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二十四節氣谷雨養生重點

二十四節氣谷雨養生重點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02:04:26

  二十四節氣谷雨養生重點(谷雨節氣已暮春)(1)

  每年公曆4月21日左右為谷雨,太陽到達黃經30度,為雨生百谷的意思。“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谷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降下綿綿的細雨來,而且這時桃花正在開放。所以也有人稱這時候的雨為桃花雨或桃花泛。自谷雨節起,是農事忙碌的開始。谷雨後的氣溫回升速度加快。從這一天起,雨量開始增多,豐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莆、新種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潤,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長。

  谷雨三候為:“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鸠拂其羽;第三候為戴任降于桑。”是說谷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着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應該播種了,然後可以在桑樹上見到戴勝鳥。

  二十四節氣谷雨養生重點(谷雨節氣已暮春)(2)

  谷雨養生要領

  谷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髒氣。另外,由于谷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濕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谷雨節氣以後是神經痛,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的發病期,預防的辦法是調暢情志,避免情緒波動,特别不要生氣。保持心情舒暢、心胸寬廣,聽音樂、釣魚、春遊、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憂愁焦慮,甚至動肝火。

  肝髒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氣也處于旺盛時期,正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但不能像冬天一樣進補,應當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以順應陰陽的變化.為安然度過盛夏打下基礎。

  二十四節氣谷雨養生重點(谷雨節氣已暮春)(3)

  谷雨衣着要領

  谷雨時節,盡管天氣轉暖,但是氣溫變化還很大,尤其是早晚與中午的溫差相當大,因此早晚要注意保暖。老人兒童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可适當調整穿衣層次,早晚寒涼的時候可多披一件衣服。晚春自然界陽氣驟升,易引動人體蓄積的内熱而生肝火,繼而誘發春日常見的鼻孔、牙龈、呼吸道、皮膚等出血症,以及頭痛暈眩、目赤眼疾等疾患。這就是所謂“春火”。抑制春火應該春捂有度。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超過15℃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誘發春火的産生。

  二十四節氣谷雨養生重點(谷雨節氣已暮春)(4)

  谷雨起居養生須知

  《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是說人生于地之間,自然界中的變化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體的内環境産生影響,保持内外環境的平衡協調是避免、減少發生疾病的基礎。因此在起居方面要考慮谷雨節氣的因素,順應自然規律。

  此季不易起得太早。許多人認為谷雨前後雨水較多,早上早起鍛煉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其實不然。無論哪個節氣,起得過早都容易造成精神緊張,白天反而沒有精神。有人淩晨就起床晨練,其實此時的人體生物鐘尚處于“休息狀态”.人體的血壓、體溫、心跳、呼吸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還停留在“睡眠中”的狀态。另外,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跑到樹林或公園裡鍛煉,太陽還沒升起,地面還聚集着較多的污濁空氣,對人體極為不利。隻有待太陽出來後,植物進行光合作J旰時,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後,才排出氧氣。也隻有此時,在樹林中鍛煉對人體才有益。此外,此時早上氣溫低,過早起還易受風寒襲擊。

  二十四節氣谷雨養生重點(谷雨節氣已暮春)(5)

  谷雨滋補原則

  谷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谷雨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處于旺盛時期,也是滋補身體的大好時期,适當進補可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其次,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兒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甜的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因此春季飲食調養宜多食甜,少食酸。再有就是春天飲食調養要多吃些菜。

  另外,春季不宜大補。升補屬溫補,應多選擇一些滋陰清熱的産品,如山野雞、食用菌、山藥、山野菜、白果、鹿肉等。

  二十四節氣谷雨養生重點(谷雨節氣已暮春)(6)

  谷雨養生食譜

  谷雨後漸入暮春,雨水明顯增多,氣溫也明顯回升,與其節氣相适應的飲食養生方案如下。

  杞杞蛋羹

  制作原料:枸杞15克,雞蛋l~2個。

  制作方法:将雞蛋打入碗内加入枸杞調勻,加入少許調味品,隔水炖熟即可。

  适宜人群:肝腎不足的腰膝酸軟、陽瘘、早洩、遺精、目視物昏花、頭暈、陰血不足者。

  禁忌:脾虛洩瀉者少食。

  《神農本草經》說其“主五内邪氣,熱中、消渴、周痹,久服堅筋骨”。枸杞為平補之品,既補陽,又滋陰,能益腎養精,平肝明目,凡肝腎不足之人,常食之效果好。加之雞蛋營養價值高,養陰潤燥好,對于老幼及産婦尤宜。

  冬蟲夏草炖鴨

  制作原料:冬蟲夏草10根,鴨1隻,生姜、鹽等調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鴨宰殺幹淨,然後将冬蟲夏草、姜及其他調味品放入鴨肚内,用線紮緊,隔水炖一小時左右。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腎陰虛之久咳、虛喘、咳嗽、咯血、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老年肺氣虛弱等。還可用于腎陽虛之陽痿、遺精、腰膝酸軟者。

  禁忌:鴨性涼,脾胃陽虛者忌食。

  冬蟲夏草其味甘,性平,歸腎、肺經。冬蟲夏草既補陰又補陽,人腎經補腎助陽, 入肺經補肺陰、止血化痰。《本草彙》說其“滋陰除蒸,化虛痰”。《本草從新》說其“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藥性考》提到其“秘精益氣,專補命門”。鴨味甘,性涼,歸脾、腎、肺經。

  玄參炖豬肝

  制作原料:玄參15克,豬肝500克,生姜、鹽等調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将豬肝切成薄片,用澱粉、姜、鹽等腌一下,玄參先用水煮半.時,然後與腌好的豬肝隔水同炖,炖10分鐘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夜盲症、目赤、視力減退、弱視、眼目昏花及氣血不足三面色萎黃、貧血、水腫、腳氣病者。

  禁忌:脾胃虛寒者、腹瀉者少食。

  豬肝味甘、苦,性溫,歸肝經。豬肝所含維生素A較多,對于夜盲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玄參味苦、甘、鹹,性寒,歸肺、胃、腎經。玄參功在滋陰涼血還可軟堅解毒。本炖品既補血,又涼血滋陰,宜于春季食用。

  天麻炖豬腦

  制作原料:豬腦1個,天麻10~5克,生姜、鹽等調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将天麻洗淨,與豬腦同放入炖盅内,加入水、适量調味品,隔水炖一小時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頭痛、頭風、偏頭痛、高血壓、眩暈、腦鳴、神經衰弱、手足麻木拘攣及小兒驚風者。

  天麻為蘭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塊莖,其味甘、性平,歸肝經。天麻專人肝經,能平降肝陽、熄風止痙、祛風通絡。《開寶本草》說其“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痫驚氣,利腰膝,強筋力”。豬腦味甘,性寒。主要功效是補腦養腦。豬腦與天麻配伍,對頭痛、頭風、偏頭痛、高血壓等有很好防治效果,尤其對頭風、目眩較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