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工作瓶頸期應該幹什麼

工作瓶頸期應該幹什麼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8-26 15:15:29

何為短闆效應?先看看無所不知的“度娘”給出的含義:

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闆,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闆,稱為短闆效應。

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

這個理論被廣泛應用于管理學領域,強調劣勢決定優勢,劣勢決定生死;提出管理過程中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環節。

除此之外,該理論還有另一個重大作用---教育、引導、啟示芸芸衆生,強調要想走向成功,就得找到自身不足、克服缺點、彌補短闆

而荷馬史詩中“阿喀琉斯”的故事,剛好與該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兒子,他母親為了讓他刀槍不入、永遠不死,在他剛出生時将其倒提着浸進冥河。但是因冥河水流湍急,他母親捏住其腳後跟不敢松手,使得腳後跟成為最脆弱的地方。

阿喀琉斯成年後,參加了攻打特洛伊的戰争,被特洛伊王子帕裡斯射中腳後跟而死。

這個“腳後跟”就是非常有名的“阿喀琉斯之踵”,隐喻人們要把自身最薄弱的環節解決好,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回想我們的學生時代,老師是否這樣諄諄教誨我們:影響你總成績和排名的,不是你最擅長的科目,而是學得最差的科目。

千叮咛、萬囑咐,讓我們要在學得差的科目上多花時間、多下功夫,隻有各科成績均衡,才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學。

事實也證明,那些考上好大學的孩子中沒有嚴重偏科的,也就是把學習“短闆”補齊了。

讀到這裡,是不是覺得短闆效應說得好有道理?

我想說的是,雖然有道理,但并不适合在職場上奮鬥的人!且聽我慢慢道來!

工作瓶頸期應該幹什麼(短闆效應雖被廣泛應用)1


01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有的人擅長演講,有的人擅長鑽研,有的人運動細胞發達,有的人天生具有領導才能,而擅長演講的人可能不會管理,擅長鑽研的人不喜歡運動,運動細胞發達的人可能智商不高,有領導才能的人可能不擅長處理專業技術。

這一切都表明,有缺點、有瑕疵是我們的天然屬性。任正非就說過,“完美的人就是沒用的人,一看這個人總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沒有希望”。

學生時代,隻要肯下功夫,就能補齊學習“短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是目标單一,就是為了成績和升學;二是标準單一,學習的内容固定,評判的尺度固定,對與錯、好與壞一目了然;三是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四是外部環境單純,在一個封閉、靜态的空間裡,面對的問題單一,風險可控。

在職場上,面對的問題複雜多變,要處理的事情多如牛毛,評判标準衆說紛纭,風險也不可控,講究的是用有限的資源産出最大化,做每件事之前要衡量是否值當,如果發現一個短闆就去彌補,且不說彌補完能否産生預期的功效,就是彌補過程發生的成本、耗費的代價(包括寶貴的時間)也無法承受。

比如說,一個搞銷售的,應該精研如何開拓市場、如何推銷産品,而不是去彌補自己不擅長的會計知識。等你懂會計知識了,市場格局早就變了。

因此,在職場上要取得成績,最需要的是輸出能力、轉化能力和變現能力,也就是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所積累的技巧轉化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變現成所需要的價值,并在工作中為後續持續輸出積攢能量,而這些能力來源于如何發揮好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如何彌補短闆。

工作瓶頸期應該幹什麼(短闆效應雖被廣泛應用)2


02

所有的優勢,都是深耕某個領域的結果。

舉個例子,為什麼現代數學體系搭建起來後,再難出現像歐拉、高斯那樣的“集大成者”?

那是因為數學分支越來越多,需要研究的深度和難度更大,幾乎所有的數學家都隻能在某個分支上有所建樹。

社會發展也是如此,分工越來越明确,精細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絕大部分人都隻能在某個領域内精耕細作,才有可能結出果實。

選擇深耕的領域,就類似于找對象、找工作,隻選合适的。

選擇之前,要對自身、領域和你們之間的匹配度進行全面、深入、細緻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要評估自己的性格适合幹什麼,自己所學的能幹什麼,這個領域發展前景在哪裡,自己能否一如既往地堅持到底這4個方面,找到和自己契合度最高的領域。

深耕意味着長時間的自願堅守,就像夫妻一樣白頭偕老,而不是“這山望着那山高”。

放眼世界,那些有所成就的企業家、政治家、科學家,不都是在一個領域摸爬滾打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熬出來的嗎?

看着其他人在互聯網行業混得風生水起,你也加入,沒過幾天就以受不了996、“内卷”為借口一走了之。

别人說進入體制内旱澇保收,你也選擇進入,沒過兩年,你以升遷無望憤然辭職。

有人說研究生好就業,你把工作辭掉專心考研,等你研究生畢業了,就業環境更加惡劣。

一天一個想法,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過去和你一同戰鬥的同事要麼職位顯赫、要麼年薪過百萬,而你還在思考自己要幹什麼。

一旦選定一個領域,就毫無怨言地堅持下去,等到自己把這個領域的裡裡外外、邊邊角角全研究透徹,還會缺轉化能力、變現能力和輸出能力嗎?

工作瓶頸期應該幹什麼(短闆效應雖被廣泛應用)3


03

具備優勢後,要把擅長的事做到“極緻”,把優勢最大化。至于劣勢,總有擅長的人,交給他們來做就好了。

原來,我們單位有個同事是材料寫作高手,單位大材料都出自他手。他的人生信條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不麻煩别人。後來升為部門領導,手下十來号人,也是這種思維。

他管理的部門業務性很強,覺得自己不懂業務無法管理,就去鑽研業務,但是短時間内很難達到熟練處理業務的水準,工作中不自覺地以固化的寫作思維去處理業務問題,頻繁出錯、頻繁挨訓,自信心嚴重受挫,領導威信也蕩然無存。

其實,他管理的部門有好幾個人都是業務出身,且都在那部門工作好多年,非常精通業務,但是他就是不願放權給手下人,任何人幹任何事都要經過他事前許可。

這是典型的為難自己,也是極大地浪費資源。

試想下,别人花費那麼多時間、精力都有可能研究不透徹的東西,憑什麼你就認為通過短時間的突擊和惡補就能有所建樹呢?想靠着“頓悟”成為行行精通的“多面手”是不可能的。

每個人都把自己的“長闆”做好,聚攏在一起,不就形成一個盛足夠多水的“木桶”了嗎?在職場上,聰明的人都是利用自己的優勢,再借助他人的優勢,形成整體的合力,最終産出可觀的成果。

工作瓶頸期應該幹什麼(短闆效應雖被廣泛應用)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