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玩表的表友,對表冠這個東西應該都很熟悉。實際上,表冠是腕表中最為重要的部件之一,但它的存在卻常常被人所忽視,大家似乎普遍都有一種印象:每隻腕表的表冠都差不多。
但在曆史上可并不是這麼一回事,舉個例子來說:勞力士的成功,就與它獨一無二的表冠密不可分。勞記的起飛始于1926年取得蚝式表殼專利,而蚝式表殼不可或缺的便是旋入式表冠,這種表冠大大提高了腕表的防水性能,逐漸為勞力士積累了良好的聲譽。可以說,沒有這枚表冠,就沒有勞力士的今天。
表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是我們與機芯之間唯一的紐帶,也是我們使用得最頻繁的手表零件,關系着手表的使用和壽命。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關于表冠的那些事兒。
表冠的起源
在懷表時代早期,表冠還沒有出現,這時人們給鐘表上發條的工具是鑰匙——你沒聽錯,就是鑰匙。
那時候的鐘表盤面或表背上,至少有一個上鍊孔洞,當發條動力需要補充時,人們就要把俗稱為“鑰匙”的工具插進去才能完成上鍊;而當需要調校時間時,通常的做法是打開面盤護蓋,直接用手撥動指針來調時。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在沒有表冠的時代,鐘表操作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但是,用常理推斷也能得知,這樣做會給鐘表帶來很大的傷害,頻繁地開蓋上鍊調時還容易進灰塵。萬一鑰匙丢了,那更是會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代一代的制表師進行了不懈的研究,到了19世紀中期,一個嶄新的零件——表冠,終于露出了雛形。
早期表冠的設計稿
表冠被發明出來後,逐漸取代了鑰匙上鍊,大大提高了鐘表的易用性和耐用性。不過,一開始這個東西還不叫表冠,而是叫“knob”(把手,旋鈕)。隻因當時人們佩戴的都是懷表,而懷表的“knob”通常是安裝在12點鐘位置,為了便于操作,上面還會刻印有滾花雕飾,看上去非常像一頂戴在懷表頭上的王冠,因此逐漸就被人們稱為“表冠”(crown)了。
朗格懷表的表冠與羅馬尼亞女王的王冠對比
表冠的出現,使人們不再需要頻繁地開蓋上鍊調時,極大地增強了鐘表的防塵能力。但那個年代,橡膠圈和旋入式後蓋還沒有被發明出來,鐘表的密封性仍然很差,外界的污物還是很容易通過表冠等部件滲漏進去。初步解決這一難題的還是勞力士的創始人漢斯維爾斯多夫,他在20世紀早期創造了著名的蚝式表殼,其中便包含了特殊的旋入式表冠等專利技術,大大提高了鐘表的密封性,給鐘表世界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事實上這段曆史有一定争議,有人認為旋入式表冠早已被發明,漢斯隻是将其發揚光大)
從那以後,人們就越來越重視表冠的密封性,一方面是因為具備了這樣的技術條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随着表殼和表鏡等各項零部件的改進,表冠已經成為灰塵、水等各種外界雜質“入侵”表體的唯一通道,怎麼樣才能“封”住它,成了各大品牌着力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一點,人們想出來的辦法有很多,包括:增加O形圈的數量,在長度和螺紋上作文章......等等。這些探索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表冠千篇一律的外形(例如沛納海和卡地亞藍氣球)。
沛納海為增加密封性而設的表冠護橋,如今已成為品牌标識
因此,表冠看似簡單,但是要兼顧到上鍊調時的易用性以及密閉保護的耐用性并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制表品牌會把表冠制作的工序外包出去,因為要生産一個高質量的表冠确實有難度。
今天的表冠
經曆了上述各大曆史時期的發展,到了今天,表冠的各項技術功能都已經趨于成熟,甚至到了“至矣盡矣,蔑以加矣”的地步,後來者很難再玩出什麼花樣了。這就導緻了一個問題:在表冠上面,各大品牌都在老老實實地因循守舊,創新的腳步似乎停止了。
舉個例子,像高珀富斯、百達翡麗、De Bethune、FP Journe等高端品牌做出來的手表,與卡西歐、斯沃琪等親民品牌相比,在表冠上并無多大的差别。唯一的差異,也隻是在操作手感和外觀打磨等細枝末節上,技術方面的創新是沒有的。
但是,現在還是有少數品牌,不甘于墨守成規,在表冠上玩出了很多創意,比如Romain Gauthier、雅典表和Ressence等。
Romain Gauthier在旗下表款Prestige HM和HMS中作了大膽的嘗試,将表冠轉移到了表背上,雖然看起來與常理相悖,但由于表冠不必再與動力系統呈90度垂直,而是與之處于同一平面,反而更好地起到了保護脆弱零件的作用,減少了損壞的可能性。
Romain Gauthier
雅典表則是更近一步,在奇想系列中幹脆取消了表冠,而是直接通過表圈來進行上鍊及調時,真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創舉。
雅典奇想
但制表界沒有最大膽,隻有更大膽,雅典表的做法還不是最出位的。新興品牌Ressence同樣瘋狂,它不但取消了表冠,而且采取了多種超越想象的調時方式。以它旗下的Type 3腕表為例:這隻表沒有表冠,隻需旋轉表背即可上鍊;另外還内置了重力傳動系統,通過翻轉腕表,即可自動進入不同的調校模式,比如表盤朝上便能調節時間和日期;反過來便可以上鍊等等。奇思妙想,令人歎為觀止。
Ressence
但可惜的是,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在如今的時代隻是滄海一粟,掀不起什麼浪花來,大部分的腕表表冠都還是千表一面,來來去去也就是那幾種經典樣式。即便是以創新和冒險而聞名的高珀富斯等品牌,在表冠的設計上也十分保守。再舉個例子,就在今年的日内瓦大賞中,最終入圍的195枚參賽時計裡,展現出突破性的創意者很少,能在表冠上玩創新的則更少,粗略統計大約還不到10枚,相當于0.5%的比例。這從側面反映出了當下各大鐘表品牌的研發及設計困境。
這是屬于态度問題還是能力問題呢?在我個人看來,還是以态度問題為主。上文中的幾款優秀的創新腕表,有的是出自小衆新興品牌之手,就人才配置和技術水平來說,大公司肯定不會遜色于這些品牌,但他們甯願把大量資源投資在各種複雜技藝上,也不願意對百年不變的表冠做一下改變或者突破,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小小的遺憾。
寫在最後
表冠這個零件雖然不起眼,但它的誕生讓鐘表世界起了巨大的變化,其影響力已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相信随着技術的進步發展,這個零部件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萬表世界,全球名表資訊互動平台,緻力于鐘表文化傳播,做專業的鐘表媒體。(公衆号:watchmedia)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