崇明良好的環境優勢,體育、旅遊、科技,文化等産業與生态結合,共同向着綠色産業目标發展。王扣柱說:“通俗來講,以前是把生态環境的血補足,現在我們要讓它自己造血。”他認為崇明島的實踐說明保護和發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