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種植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 當歸是一種常見中藥材,以根入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跌打損傷、提高免疫力、潤腸通便等功效。目前中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當歸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廣,在甘肅東南部、四川、雲南、湖北、陝西等都有栽培,在當歸的種植技術與病蟲害的防治上要求越來越高。針對當下環境與當歸質量,要多注意種植過程中農藥與化肥的使用。本文針對當歸的種植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方面進行分析。
1 當歸種植技術 1.1 選擇種植地與整地
當歸的生長喜好濕潤陰涼,年降水550mm以上,海拔2200m以上,陰坡或半陰坡,排水較好,土質較松軟不含石塊且營養較高,特别是荒地或使用較少的土地。前茬作物收獲後要進行翻耕,在播種前還要進行除草并再次加深翻耕,補充足夠有機肥或沼氣渣做底肥,再進行平地,改善苗床環境。
1.2 播種育苗
當歸為3年生藥材,要根據種植地的氣候與海拔合理的播種,積石山縣最佳時間在四月中旬。選擇完整與發育良好的種子,保證種子的含水量、純淨度與發芽率最優。播種前種子用30 ℃左右溫水浸泡1d,撈出晾幹催芽,種子露白後播種,播撒後蓋上薄土,再覆一層稻草。15~20d左右出苗,3d後仔細除草,讓覆蓋物稀松,給小苗生長環境。苗高4cm左右時移除覆蓋物,及時拔草。
1.3 幼苗的移栽
移苗的最佳日期在清明前後,要選擇苗生長旺盛,光滑無損傷,避免過大或過小。土地要耙細,在40cm行距挖穴,穴距20cm,穴深也為20cm,每穴栽2~3苗,在覆土到穴一半時輕提苗,讓苗在生長中根系能更好的舒展,栽種過程中注意填土壓緊,還可适當添加火土灰,保證幼苗的肥量。在6初月初需進行間苗,拔除弱苗與雜草,讓壯苗生長的更好。
1.4 松土
在苗3~5cm高時,可進行松土,在立夏、芒種、小暑時還需各松土一次,松土時除草并适當追肥,讓當歸生長的土壤疏松肥沃,提高當歸的長勢。
1.5 除草
盡量使用人工除草,減少化學除草劑的使用,提高當歸的質量。在種植出苗後的三個月都要連續的進行除草,促進當歸的生長。等苗根系較深後進行深鋤後就可以封行。
1.6 追肥
當歸喜肥,可多選用沼氣液與沼氣渣進行追肥,當中的營養元素與微量元素較為豐富,能明顯的促進當歸的長勢,由于造價低,促進當歸的生長同時減少種植戶的資金投入。在追肥時,可用水兌沼氣液按3:1的比例噴灑當歸植株葉面,注意沼氣液的比例,防止燒毀葉面。而待葉面長滿時可用沼氣渣施于根部,葉面較多遮擋陽光,沼氣渣揮散較慢,提高追肥的效果。
1.7 澆水
當歸生長過程中要控制澆水量,雨水較多季節要注意排水,防止根部泡爛,偶遇幹旱情況再适當澆水。
1.8 留種
當歸的生長周期有三年,需在第三年當歸植株健壯、根體粗大的時候選取留種。在當歸花朵下垂時,可以看到種子表面有粉白色粉末,此時可根據當歸生長情況進行分批采收。采摘後用20株左右捆于一束,懸挂于幹燥通風處,等徹底風幹後取出種子,避免煙熏、雨水與陽光,裝袋儲存于幹燥陰涼處。
1.9 收獲管理
在10月底就可以進行當歸采摘,人工挖掘時避免破壞當歸頭和枝,挖出後曬幹去除泥渣。對新鮮優質的當歸晾曬後再進行文火烘幹,或進行切片、包裝等,提高當歸的經濟價值。
2、病蟲害處理 2.1 麻口病的防治
麻口病的防治可以把種苗用藥液浸泡10h,如40%的多菌靈與1.8%阿維菌素乳油40~80g/667m2,加入15~20kg水最佳。還可噴灑沼氣渣,沼氣液味道重,可以大大減少蟲害的破壞。
2.2 根腐病的處理
當歸出現根腐病會直接降低産量與質量。發現植株有根腐病要及時拔除,用适量的生石灰或草木灰對病株所在的土壤進行消毒。還可用防治麻口病的藥液,同樣有防治根腐病的效果。
2.3 蛴螬的防治
蛴螬蟲卵較為頑固,在冬季深翻土地時清除雜物,減少蟲害幾率,還可用腐熟廄肥與藥物來達到防治效果。冬季翻土時在藥物上,可用1.5kg的2%藥材絕殺混合1000kg的拌毒土,根據往年情況進行适量播撒,盡量減少藥物的使用。
2.4 地老鼠的處理
地老鼠會咬壞當歸根部,造成大面積減産。田間周圍可挖一尺深的溝槽,防止地老鼠打洞,如找到地老鼠洞穴,可用毒鼠強防治。
3、結語 要不斷的完善當歸的種植技術與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減少農藥與化肥的使用,多采用天然無污染的沼氣渣與沼氣液,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當歸的産量與質量,提高藥材的藥效,讓種植戶得到較高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知識的話,就關注一下筆者,筆者每天都會寫作有關三農各種各樣的三農實用文章,也拜托大家幫忙、點贊、收藏、轉發一下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