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0 10:13:45

  第36 講痞證類證、火逆證、太陽病欲愈候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1)

  大家好,我們上課。

  太陽病篇已經接近了尾聲。我們上次課主要講的心下痞證,特别是上次課重點講了半夏瀉心湯證、生姜瀉心湯證和甘草瀉心湯證。

  作為這三個瀉心湯證,它的主證是中焦氣機壅滞,表現了心下痞,或者心下痞硬而滿,或者心下痞硬為主要症狀。向上有胃熱氣逆的嘔吐,幹噫食臭,或者幹嘔心煩不得安。向下有脾寒氣陷的下利,腸鳴,腹中雷鳴,下利如數十行,谷不化等等,這樣一組證候。《傷寒論》作為一個辨證論治的書的話,就需要和心下痞證相類似的一些證候進行鑒别。

  我們上次課的最後談到了治利四法,為什麼在這裡要講治利四法呢?因為半夏瀉心湯、生姜瀉心和甘草瀉心這三個湯證都有下利的表現,所以需要把下利的證候在這裡做鑒别。

  我們談到的治利四法,也就是上次課談到的第159 條,瀉心湯可以用于治療下利,什麼樣的下利呢?中焦氣機升降失調,脾寒氣陷的下利。

  理中湯可以治療下利,治療什麼下利呢?脾陽虛,脾氣虛,運化失司,升降紊亂,寒濕下注的下利。瀉心湯治療下利是通過燮理升降來達到治利的目的的;理中湯一類的方子治療下利是通過溫中補虛來達到治利的目的的;赤石脂禹糧湯可以治療下利,治療的是下焦滑脫,關門不固的下利,是通過澀腸固脫來達到治療下利的目的的;最後談到了用利尿的方法來治療下利,這主要是水走大腸而出現了下利不止,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利小便的方式,使水走前陰,下利的證候就可能得到治愈。

  我們上次課最後所舉的治利四法(中的後三法)實際上是和瀉心湯證相鑒别的,我們把它們歸屬于心下痞證的類似證。

  心下痞證是以心下痞為主證的。還有一些方證在它的病程中,可以兼見心下痞,這個時候我們也要和心下痞證相鑒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接着往下講的條文。

  大家打開講義的86 頁看原文的156 條。“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本”就是原來,“以”就是因為,原來因為用了下法,結果導緻了心下痞。我們前面講的心下痞證的成因,常常是因為病發于陰而反下之,結果導緻了心下痞。現在瀉下了以後出現了心下痞,醫生很容易想到這可能就是中焦胃氣被傷,斡旋失司,樞機不利的心下痞證,當然要給他用瀉心湯了。症狀象瀉心湯證,從病史到現在的主要臨床表現象瀉心湯證,給他用瀉心湯。用了瀉心湯後的結果發現心下痞的症狀沒有緩解。因此要進一步考慮它的病機,要想進一步深入研究它的病機的話,就想看看它還有什麼樣的臨床表現。“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有小便不利,這是膀胱氣化失司的表現。有口渴、口燥,這是膀胱氣化失司,津液不能輸布上承,上面津液缺乏的表現,應當說這是一個太陽蓄水證。

  在前面講太陽蓄水證的時候,提到太陽蓄水證有煩渴,因為口渴的病人會有心煩的,津液不足,陰虛火盛,虛火擾心就會有心煩。

  如果是一個下焦蓄水證的話,它為什麼可以造成心下痞這個症狀?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2)

  這主要是因為下竅不利,水邪就會上逆,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氣機,而出現了心下痞這個症狀。

  可見心下痞這個症狀對五苓散證來說,它并不是主證,但是對于這個病人來說,他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心下痞,所以醫生開始就以為是個瀉心湯證,結果用上瀉心湯沒有效果,進一步觀察他的臨床表現,有口渴、口燥、心煩、小便不利,才知道他根本的病機在于下焦蓄水。因此這裡所講的五苓散證就是一個心下痞證的類似證。

  對于這種類似證的鑒别,仲景采取的是仔細觀察它其他的臨床表現,然後用分析病機的方式來抓住病機,用五苓散來治療。

  我們在前面講的桂枝人參湯證,是理中湯加桂枝組成的,它治療脾虛寒的下利又兼有太陽表證的發熱,張仲景把它叫做協熱而利,利下不止,表裡不解,同時也有心下痞硬。桂枝人參湯适應證的這種心下痞硬是由于寒濕凝滞中焦氣機所造成的,因此我們也可以把桂枝人參湯的适應證看成是心下痞證的類似證。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湯證我們沒有講到,既然我們是在講心下痞證的類似證,我們就不妨一塊兒在這裡鑒别。更何況那兩個方證我們在講方劑的時候都談到過。

  一個是十棗湯證,十棗湯是治療懸飲的。由于水停胸脅,阻滞中焦氣機,就可以兼見心中痞硬。當然對于十棗湯證來說,它并不是以心中痞硬為主證,所以我們也不把它歸屬于心下痞證的範疇,隻不過把它歸屬于心下痞證的類似證。

  還有一個方證是大柴胡湯證,它是少陽不和又兼有實邪内阻,大柴胡湯适應證,我們在講少陽病篇的時候會提到它可以兼見心中痞硬,那是由于實邪中阻。我為什麼在這裡籠統的提實邪中阻,是陽明之實,還是其他的什麼實,我們在講大柴胡湯适應證的時候再談。我在這裡籠統的說實邪中阻,也可以出現心中痞硬。這樣的話關于心下痞證的類似證就有4 個,就是說有心下痞這個症狀,但是它沒有歸屬于心下痞證的有4 個,一個是五苓散證,一個是桂枝人參湯證,一個是十棗湯證,一個是大柴胡湯證,這4 個方證在它們的病程中都可以見到心下痞硬或者心中痞硬這樣的臨床症狀。但是因為心下痞這個症狀在這4 個方證中,它不是主證,所以我們沒有把這4 個方證歸屬于心下痞證的範疇,這一點我們應當知道。

  這樣的話,在《傷寒論》中可以出現心下痞,或者心中痞硬的方證一共有幾個呢?一共有10 個。這就是大黃黃連瀉心湯證、附子瀉心湯證、半夏瀉心湯證、甘草瀉心湯證、生姜瀉心湯證、旋覆代赭湯證、五苓散證、十棗湯證、桂枝人參湯證和大柴胡湯證。

  因為心下痞證,特别是半夏、生姜、甘草三個瀉心湯證,有下利,所以我們才和治療下利的一些方證相鑒别。因為它主證有心下痞,所以我們才和其他的有心下痞的這些證候相鑒别。還由于這個心下痞證本身有上熱下寒,我們上午談到了半夏、生姜、甘草三個瀉心湯證,由于氣機壅滞于中焦,使上熱不得下達,使下寒不得上奉,結果就出現了上熱下寒,寒熱錯雜的臨床表現。所以在半夏、生姜、甘草這三個瀉心湯裡頭,在用藥上都是寒熱并用的,都是清上溫下的。正因為它有上熱下寒的特征,所以上熱下寒證也屬于心下痞的類似證。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3)

  下面我們就看講義的上熱下寒證。

  打開講義87 頁,看173 條:“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胸是指的什麼,胃是指的什麼?籠統地說胸是指的上,胃是指的下,到底是指的什麼髒器,我們看它的症狀,“腹中痛”,脾主大腹應當說這是脾氣壅滞的表現,或者說是脾寒氣滞的特征。“欲嘔吐”,嘔吐顯然是病位在胃,胃氣上逆,這是胃氣上逆的表現。“腹中痛”是脾氣壅滞的特征,“欲嘔吐”是胃氣氣逆的表現。這樣我們返回頭來看,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這個胸中應該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胃,胃中有邪氣應當是指的什麼呢?應當指的是脾。

  所以仲景有時候用詞,它隻是代表一個大體的上下的部位。如果确切的說,那是胃中有熱,脾寒氣滞,這才導緻了下面的肚子疼,上面有胃熱氣逆的嘔吐。它和心下痞證相比有什麼不同呢?它沒有心下痞。半夏瀉心湯證、生姜瀉心湯證、甘草瀉心湯證這三個方證都有心下痞,同時也有上熱下寒,也有欲嘔吐,也有腸鳴下利,但是我們現在講的黃連湯證,有胃熱、有脾寒,有胃熱的氣逆的欲嘔吐,有脾寒氣滞的腹中痛,惟獨沒有心下痞,上熱下寒類似于痞證,沒有心下痞,這是有别于痞證的。

  黃連湯是個清上溫下、和胃降逆的方子,用了黃連來清上,用了幹姜甘草來溫下,用了半夏來和胃降逆止嘔,半夏和黃連相配,黃連清胃熱,半夏姜衛氣之逆,甘草、幹姜相配散脾寒,治腹痛。人參、大棗、甘草相配當然是調補中氣之虛。這裡頭用了個桂枝,桂枝在這裡幹什麼?

  不是解表,而是交通上下之陽氣。實際上桂枝有疏條氣機的作用,通過疏調氣機,它就可以交通上下之陽氣,協調上下之寒熱,這是桂枝在黃連湯中的一個非常特殊的用法。

  好了,我們回憶一下桂枝在《傷寒論》中的應用。

  在桂枝湯、麻黃湯、大小青龍湯、葛根湯裡桂枝是幹什麼?用它解表邪。

  在桂枝甘草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桂枝去芍勺加蜀漆牡蛎龍骨救逆湯、桂枝加桂湯裡,用它是溫補心陽。在桂枝加桂湯裡,除了用它溫補心陽之外,還有一個平沖降逆的作用,也叫降沖氣。解表邪、補心陽、降沖氣。

  在桃核承氣湯裡用它是開結氣,開血熱之凝結。

  在黃連湯裡用它交通上下、協調寒熱。

  可見桂枝這個要在《傷寒論》中的應用範圍是多方面的。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任傷寒教研室主任陳慎吾先生,他通常情況下在用逍遙散的時候,逍遙散不是有一個薄荷嗎?一般情況下逍遙散中配薄荷,是靠薄荷的辛散之力來助肝的疏洩。但是陳老認為,既然是肝氣郁結它就怕涼,所以陳老在開逍遙散的時候一般不用薄荷,他用桂枝來代替,說桂枝有通陽的作用,由溫通的作用,又有辛散的作用,它來助整個方子的疏肝解郁他認為比用薄荷要好,這個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所以我現在在臨床上治療一些精神抑郁證常常用到桂枝。用它不僅疏肝,還可以通陽,還可以助心陽。關于用桂枝來治療精神抑郁證,到了少陽病篇講柴胡桂枝湯的時候,我會談到桂枝在精神抑郁證方面的應用和它的道理。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4)

  這樣的話,我們前面講到的結胸、髒結、心下痞這個單元的内容就全部談完了。

  結胸、髒結、心下痞都是太陽病誤用汗、吐、下以後所造成的變證,或者是壞病。隻不過這些病證仲景專門給他取了個名字,結胸病、髒結病、心下痞證。

  這些證候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法用方,我想我們在座的都已經是曆曆在目,如數家珍,這裡我們就不再做總結複習了。

  下面我們談火逆證。火是指的火療,逆是指的錯誤,火逆證就是錯誤用了火療而導緻的變證或者壞病,變是變化的變。

  火療都包括哪些方法呢?我在講第6 條的時候曾經談到過,包括火針、火灸、火熏、火熨。我在講第6 條的時候,講到了火針,由于這種針的刺激,再加上對病人有一種精神的威懾。病人一看(燒紅的針)

  紮了幾針他就冒出了全身的汗,所以古人就想到用這種方式來發汗,達到退熱的效果,這是火針。當然火針對沉寒痼冷的頑固性的痹證的疼痛那應當是有療效的。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們東直門醫院針灸科的肖友山老師專門用火針來治療關節炎,我跟他實習我就跟着他學紮火針。他這個火針就是用的普通的毫針,然後在酒精燈上燒紅了之後,直接紮到穴位的地方,一般是紮膝眼,兩個膝眼。我就問病人你紮火針疼嗎?他說不疼,就好像蚊子輕輕叮了一下,有點想撓的感覺。當然他知道在紮針,他不敢去撓。

  火灸,我上次曾經講過,在古代所說的灸幾壯,一般都是瘢痕灸,所以瘢痕灸之後留下的焦痂,留下焦痂下的滲出,它可以持續調動機體的這種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以及它的修複能力,大概它的療效能夠持續保持1 到2 周的時間,所以對于一些比較頑固的疾病,它有很好的療效,這是火灸。

  還有一種方法是火熏。張仲景時候火熏的具體方法是什麼,我們現在不知道,因為文獻已經失傳了。但是從《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所記載的火熏方法來看,我上次也說過,用一個大鍋放上一些芳香的藥物,放上水,煮沸以後,鍋上放上比較結實的木杠子,然後人坐在上面,拿被子裹上。實際上我們今天發展的桑拿浴就是古代的火熏方法之一。火熏的方法也适合治療沉寒痼冷疼痛性的疾病。

  還是在60 年前那個時候農村非常窮,有個小夥子當時也就是20 歲左右,他聽說他的朋友要結婚。那個地方的結婚呢,請客人吃什麼呢?

  吃炸糕。我們今天想結婚請人吃炸糕,但是在那個地方是最好的食品了。

  這個小夥子知道第二天要參加朋友的婚禮,頭一天中午就沒有吃飯,頭一天晚上還沒有吃飯,第二天早上還沒有吃飯,你想想他餓着肚子幹什麼,要飽飽的吃一次炸糕。我們現在想起來,這個炸糕有什麼好吃的,我們不能理解。第二天中午辦事辦得很晚,炸糕炸了好多又都涼了,到了下午兩三點鐘才吃。我問他吃了多少。後來這個病人(已經是個老頭子了)。他給我回憶說“我也記不清吃了幾十個,然後到了晚上肚子脹,上下不通氣,不能排氣不能大便不能打嗝,弄得輾轉反側,坐卧不甯,一夜沒有睡覺。肚子冰涼,擰着疼,碰都不敢碰。”第二天找到我父親,我父親怎麼辦呢?他一說到這個病情之後,正好結婚那一家用的那個大鍋,炸油糕那個大鍋還沒有撤,我父親機靈一動,就讓加上水,加上青蒿,加上艾葉,他不是在農村嗎。這些東西都是現成的,是春天,這些東西現場都能夠找得到。水開了之後,拿上大木頭杠子給它架上去,然後把小夥子放上去,當然底下的火都撒掉,不撤掉吧小夥子不就蒸熟了嗎?然後上邊蓋上被子,他給我說,我在上面熏啊熏,開始全身冒汗,後來肚子咕噜咕噜響,最後就聽到肚子想倒了一面牆一樣,咕隆咕隆咕隆,随後頭一天吃的東西原封沒動的又還到這個大鍋裡了,從下面全排出來了。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5)

  至于火熨法,在漢代就是用瓦,吸熱材料,烤熱了之後當然要墊上毛巾,你不能把瓦燒得通赤,直接放到後背去熨,那不等于上刑嗎。要把瓦這種吸熱材料,燒熱了之後墊上毛巾,放到後背。像我們今天的各種理療,什麼紅外、超短波、透熱都應當屬于火熨法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火療法對于沉寒痼冷的證候是适合的,但是對于一個熱病就不一定能夠适合。因此我們下面要講的,誤用了火療以後所造成的傷陰的、動血的、傷津的、動風的、發黃的這種證候,客觀上提示了溫熱邪氣傷人容易導緻的、容易造成的病證。

  下面我們談到這些火療的内容客觀上提示了溫熱邪氣傷人以後容易造成的各種證候。

  這部分内容對于學習《傷寒論》來說,不是重要内容,它隻是了解的内容,所以每一個條文我并不具體地講,我隻是把這些條文中它的最關鍵的詞給大家提出來,然後理解它的基本精神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打開講義88 頁的第110 條:“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這是用的掃描什麼治療方法呢?用了火熨得方法。“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這就是大汗出以後上了津液,這正提示了溫熱邪氣容易傷津液。胃中水竭,煩躁,必發谵語。好了,我們學到這就可以了,就是火熨大熱入胃,胃中水竭,可以見到煩躁,谵語。這裡寫躁煩,應當是煩躁,這是陽盛則煩的證候,知道這個就可以了。這不正是溫熱邪氣容易傷人陰液,容易順傳陽明,容易引發谵語的臨床表現嗎?

  或者說是逆傳心包,順傳陽明出現了胃中水竭,逆喘心包出現了熱盛神昏的谵語,這是110 條。

  111 條,“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就是用火療的方法來發汗,底下說“邪風被火熱”,就是風邪被醫生用了火熱的療法來治療。“血氣流溢,失其常度”,這提示了火熱邪氣容易傷陰、傷血,也提示了溫熱邪氣容易傷陰、傷血。“兩陽相熏灼,其身則發黃”,所謂“兩陽相熏灼”是裡面有風熱邪氣,外面又用了火熱療法,兩陽相合,熱傷營血,營氣不布。

  我們正常人有紅潤的面色,這是由于營氣能夠輸布的表現。當熱傷營血,營氣不布的時候,正常的紅潤面色就沒有了,就出現了全身發黃的顔色。現在有的人說,這種火熱傷營血的發黃時溶血性黃疸。我想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不能夠把熱傷營血的發黃,局限在溶血性黃疸。

  這提示了火熱邪氣容易發黃的臨床特征。

  下面我們隔過中間的一段話,“但頭汗出,劑項而還”,這是一個火邪傷陰内熱證。我們為什麼在這一條裡要把這個症狀提出來請大家注意呢?因為在《傷寒論》中出現“但頭汗出,身無汗”的,我們前面講過濕熱發黃證,可以有“但頭汗出,劑項而還”,身上沒有汗。我們在前面還有講大陷胸湯證,水熱互結,熱不得外越,陽熱上蒸,可以見到“但頭微汗出”。有兩個方證了,一個是濕熱發黃證,一個是大結胸證。

  我們現在遇到的第三個證候是火邪傷陰内熱證。為什麼可以有但頭汗出?這是因為熱欲外越而為汗,因為陰傷而汗出無源,所以身上沒有汗,這不是熱郁,而是因為陰傷,汗出無源,所以身上沒有汗,殘留的一點津液,被熱上蒸,僅僅能夠見到頭上出汗。因此火邪傷陰内熱證在症狀上雖然有“但頭汗出,身無汗”,它和濕熱發黃的熱郁,水熱互結的結胸證的熱郁出現的“但頭汗出,身無汗”的病機是不一樣的。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6)

  這就提示我們在臨床辯證的時候,如果來了一個病人,主訴主要是頭部出汗,那你要判斷這是熱郁呢,還是津液不足,熱不能夠向外發越。

  關于但頭汗出的問題,我們以後還會遇到好幾個方證,到時候我們還會和這111 條來聯系。

  下面看113 條,113 條第一行中間:“被火必谵語”,這一條我們就抓這一句,關鍵的一句話就可以了。就是誤用火療以後,傷陰助熱,火熱上擾心神可以出現谵語。

  114 條,“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所謂“到經”是指的太陽病的自然病程十七天,到七天,到了七天了,太陽病的自然病程應當結束了,但是病邪沒有解。“必清血”,什麼叫清血?

  清是名詞廁清的清,活用如動詞,當便、排、拉來講,所以清血就是便血,這是熱迫血妄行。用火熏之後,火熱内攻,熱迫血妄行而導緻了便血。這是火熱動血的表現。名為火邪,這就是火邪所造成的。

  下面看115 條,“脈浮,熱甚”,這個浮是主熱的。“而反灸之”,反用火灸。“此為實”,這原來是裡實熱證,你用了灸法,“實以虛治”,實證你用了治虛證的方法來治療。“因火而動”,動什麼呢?動血。“必咽燥,吐血”,所以“動”是傷陰動血,傷陰就出現了咽燥,動血就出現了吐血,這是火灸以後造成的火熱傷陰動血的證候。

  這個116 條他講的内容實際上是對上述内容的重複,他用了許多修飾的詞來修飾,誤用火療以後的這種變化。“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就是因為你用了火灸的方法,對人來說就成為一種邪氣。“則為煩逆”,這個煩就是熱,熱就是火,煩逆就是火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内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複也”,這段話提示了火熱邪氣内攻導緻傷陰、耗血、“焦骨傷筋”的這種病變。

  以上火逆證的條文提示了火熱邪氣容易傷陰、容易動血、容易發黃、容易上擾心神等等這種病變特征,為後世溫病學家在創立溫病學說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辯證的思路。

  到底溫熱邪氣容易傷什麼,在《傷寒論》中都有提示,隻不過《傷寒論》中沒有提出更多的治法。是這些治法給丢了呢,還是張仲景本身就沒有寫,還是漢代對治療溫熱病的這種經驗就不夠豐富,到今天我們也沒有辦法考證。

  所好的是近200 多年以來,中醫界有許多有志之士認真地讀了《傷寒論》之後,在《傷寒論》的啟發下創立了辨溫病的一系列的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辯證等等方法,為治療外感熱病提供了更豐富更全面的方藥和辨證論治的思路,這應該是我們非常高興的事情。

  好,火逆證我們就這樣講過去了,下面看太陽病篇的欲愈候。

  你判斷一個病人是不是将要好,它的根據是什麼?我們先看58 條,講義的92 頁。“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凡是一個外感病,或者發汗,或者催吐,或者瀉下,前三個若是表并列的,第四個若是表因果的。結果就造成了大邪已去,津血已傷,“若亡血,亡津液”,是指大邪已去,津血已傷。這個時候怎麼辦?在許多情況下,不必用藥去幹擾病人人體的自我康複機能,隻要節飲食,慎起居,很好的進行飲食調理,機體能的自我康複機能發揮作用以後,使陰陽之氣達到了新的平衡協調的狀态,病就會自己好。這就是58 條所說的“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就是要特别重視機體的自我康複機能。

  對于一個外感病來說,發燒已經退了,大邪已去,病程又比較長,肯定正氣有所損傷,尤其是在治療過程中,用過汗、吐、下等等祛邪的方法,所以當大邪已去正氣沒有恢複,機體沒有恢複的時候,你如果這個時候匆匆忙忙的用滋陰的,用助陽的藥,可能更會傷害他的脾胃,反倒不利于他的恢複。所以,“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是強調要重視人體的自我康複機能,在病後,不一定要用藥物去幹擾人體的正氣。

  仲景怕你不明白他所說的“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是什麼意思,所以59 條就舉了一個例子。“大下之後,複發汗”,你看又經過瀉下,又經過發汗,這個時候表證沒有了,他沒再說發熱,其表不解等等。“小便不利者”,出現了尿少,這個小便不利就是尿少,這是什麼原因呢?“亡津液故也”,是因為津液被傷的緣故。“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你不要用利尿的藥去治他。因為他的主證是小便不利,這裡“勿治之”是說你不要去用利尿的方法來治療他。“得小便利”,通過飲食調理,小便正常了,“必自愈”,津液自然就恢複了。舉這個例子就說明“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是什麼意思呀,是大邪已去,正氣未複,出現了津血不足的表現,通過機體的自我康複機能,通過飲食調理和生活的調節,陰陽可以自和,病可以自己好。同時也提示我們凡病都是陰陽失和,因此治病應當和陰陽,隻要陰陽調和了,這個病就好了。這是從治療的角度來說。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7)

  《傷寒論》六經辨證是以陰陽為綱的,正因為它以陰陽為綱,才分了三陽病和三陰病。

  在《傷寒論》中,以陰陽作為辨證的條文是哪條呢?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是以陰陽來辯證。

  以陰陽來判斷預後的條文是哪一條呢?就是58 條“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是以陰陽來判斷預後的。

  有沒有用陰陽來歸屬脈象的呢?在我們的398 條中沒有,在《傷寒論》的第一篇辨脈篇,說:“凡脈大、浮、數、動、滑者,此名陽也,沉、澀、弱、弦、微者,此名陰也”,這就是以陰陽來分脈。

  可見仲景以陰陽來分脈,以陰陽來分證,以陰陽來判斷預後,所以陰陽學說是貫穿仲景的診斷、辯證、治療、預後的自始至終的。

  正因為58 條,他是用陰陽這樣的辯證的總綱來判斷預後,所以58條我們覺得是個很重要的條文。大家對這一條應當不是一般的了解,應當把它記住。

  判斷預後的剩下兩條,一個講的是自汗作解,93 條講的是自汗作解,94 條講的是戰汗作解。

  我在前面講麻黃湯适應證的時候,曾經談到,太陽病自愈的方式有自汗作解的,有戰汗作解的,有自衄作解的。自衄作解我們在前面的麻黃湯的适應證中曾經提到過。自汗作解是93 條,戰汗作解是94 條,這兩條原文我不想在課堂上講,主要是覺得我們已經把太陽病篇就要學完了。通過這段學習,大家已經掌握了讀《傷寒論》原文的一種基本能力,所以我隻是給大家留這麼一個作業,你們下去自己學一學這兩條原文,參照講義給它做個注釋,看看能不能懂,并且要記住,太陽病的自愈可以是自汗,也可以是戰汗。

  這樣的話,關于太陽病的欲愈候我們就談完了。

  太陽病的最後一節是太陽病的類似證,所謂太陽病的類似證,就是它本身不是外感病而是雜病,隻不過它的病程中有類似于太陽病的表現,放在太陽病篇裡來和太陽病相鑒别的。這裡所列的兩個方證,一個是十棗湯證,一個是瓜蒂散證。嚴格地說十棗湯證和瓜蒂散證在《傷寒論》中不是重點内容,應當放在《金匱要略》裡面講。《金匱要略》裡同樣有這兩個方證,但是我們在這裡既然要和太陽病相鑒别、相比較,我們還是要講一下。

  這兩個方證的具體内容是什麼,我們下次課講。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8)

  1、黃帝内經經典段落及名句

  2、中醫病因病機病症名句集錦

  3、中醫經典名句整理

  4、中醫經典——郝萬山講傷寒論70講視頻大全

  5、中醫經典——傷寒論原文整理(必背條文)

  6、中醫經典——傷寒病六經辨證方法

  7、中醫經典——傷寒論108條背誦條文

  8、中醫經典——辨經絡病證方法

  9、《傷寒論》圖解大全

  10、中醫經典——湯液經法—十二神方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9)

  11、中醫經典——十大名方彩圖速記

  12、中醫經典——《黃帝内經》背誦部分節選

  13、中醫經典——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01講 書作者簡介

  14、中醫經典——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02講 成書背景和流傳

  15、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03講 書的内容和貢獻

  16、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4講六經辨證的若幹問題

  17、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06講 太陽病概說

  18、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07講 太陽病提綱

  19、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08講太陽病的分類提綱

  20、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9講太陽病病程的時間規律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10)

  21、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0講 太陽中風證治

  22、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1講 桂枝湯的适應症

  23、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2講 桂枝湯的禁忌症、加減應用(1)

  24、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3講 桂枝湯加減應用(2)

  25、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4講太陽傷寒與麻黃湯的适應症

  26、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5講 麻黃湯的适應症與禁忌症

  27、《傷寒論》部分重點方劑歸納和總結

  28、中醫經典——《筆花醫鏡》用藥論

  29、傷寒論六經病機辨證方劑

  30、中醫經典——醫學三字經

  郝萬山講傷寒論37講(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11)

  31、中醫經典——郝萬山講傷寒論70講視頻大全

  32、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6講 傷寒兼證(1)

  33、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7講 傷寒兼證(2)

  34、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8講漢代的度量衡制和經方藥量換算

  35、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19講 表郁輕證、太陽蓄水證(1)

  36、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0講-1太陽蓄水證2

  37、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0講-2太陽蓄水證3

  38、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1講 太陽蓄血證(1)

  37、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2講太陽蓄/血證、太陽變/證及其治則

  38、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3講 表裡先後治則、虛煩證

  39、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4講 邪熱壅肺證、協熱下利證

  40、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5講 心陽虛證

  41、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6講水氣病

  42、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7講 脾虛症

  43、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8講 腎陽虛證

  44、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29講 陰陽兩虛證

  45、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30講 結胸證

  46、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31講 結胸證(2)

  47、郝萬山講傷寒論文字版——第32講 結胸證(3)

  注意:中藥處方需在執業醫師下使用。

  本頭條發布的版權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當,請随時與我們聯系協商。

  了解更多中醫經典健康資訊,

  敬請關注本人的頭條号——老中醫周攻謀(廣東省工傷康複醫院)

  與醫生成朋友,多個健康顧問,健康一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