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在蘇州打工的李萌意外查出患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因腫瘤破裂出血,她的右腎在手術中切除。這是腎髒常見的良性腫瘤。大多數類似病人術前就能得到明确診斷,從而做保留腎髒的治療。
事發半年前,李萌剛在蘇州美年大健康一門診做過全身體檢。腎髒彩超結果顯示“并無異常”。李萌質疑體檢結果有誤,要求體檢機構出具彩超單卻遭拒;她也認為,體檢未檢出問題導緻自己遲延治療,體檢機構應承擔責任。
2018年1月,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受理了這起訴訟,并傳喚雙方進行質證。不過,“未檢測出腫瘤”與“被切除右腎”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還需要專業醫療機構的鑒定。
體檢半年後在醫院發現約三斤重腎髒腫瘤
謝小軍老家在江西萍鄉,和妻子李萌二人一直在蘇州打工生活。2017年11月11日,一場意外突降到這對小夫妻身上。
當天中午,李萌不小心在樓下小區内摔了一跤。一開始,她并沒有覺得有何異樣,還能自行上樓回屋休息。很快,她覺得全身乏力,還伴随着劇烈嘔吐。晚上18點多,梅小軍帶着虛弱妻子趕到蘇州九龍醫院看急診,當時李萌還能在他的攙扶下走動。
不過,病情的惡化速度出人意料。晚上19點半,李萌出現“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的症狀,醫生初步診斷為“失血性休克”。晚上20點07分,李萌被醫護人員進入ICU。
第二天,醫生告訴梅小軍,李萌的右腎上長了腫瘤,現在破裂了,可能要跟腎一起切除。梅小軍當時就懵了,“我老婆身體一直很好,怎麼會突然長腫瘤了呢?”
11日晚的急診病曆顯示,病人“肝左葉,右腎挫裂傷,腹腔積血”,而“錯構瘤伴出血、巨大血腫”旁邊則打了問号。2天後,病理診斷報告單則證實了這一判斷。對切除腫物進行病理分析後發現,李萌患的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部分已破裂;腫物大小21*11*10.5cm,包裹着右腎,在手術中被一起切除。
手術後醒來的李萌也不敢相信,自己身體裡居然藏着這麼大的腫瘤。“差不多3斤重,比腎本身都大好幾倍。”就在半年前,她剛做過全身體檢,體檢結果并沒有顯示“腎髒異常”。
2017年6月18日,李萌參加了公司組織的體檢,體檢機構是美年大健康蘇州東環分院。這次體檢價格約300元,覆蓋内科、外科、肝功能等幾十個體檢項。體檢報告顯示,李萌的身體并沒有重大健康異常信号,被特别标記出的三項“異常指标解讀”分别是體重、視力和乳腺,也并不包括腎髒。
美年回應:隻提供紙質或電子體檢報告單
南都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出具的體檢報告标注,“現有的醫療技術手段,對于疾病的篩查仍具有局限性和時效性,本次體檢由于所選項目受限,會無法發現某些潛在疾病;體檢後未發現異常的項目,并不說明就沒有潛在疾病。”
不過,李萌參加的體檢項目中包含“肝膽脾胰腎彩超”一項。而且,其右腎體檢結果顯示:“右腎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腎實質回聲均勻,集合系統未見明顯分離。”
梅小軍告訴南都記者,去年12月起,自己就開始聯系美年大健康蘇州東環分院,希望拿到當時的彩超報告單,不過對方遲遲未給,理由是“因為體檢結果顯示無異常,所以機構對這種報告單不予保存”。
8月3日,南都記者聯系美年大健康蘇州總部客服部,其工作人員告知記者,客戶完成體檢後,美年大健康隻提供紙質或電子體檢報告單,不提供單項的彩超單、胸片等診斷報告。而且,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就算有報告單,也不會在機構長期保存。
李萌覺得,如果體檢時能檢查出腎髒異常,自己也好早點兒治療或防範。“如今非但花了十幾萬醫療費,還切掉了我一個腎。”他們認為,作為體檢機構,美年大健康存在過錯,應該承擔相應責任。
2017年底,李萌向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蘇州東環路美年承擔“醫療損害責任”。今年1月,該院傳喚雙方舉行了第一次質證。
目前,蘇州市醫學會受委托對該案進行醫療損害鑒定。8月3日上午,蘇州市醫學會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确認,目前已接到法院委托對此案進行鑒定。8月7日将會和原告方協商選擇鑒定專家組成員,并交納鑒定費用。待鑒定結果完成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訴訟程序。
是否有因果關系還需專業鑒定
記者查閱文獻資料發現,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稱腎錯構瘤,主要由血管、平滑肌及脂肪3種成分構成。這是腎髒常見的良性腫瘤,随着B超、C T、M R的臨床應用,大多數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人在術前能得到明确診斷。
刊登在醫學雜志上的《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治療方式探讨》一文列舉了20個該病的案例。其中,1985年以前7例均行腎切除,1985年以後13例僅2例行腎切除,其餘均采用了保留腎髒的治療方法。文章表示,腎切除術僅适用于腫瘤自發破裂大出血或術前檢查疑有惡變,術中快速切片證實有惡變者。
謝小軍夫婦也一直認為,如果在美年大健康做彩超時發現了腎髒異常,或許能及早治療。
然而,“未檢測出腫瘤”與“被切除右腎”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還需要專業醫療機構的鑒定。
南都記者注意到,受到委托的蘇州市醫學會将會對這一因果關系出具鑒定報告,即“假定原告在2017年6月18日右腎已存在錯構瘤,而被告在給原告體檢時未檢出存在過錯的情況下,是否會導緻原告在2017年11月11日檢查發現錯構瘤造成遲延治療的後果,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大小,過錯的參與度等”。
而且,在鑒定報告中,也會分析錯構瘤病症在醫學上的形成機理,錯構瘤在上述時間段生成、演化在醫學上的可能性等等。
(謝小軍、劉芳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