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一人多鏡”的風潮正勁。
近日,法國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宣布,旗下的眼鏡部門開雲眼鏡已簽署收購美國高端眼鏡品牌Maui Jim的協議。這也是繼開雲眼鏡在數月前收購丹麥奢華眼鏡品牌LINDBERG之後,擴張戰略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圖源網絡
開雲集團對于眼鏡業務的屢屢布局,其實也是時尚眼鏡市場持續上揚的一個縮影。在顔值經濟的持續催化下,時尚眼鏡已經成為臉部的重要時尚元素,該賽道正随着新一代消費者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的變化不斷升級。
我是肖恩的肖,以下将聚焦時尚眼鏡業态,帶大家看看這個市場有了哪些商業新玩法。
零售體驗升級
傳統眼鏡是主要靠試戴、體驗促成購買的産品,對線下門店需求較高,往往以街鋪的形式存在于社區、商業街區以及購物中心。
倡導眼鏡配飾化,并提出“一人四鏡”時尚理念的新零售時尚眼鏡品牌LOHO,就是購物中心的活躍者。2012年創立至今,品牌已在全國布局近千家品牌門店,覆蓋了20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核心商圈,是萬達、凱德、大悅城、華潤等的戰略合作品牌。
圖源網絡
除了LOHO,像木九十、aojo、coterie等本土時尚眼鏡品牌也都是購物中心的“常客”。 同時,一些國際時尚眼鏡品牌也在國内購物中心搶占一席之地,目前開店數量較多的包括JINS睛姿、Ray-Ban雷朋等。 更有品牌不斷進入中國市場,例如,不久前英國高級時尚眼鏡品牌 LINDA FARROW 就在上海國金中心開出内地首家專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摒棄街鋪進入購物中心的時尚眼鏡品牌們,在門店空間的設計上也更為大膽前衛,有的甚至弱化購買産品這一功能。
圖源網絡
來自韓國的潮流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就是玩轉品牌空間策劃、探索先鋒陳列美學的好手。
GM的每一家旗艦店都被賦予了不同的主題意義,通過各種媒介的運用和富有想象力的藝術裝置的設計,呈現别具一格的消費體驗空間。圍繞 “未來人類”、“被扭曲的時間”、“TIME & SPACE”、“HAUS 0 10 10 10 1”等主題,GM利用藝術品、裝置、影像等,源源不斷地輸出新鮮感,實現全方位的購物體驗和沉浸式的情感聯結。
美瞳品牌爆發
根據使用場景、服裝風格來選擇不同的眼鏡進行搭配,正在成為潮流。除了框架眼鏡,彩色隐形眼鏡也就是美瞳也逐漸成為大衆手中的時尚搭配單品之一。
在電商平台搜索“美瞳”,可以看到上百個品牌。而據Mob研究院預測,2025年,中國美瞳行業市場規模可達500億元,有望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嗅到商機的資本不斷加碼美瞳賽道,4inLOOK 、MOODY、Cofancy可糖、KILALA等多個美瞳品牌陸續完成融資。
圖源網絡
為了增加與消費者接觸的窗口,部分線上起家的美瞳品牌走到了線下。
美瞳品牌4inLOOK在2015年開始打造線下美瞳專賣店,如今在全國開設門店超300家,基本實現一線城市以及省會城市的全覆蓋。考慮到到店用戶的消費需求,4inLOOK采用了粉色作為店鋪的主要色調,以确保門店的時尚形态。雖然門店是開架式的自助選購,但也結合了漫畫、短視頻、海報等形式來指導新用戶如何佩戴使用美瞳,銷售人員也會耐心講解産品的安全和基礎屬性。
時尚集團加碼
放眼全球眼鏡市場,奢侈品眼鏡近年來已經成為了一塊熱門蛋糕。
開雲眼鏡接連拿下了Lindberg、Maui Jim。自2014年創立以來,開雲眼鏡從設計、開發和銷售等環節,打造了由16個品牌組成的完整、均衡的品牌矩陣,這其中就有人們熟悉的Gucci、Cartier、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等奢侈品牌。
2018年5月,全球首家Kerning Eyewear線下門店以店中店的形式,在北京三裡屯太古裡Coterie正式開業。目前,開雲眼鏡在國内京東商城開設了官方旗艦店,線下則主要進駐寶島、傅儀眼鏡等眼鏡集合店。
圖源網絡
不僅是奢侈品集團,就連潮流品牌也想在高端眼鏡市場分得一杯羹。
例如,從服裝領域進軍眼鏡行業的I.T,在2018年推出了眼鏡概念店NEITH和neith,其中NEITH定位高端,主要售賣全球奢侈品牌、設計師品牌眼鏡為主,而neith定位相對大衆化,專注于前衛且現代感十足的潮流眼鏡。
不難看出,高端奢侈品眼鏡已經成為各大品牌和奢侈品集團争相開拓的新版圖。而當時尚化成為未來眼鏡消費的必然趨勢,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也将倒逼着時尚眼鏡行業以更快的節奏變革。
兼顧時尚及專業性,在追求經營效益基礎上做到“細而精”,打造更優質的線上線下全渠道服務,或許是時尚眼鏡品牌們的真正赢利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