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導專家:許尤佳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主任中醫師。
谷雨前後15天,脾逐漸進入旺盛時期,因此這時候為孩子助長,效果是比較好的。應該怎麼做呢?
長高就要多補鈣?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要長高,就要多補鈣、多吃鈣片,事實真的如此嗎?
當然不是!相反,其實大多數的孩子都沒有額外補充鈣劑的必要。過度補鈣,反而還會導緻孩子大便幹結,甚至會誘發結石。
什麼樣的孩子才需要用鈣片補鈣?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出現了枕秃,生長遲緩,入睡後大量出汗、驚醒、夜啼,關節筋肉拘急、抽搐、肋緣外翻等症狀時,可能就是缺鈣的表現了。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補充鈣劑。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缺鈣,光補鈣也不行,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所以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
對于大部分孩子而言,通過日常飲食就可以獲取足夠的鈣了,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① 奶類和奶制品,如純牛奶、奶酪等;
② 大豆和豆制品,如大豆、豆腐等;
③ 深綠色的葉菜,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藍等;
④ 堅果、帶骨小魚和蝦貝類。
推薦食療方
海帶姜湯
材料:海帶100g,姜片10g,鹽适量。
做法:将洗淨泡發好的海帶切成小塊,待用;鍋内注約5碗清水燒開,放入海帶、姜片,小火煮15分鐘至海帶熟透,加鹽即可。
功效:補鈣補鐵,通行利水。
适用年齡:2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蝦皮冬菇蘿蔔湯
材料:蝦皮8g,幹冬菇8g,白蘿蔔250g,瘦肉30g,生姜3~4片。
做法:冬菇泡發後切成薄片,白蘿蔔削皮後切絲,蝦皮洗淨後備用;鍋中加入少許油,倒入生姜、白蘿蔔絲翻炒至變軟,加入蝦皮翻炒,再加入500ml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15分鐘,最後加入适量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消食,開胃補鈣。
适用年齡:3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長高“沖刺期”,注意這三點
除了要給孩子多補鈣,要為孩子助長,還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① 補腎:腎藏精,在體合骨,生髓。
腎是人體能量的大倉庫,人體每一個階段的機體生長發育狀态,都取決于腎氣和腎精的盛衰。對孩子而言,腎更是骨骼發育的“大主管”,負責調節骨和髓的生長。
為什麼有時候補鈣對孩子的發育效果不明顯,就是腎的調節能力不足,鈣質不能被吸收和發揮作用。
所以,為孩子助長,補腎是十分必要的。
推薦食療方
核桃雞塊
材料:雞胸肉100g,核桃肉50g,西蘭花半棵,蛋清半個,醬油1/2匙,鹽、胡椒粉、澱粉水、食用油适量。
做法:核桃肉用開水泡5分鐘,用牙簽剔去皮待用;雞胸肉切片,加入雞蛋清、鹽、醬油、少許澱粉,拌勻;核桃肉放入翻炒出香味,瀝幹油盛出;另起鍋,雞肉煎香,加入鹽、胡椒粉、核桃一起炒,勾薄芡即可。每周食用不超過2次。
功效:補血養氣,補腎填精。
适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證、少量多次分食。蠶豆病可服。
② 健脾:脾主運化,主四肢,在體合肉。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是生産能量的大機器,是後天合成和調度能量的器官。
脾主管肌肉和四肢的生長,而孩子卻脾常不足,不少孩子到了學齡階段後會出現長個不長肉的情況,其實就是脾胃功能相對落後所緻。
推薦食療方
健脾養胃方
材料:白術15g,山藥10g,太子參5g,谷芽5g,陳皮1g。
做法:材料下鍋,加2碗水煲至半碗水即可服用。
功效:健脾和胃,适用體弱易患病、面色差、胃口差的症狀。
适用年齡:3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③ 養肝:肝主疏洩,藏血,在體合筋。
肝是全身氣機的協調者,調暢氣血津液的運行輸布。協調脾胃的升降功能,各個器官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各司其職,是生長發育中尤為關鍵的一環。
肝,在體合筋。筋是連接骨和肉的部分,在關節運動中有重要的作用。肝與春季相對應,春季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季節,肝在其中的疏通協調作用至關重要。
推薦食療方
新豆菊飲
材料:杭菊5g,黑豆15g,百合8g,赤小豆10g,冰糖适量。
做法:黑豆、赤小豆下鍋,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熟透,加入菊花、百合煮15分鐘,加适量冰糖調味即可。每周1次。
功效:健脾祛濕,平肝明目,補腎養陰而不礙脾。
适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證、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來源:許尤佳育兒堂,醫學指導:許尤佳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