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路燈下,快遞小哥一舞催淚,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快遞小哥休息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快遞小哥休息嗎
來源:新民晚報
路燈下,快遞小哥一舞催淚
快遞行業負荷高工時長,呼籲建立更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
“雙十一”已經過去一周多了,相信很多“剁手族”的快遞已經收到。但是,這兩天關于快遞員工作辛苦的話題,再次在網上引起熱議。不過感動之餘,也讓人思考,作為消費者是否能在合情合理的範圍内,多給予快遞員理解和關愛?更重要的是,快遞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是否可以考慮出台具體措施,保障快遞員權益。
深夜忙加班 跳舞哄愛女
這兩天,一段網友拍的短視頻火了。事情發生在“雙十一”當天,浙江杭州的一個快遞小哥深夜還在加班,為了哄哭鬧的女兒睡覺,他借着路燈燈光與女兒視頻連線,安慰女兒:“你不要哭了,爸爸等一下回去給你買個玩具呀……明天晚上咱們去嘟嘟城……先睡覺,你眼睛睜開就看到我了。”最後,快遞小哥對着手機鏡頭笨拙地跳起了女兒教給他的舞蹈。小哥說,最近包裹多,他每天回家都很晚,女兒很想他。
這個短視頻讓很多網友感動,紛紛舉出自己身邊的實例。一位上海網友11月15日深夜11時後發文說,“我剛去小區快遞櫃取了個快遞,發現好幾個小哥都還在那坐着,快遞櫃根本放不下,他們就隻能守着。上海郊區晚上還是很冷啊。有個小哥說昨天他守到了淩晨1點。”
其實,“雙十一”後快遞員超負荷工作,很多人都看在眼裡。有快遞小哥直言“雙十一”後“每天工作近18小時,單日派件近1500個”。而國家郵政局曾預計,今年“雙十一”期間,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将達28億件,高峰期從11月11日持續至18日,日均處理量将達3.5億件,超過日常處理量的2倍。
不怕忙一點 就怕被投訴
很多快遞員都反映,忙一點沒關系,畢竟收入是按照派單量和收件量來計算的。而在“雙十一”這樣的絕對旺季,快遞員們最害怕的還是投訴,然後是進一步的“以罰代管”。
由于要送的快遞太多,快遞員在旺季隻能起早貪黑,但有的用戶會抱怨“一大早(深更半夜)敲門,打擾我休息”;有的收件人在App上追蹤物流信息,也會打電話給快遞員,責備“為什麼上午就顯示在派送,到了晚上還沒送到?”
“旺季最集中的問題是放快遞櫃後被投訴。”一位快遞小哥告訴記者,“今年10月1日後,放快遞櫃的話,規定是必須在取得收件人的同意後,但‘雙十一’快件實在太多,每件都送上門,不太現實,經常會空跑一趟甚至兩趟。我們覺得規定是對的,但有時在放快遞櫃之前已電話征求過收件人意見,最後對方又不承認了,我們還是會被投訴,時常因為沒有‘證據’而隻能認罰。”
而目前快遞行業内,“以罰代管”還是比較普遍的,用戶投訴後,有的快遞公司甚至不問青紅皂白,“一罰了事”,少則幾十元、一兩百元,多則2000元。一方面,快遞員本身要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與用戶的良性溝通,被投訴後要吸取教訓;另一方面,在“雙十一”這樣的旺季,用戶是否能更寬容一些,“我們送一個快件,收入也就是1元左右,被投訴、被罰款,真的很‘傷’。”一名快遞員說。
以罰代管理 太簡單粗暴
相關部門也已關注到了快遞行業人群的生存狀态,認識到快遞員高負荷、壓力大。11月8日,國家郵政局就發布了11條重點提示,要求在“雙十一”期間加強快遞員權益保障和關心關愛工作。
這11條重點提示中,有兩條提示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分别是:“保障快遞員休息權等勞動權益,引導企業均衡寄遞承載能力、快遞員工作負荷率,保證快遞員勞動保障落實到位、工作量不嚴重超負荷,保障快遞員生命健康。”“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強化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糾正‘以罰代管’‘層層罰款’等簡單粗暴方式,優化利益分配機制、健全獎懲機制,增加正向激勵、補貼與慰問物資等,切實保障快遞員的勞動所得。”
業内人士表示,“以罰代管”隻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不能作為主要管理手段。罰錢了事,效果隻能是暫時的,在快遞行業,“以罰代管”已經被濫用。建議改變工資模式,增加底薪收入;同時,快遞公司應建立投訴調查機制,明确責任人,杜絕因維護公司形象而不論對錯一味懲罰快遞員的現象。
本報記者 金志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