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淮河一線将我國分成了南北兩個地方。氣候條件的差異是人們漸漸形成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作為一個正宗的西北人,我們的主食一般是饅頭和面條。今天突然間有了一個疑問——饅頭是誰發明的?
原來啊,發明饅頭的人呀我們還真不陌生。他就是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的功勞到底大不大?我們用一副對聯來概括: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隻為酬三顧。
取四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艾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這麼多的功勞說出來了,裡面沒有歌頌發明饅頭這一功績。饅頭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接下來給大家細細道來。
在史書《事物紀原》中是這樣記載的:“稗官小說雲: 諸葛武侯 之征 孟獲 ,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一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 武侯 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麪,象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這麼一大段文字呀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諸葛亮在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準備班師回朝時,大風狂作、浪擊千尺、鬼哭狼嚎,不能渡河。這個時候有孟獲就講了“原來是兩軍交戰,陣亡将士無法回故裡與家人團聚,故而在此興風作浪,阻撓衆将士回程。大軍若要渡江,必須用蠻軍的49個人頭祭祀才可以的。”
諸葛亮聽完後,心想兩軍交戰死傷難免,怎麼可以再殺死49名将士祭江呢?想到這裡,遂生一計,即命廚子以米面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個人頭的樣子用以祭江。 慢慢的,“蠻頭”就流傳下來了,可是這“蠻頭”最初指蠻軍的頭,這聽起來就吓人的很,怎麼可以吃呢?人們就用“饅”字代替了“蠻”字,于是“饅頭”就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