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什麼是人類的終身事業。減肥,大概是很多人腦中最先出現的兩個字。
而關于減肥流傳最廣的秘訣,就是“七分吃,三分動。”
現在網上流行的迅速瘦身方法,很多會要求大家減少某種營養物質的攝入。
我身邊有很多小夥伴一減肥就開始各種忌口。仿佛吃錯一點就會立馬漲3斤。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BBC“地平線”系列名為《脂肪與糖》或《糖脂大戰》的紀錄片裡,或許能給你答案:
(以下圖片來自bilibili及騰訊視頻)
《糖脂大戰》 Sugar vs. Fat
主角是一對兒英國同卵雙胞胎——Xand 和 Chris,兩人都從事醫生職業。
在學習和工作生活中,他們聽過各種食物會讓人會變胖、變不健康的理論。
其中,對于糖和脂肪的争論最大。
于是,有相似基因的他們決定參與系列實驗,來找出讓人長胖的罪魁禍首。
(先給大家3秒時間自己在心裡選個答案)
接下來,作死的一個月就開始了。
首先他們先請營養學家打造了一個月份的極端高糖低脂以及高脂低糖配餐。
Xand:極端高脂低糖配餐。
除了可以吃各種肉,還有芝士、奶油等奶制品,以及雞蛋、蛋黃醬料等。
反正就是沒有主食和蔬果。
Chris:極端高糖低脂配餐。
包括面包、披薩、米飯、土豆、谷物早餐、水果、蔬菜......甚至是肥宅快樂水都在内。
接下來,倆兄弟去做了個身體檢查,記錄下各自的基礎數據,以便與之後做對比。
具體的數據包括:體重、體脂含量、膽固醇、血糖及胰島素水平等。
這裡先給大家解釋一下啥是膽固醇、啥是胰島素:
膽固醇存在于人體的每個細胞中,在消化食物、分泌激素和産生維生素D方面具有重要的天然功能。
高膽固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心髒病發作的原因之一。
胰島素是一種激素,負責讓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為細胞提供能量。
缺乏有效的胰島素是誘發糖尿病的關鍵性原因之一。
英文版本:Cholesterol is present in every cell of the body and has important natural functions when it comes to digesting foods, producing hormones, and generating vitamin D.
High cholesterol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 cause of heart attacks.
Insulin is a hormone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allowing glucose in the blood to enter cells, providing them with the energy to function.
A lack of effective insuli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理查德醫生很看重體脂率。他認為,體内的脂肪含量與很多疾病有關。
基因相似的兩人,由于後天生活習慣的不同,身體狀況有所不同。
他們的體脂率在實驗開始前分别為:
Xand:22%
Chris:26.7%。
(左圖 Xand;右圖Chris)
測試正式開始,哥倆每天按照配餐飲食,并用手機記錄過程及感受。
期間,他們還接受了幾個測試,以觀察飲食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01 大腦測試股票操作員可以算是最挑戰認知和反應能力的工作之一了。
而這次測試,就是要兩個毫無經驗的人,接受簡單培訓後,試當一天模拟股票操作員。
他們分别擁有10萬美元的虛拟币可以使用,最終獲得利潤越高的人獲勝。
(這麼多屏幕和數字,真是看了都讓人頭秃)
一開始兩個人都還算應付的過來。但不久情況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Xand,高脂食物攝入者,漸漸發現自己無法記住公司的代碼,價格等數據。
他的賬戶很快産生了巨大的損失,這讓他很焦慮。
而相對的,吃了大量糖、碳水的Chris 則表現的很平穩,甚至找到了樂趣。
(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這簡直是奇迹吧)
比賽的結果其實大家都能猜的到,Chris赢了。
Xand:收入300 美金
Chris:收入800 美金
羅賓教授表示,Chris 的優良表現,可能由于他體内的葡萄糖含充足。
當缺少糖類時,身體将攝入的脂肪,轉化為能量化合物,來為大腦供能。
這個能量化合物,也就是現在網上超級火的“生酮飲食”中的酮,
如果你想嘗試這種減肥方式,一定要小心它的副作用。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寫什麼?)
做完大腦測試,接下來就是運動的時刻了。
測試的項目就是騎單車,他們還請了英國隊的自行車教練奈吉爾來幫忙。
Chris 和 Xand 先被要求在空腹12個小時的情況下先騎單車1小時。
(不讓吃飯還要騎車,rio慘了)
45分鐘之後,食用高糖食物的Chris血糖水平為2.7,下降了43% ;相對的,Xand下降了25%,數值為3.3。
當身體耗能基本達到極限後,他們食用了相同熱量的純糖類和脂類營養物。
(一個吃了一根糖條、另一個就隻吃了兩塊黃油)
接下來,就是激動人心的山地競速比拼。
幾乎是在一開始,Xand 就被Chris 追上,并且一路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實際上,競速的全程Xand都感到很費力。
輸了比賽還不算是最壞的消息。
在經過又一輪的血糖測試後,數據的對比讓Xand更加心驚膽戰。
Xand分明沒有吃一點糖。但他和Chris一樣,血糖指數都上升了。
這“糖” 是哪裡來的呢?
答案就是,肌肉。
肌肉流失和基礎代謝損傷之間的關系大家想必都有所了解。
基礎代謝率是吸熱動物在休息時單位時間的能量消耗率。
基礎代謝率影響一個人燃燒卡路裡的速度,并最終決定這個人是保持、增加還是減少體重。
即使在你睡覺的時候,肌肉燃燒的熱量也是脂肪的三倍,所以肌肉和脂肪的比例會改變你的代謝率。
英文版本:Basal metabolic rate (BMR) is the rate of energy expenditure per unit time by endothermic animals at rest.
Basal metabolic rate (BMR) affects the rate that a person burns calories and ultimately whether that individual maintains, gains, or loses weight.
Muscles burn three times more calories than fat even when you're sleeping, so the proportion of muscle to fat changes your metabolic rate.
很多沒有補充營養就瘋狂健身的小夥伴現在是不是在瑟瑟發抖。
所以,别為了減肥不吃飯瘋狂運動了,這樣有可能越減越肥啊。
兩個實驗看起來,Chris的表現都相對較好。這是否就意味着食用糖類、碳水類營養物就是一定好呢?
答案是:不盡然。
羅伯特醫生主張糖類有害論。他認為,果糖和葡萄糖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的傷害。
首先,果糖有可能讓你得脂肪肝。脂肪肝将增加心髒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
其次是葡萄糖,羅伯特的“激素假說”認為:
“胰島素的釋放程度越高,增重、動脈變粗、血壓增加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胰島素聽了委屈)
當然,這隻是一種假說,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它的可靠性。
不如先看看雙胞胎的這次實驗的結果吧。
一個月過去了,雙胞胎兄弟倆來到了研究所進行身體測試,準備解開問題的謎底。
還記得之前你的選擇嗎?接下來的結果可能會讓你驚訝。
(看起來這倆人都瘦了呢)
首先是脂肌含量的變化:
Xand:體重下降3.5公斤(2kg 肌肉、1.5kg脂肪)
Chris:體重下降1公斤(0.5kg 肌肉、0.5kg脂肪)
看起來Xand 瘦了更多,但有一點要注意,他減去的重量中,肌肉占大部分。
(生病 & 短命警告)
所以,當我們減重的時候别看到掉秤就高興,這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危機。
接下去的膽固醇和胰島素水平測試結果更是出乎人的意料。
在我們普通人心中,似乎“多吃肉=膽固醇高、多吃糖=容易得糖尿病”是成立的。
然而這次實驗卻發現,高脂類飲食并不一定會造成高膽固醇。
而在胰島素水平方面,結果則更加驚人。
Xand:對胰島素的反應水平下降,血糖水平由5.1上漲到5.9。
Chris:身體根據攝入的養分自我調節,制造胰島素水平改善。
Xand的數值簡直颠覆了我的認知。
杜絕攝入糖分的Xand,血糖值在一個月内飙升,幾乎達到了前期糖尿病(6.1)的标準。
我們總以為吃啥補啥,而實際上,過度脂肪攝入也有可能導緻糖尿病。
所以,沒有一種單一的原因會造成肥胖和疾病,它的成因往往更複雜。
那麼,到底有什麼食物是注定會使我們變胖,我們一定要避免的呢?
兩兄弟覺得,單就他們兩人的數據并不能完全作為結論依據。
于是他們拜訪了一位對這個問題有十年研究經驗的蘇珊教授。
她發現:攝入不同糖類和脂類有一些區别,例如:多食用單元不飽和脂肪、低升糖指數、高纖維素的食物對身體有益。
但在飲食中隻改善糖或脂肪的攝入,對體重和健康影響很小。
所以,到底是什麼造成了肥胖和不健康呢?
保羅教授的貪吃小白鼠給出了一種答案。
他發現,喂食小白鼠單一的脂類或糖碳水類食物時,攝入總卡路不會出現大變化。
因為生物的身體會自我調節。(簡單說就是身體自有X數)
然而!當喂食小白鼠芝士蛋糕時,一切都變了。
它們開始拼命吃這類糖脂混合食品,身體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簡直就是長胖的我的日常寫照啊)
這個實驗發現,當糖類脂類混合的時候,才是最容易長胖的。
除了喂食給小白鼠的芝士蛋糕,類似冰淇淋,布丁這類的甜品統統中槍。
保羅教授還發現,當食物中糖類和脂類的配比相似時,小白鼠的食欲将被最大限度地激發。
而兩兄弟的街頭甜甜圈實驗證明,這點在人類身上也适用。
對比巧克力甜甜圈和奶油甜甜圈,糖脂成分平均的糖霜甜甜圈更受歡迎。
那麼這樣的糖脂混合食物對人最大的危害是什麼呢?
這類食物會刺激人類的“快感系統”,給人類帶來類似使用毒品時的感受。
也就是說它們很多對身體無益,并且會過度刺激興奮系統,使我們很難停止進食。
(這就是為什麼心裡說不要,嘴卻停不下來)
了解了這個現實,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
正如蘇珊教授建議的,想要減肥和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我們,需要改變飲食習慣。
要适量減少為了滿足口感食物的進食頻率,減少卡路裡攝入,進而減重。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更全面的飲食觀念。
講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都對減肥這場“終身戰役”有了新的認知呢?
1. 葡萄糖很重要,缺少葡萄糖可能會變笨而且記不住事兒
2. 不補充糖分就運動,可能造成肌肉流失。
3. 光吃糖碳水和光吃肉都能減肥,但是都不太健康。
4. 單純的多吃肉≠高膽固醇;單純的多吃糖≠會得糖尿病。
5. 單純食用脂類和糖類對體重和健康影響有限。
6. 少吃類似甜品的糖脂混合物吧,那才是長胖的元兇。
當然這也隻是一家之言,我們可以有選擇性的聽取。
但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全面的飲食觀念,理智減肥。
畢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