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愛因斯坦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物理學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2:34:32

10月4日,法國科學家阿蘭·阿斯佩 (Alain Aspect)、美國科學家約翰·克勞澤(John Clauser)、奧地利科學家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榮獲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為糾纏光子實驗、證明違反貝爾不等式和開創性的量子信息科學所作出的貢獻。他們通過精巧的實驗設計,證明量子力學違反了貝爾不等式,也說明愛因斯坦對量子糾纏提出的觀點是錯誤的。

愛因斯坦物理學獎(3位科學家給愛因斯坦糾錯)1

量子力學的效應,開始在量子計算機、量子網絡和安全的量子加密通信等研究領域得到應用,其中的關鍵因素,是量子力學如何允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以“糾纏态”存在。這是量子力學領域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相互糾纏的粒子不論在空間上相隔多遠,都仍然像一個整體,在沒有發生任何經典信息傳遞的情況下,一個粒子的變化仍決定着另一個粒子的狀态。

在量子力學建立初期,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和玻爾對這一理論的認識存在較大分歧。知乎答主、化學工程博士“賈明子”舉例解釋道,如果将一雙手套分别放在兩個盒子裡并放置在兩個不同地點,當我們看到一隻手套為左手時,我們會立刻知道另一隻為右手。愛因斯坦認為,不論是否打開盒子觀察,裡面裝着的手套本身是左手還是右手是确定的,隻是觀察者在打開前并不清楚;而玻爾則認為,盒子打開前,裡面的兩隻手套都處于左手加右手的“疊加态”,直到我們觀察時它們才變成某一種确定的狀态。

理論上的争論持續了很多年,直到20世紀60年代,約翰·貝爾提出了“貝爾不等式”。如果該式成立,則支持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反之,則說明愛因斯坦錯了。

本次的三位獲獎者,均通過精巧的實驗證明量子力學違反了貝爾不等式。約翰·克勞澤延續約翰·貝爾的想法開展實驗,他在測量時發現結果違反了貝爾不等式,這意味着使用隐變量的理論不能取代量子力學。但克勞澤的實驗仍存在漏洞,阿蘭·阿斯佩改進了實驗裝置,讓糾纏對在離開發生源後切換測量設置,使得發射時的設置不會影響實驗結果。随後,通過精緻的工具和一系列實驗,安東·塞林格開始使用糾纏量子态,他的研究小組還展示了量子隐形傳态現象,讓在一定距離上将量子态從一個粒子移動到另一個粒子成為可能。

三位科學家的科研成果有着明顯的遞進關系,為何本次獎項同時頒給了他們三人?“賈明子”說,這些實驗都非常精細、非常複雜,直到現在我們也無法肯定它們是100%正确的。但每一次實驗都包含着很多創新的科學方法。量子糾纏本身很容易被破壞,從實驗手段上保證量子糾纏不被破壞,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的事情。這三人的工作,前後使用了很多革命性的技術手段,這些手段一起為量子信息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包括現在方興未艾的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等技術。

如果說在應用層面上,這些關于量子糾纏的研究奠定了量子信息學科的基礎,那麼在理論層面上,它們則加深了對量子理論基礎的深層次理解,打開了多世界理論、退相幹理論等新興理論的研究空間。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蘇雅

編輯 王海萍

流程編輯 嚴聖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