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内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号觀點
金秋九月開學季
中小學生們陸續回到了校園
開學第一課
從法治安全教育小課堂開始
集法君整理了一些上學時
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
同學們快搬好小闆凳
來上課啦~
步行安全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2.不在道路上使用滑闆、旱冰鞋等滑行工具;不在車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鬧;不做出追車、抛物擊車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
乘車安全
不論是乘坐校車、公共汽車還是轎車,都要系好安全帶,并且不在車上嬉戲打鬧。不乘坐任何有安全隐患的車輛。
騎車安全
要注意不滿十二周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自行車,騎車的同學不要在機動車道上行駛。
向上滑動閱覽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 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三)不得醉酒駕駛;
(四)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越的車輛行駛;
(五)不得牽引、攀扶車輛或者被其他車輛牽引,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
(七)不得在道路上騎獨輪自行車或者2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
(八)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九)自行車、三輪車不得加裝動力裝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學習駕駛非機動車。
學生欺淩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财産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常見形式
毆打、辱罵、诽謗、恐吓、孤立、排擠同學、毀壞同學财物等。
做法
1.同學們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遇到欺淩要沉着冷靜,盡可能拖延時間,争取機會求救。
2.要對學生欺淩勇敢說“不”,并及時報告老師和家長,不要自己承受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創傷。
3.同學們要提高辨别校園欺淩的能力,避免被欺淩,也不做“欺淩者”。
學校應堅決抵制學生欺淩!
向上滑動閱覽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淩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淩的教育和培訓。
學校對學生欺淩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淩和被欺淩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淩行為的認定和處理;對相關未成年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教育和引導;對相關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給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
對實施欺淩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欺淩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淩行為,學校不得隐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常利用電話、短信、互聯網等電信網絡技術手段,虛構事實,設置騙局,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騙取公私财物。中小學生等未成年人因涉世未深容易成為詐騙犯罪分子的目标。
針對學生網絡詐騙的常見方式
1.假冒“班主任”“學校領導”“學校同學”等特殊身份進行詐騙。
2.假冒“充值返利”“購買遊戲裝備回扣”“内部優惠活動”等方式,宣稱以小的消費金額換取優惠、回報等進行詐騙。
3.假冒“介紹賺錢工作”“點贊轉發即可分紅”等方式進行詐騙。
如何防止受騙?
1.提高防詐騙意識,遇到自稱班主任、學校領導、學校同學的,要及時跟老師核實情況,或者告知家長。
2.切忌貪小便宜,對于不熟悉的人所許諾的利益,要理智判斷分析,三思而後行。
3.在網絡學習時要注意保護好個人隐私,不要随意在網絡上留下個人真實信息。
法治護航,健康成長
這些安全知識你get了嗎~
集法君祝各位同學們
新的學期元氣滿滿
快樂每一天,收獲每一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