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了解更多英語啟蒙内容
後台回複“啟蒙音頻”,免費聽海量英文故事
01
昨日,趁着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與好友吃了個飯。正在備孕的她,關切地問我有娃之後的感受。
我苦澀一笑,直言不諱:最大的感受就是為自己活着的樂趣,越來越少,所以有時也頗感孤獨。
可不是嗎?平日,大把大把的時間,都在工作與帶孩子的平衡木上,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一失橫,就掉了下來。
作為媽媽,你既需要把孩子照顧好、教育好,還需要把工作搞好……在年少時問過自己很多次的問題——我是誰,我要去哪兒?我要做什麼?早就不再問了。
不由想起作家駱以軍的兒子寫的詩:
媽媽
我的媽媽,
每天煮飯、洗衣掃地,照顧我們,
她像一台洗衣機、吸塵器、電飯鍋,
她像每天不關門的7-11,
她像會變出各種東西的巫婆。
我的媽媽
年輕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她喜歡一個人看電影,她喜歡去海芋田裡看海芋,
她想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02
好友卻說,孤獨感是最大的幻象啊,就如同孩子需要玩伴一樣,你大概隻是需要盟友吧。
于是,我開始在腦海裡搜索可以與我感同身受的盟友,希望能找到這樣的人,當然,她肯定也是一位媽媽。畢竟,家裡的那位爸爸盟友,怎麼可能體會得到你的孤立無援。
比如,小孩的吃食問題。爸爸帶的時候,就隻能吃“外賣”了,所以小詩對KFC,M這樣的字眼熟谙于心,吃壞肚子也不足為奇。
再比如,帶小孩外出的問題。爸爸帶娃出門隻确定兩件事:帶上娃,帶上自己。
五一期間,好心的爸爸為了讓我稍作喘息,趁我買菜的空檔,帶着娃來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父女倆什麼衣物也不帶,就上了火車去了秦皇島,2天過後才回來。
小詩回來時的樣子,我簡直不認識。瞬間從幹淨整潔的都市娃,變成了泛着高原紅的山區娃。
再來說說,帶孩子學英語這件更讓人頭疼的事。孩子爸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有一段時間,工作特别忙,經常要很晚才能下班。于是,給孩子爸布置好任務,讓他趁我沒回家之前,每天給娃看1-2集Peppa Pig視頻,或者讀兩本英文繪本……
而事情的真相是,娃在客廳看視頻,爸爸在卧室玩手機,父女倆各自安好,互不打擾。最後導緻娃迷上了視頻,後來掰了好長一段時間。
所以,英語啟蒙這件事,交給爸爸,要想看到效果,真是癡心妄想。算了,不宜多吐槽,噓……
作為一個漂在北京的異鄉人,沒有熟悉的親戚、同學。在偌大的城市裡,每個人都在忙碌着。 于是,我極為羨慕能經常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麻麻們。
她們可以在日常的瑣碎中抽離出來,一起度過一段隻屬于自己的惬意時光。她們互幫互助,彼此信賴,有着堅固的友誼與安全感。
03
媽媽若是内心有這種孤獨情緒,自然也能傳染給孩子。我發現,小詩待在家的時候,可以一個人長時間坐在那裡搭樂高,甚至一個人翻圖畫書也能翻好一會兒。但她想要玩伴的時候,會坐立不安,吵着鬧着要出去。
不過,唯獨英語啟蒙這件事,近來似乎變得很不一樣。自從在“啟蒙陪伴營”打卡以後,她熱衷于看其他小朋友的視頻表現,也非常喜歡看曉華和Emma的“真人秀“視頻。
每打卡完一課,小詩會要求回放,看自己在鏡頭前面的表現。然後要求我翻開其他小朋友錄制的同樣的視頻。有時候還看得咯咯笑。
我猜小孩大概也是有找到了組織的感覺吧。她會覺得:終于不再是我一個人在那兒聽媽媽沒完沒了地“唠叨”我還聽不太懂的英文;原來還有這麼多小朋友都在跟我一起學英語啊;他們在視頻裡英語說得真好,我也想像他們一樣……
對照前幾月的英語學習之路,她反而不冷不熱。不管我怎麼熱情洋溢地給她讀繪本,做“不專業”的對話表演,她都沒有像現在這麼反應強烈。
對于我來講,也是頗為不可思議。周圍能踐行親子英語啟蒙的家長應該不多,難以找到合适的爸媽交流。自從加入啟蒙陪伴營,每天都不自覺地要去關注營裡的其他麻麻們的動向,她們在交流群裡頻繁的互動中,無私分享了很多很多的啟蒙心得,以及彼此娃的狀态。
這讓我深深地覺得: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的“戰友“越來越多,她們都可以在彼此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地站出來。
更重要的是,我不再沒來由地憂慮,擔心自己的啟蒙方法不對,懷疑自己讀繪本的方式不對,焦慮自己沒有辦法系統地進行英語啟蒙,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因為在啟蒙陪伴營,有曉華老師的專業引導,還有課程老師、有經驗的爸媽,24小時待機解疑答惑。
這就是社群的力量。英語啟蒙陪伴營,讓帶娃學英語的媽媽們不再感到孤立無援,在這裡,雖隔着屏幕,卻可以建立起更廣泛更緊密更單純的友誼,一起把娃變得越來越好。
—END—原創不易,你若覺得有用,點個
鼓勵一下吧~
啟蒙陪伴營一階5期
6月3日開課
掃碼報名
咨詢交流
參加體驗課
添加課程老師微信
【曉華親子英語】
↓↓↓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啟蒙好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