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俺的老粉都知道,毛豆是個好靜不好動的孩子,但是我們在他運動方面着實花了很多心思,甚至不少于閱讀時間。因為,運動能促進孩子的神經元鍊接,愛動的孩子更聰明。
從1歲開始,我們陸陸續續騎過很多車,什麼扭扭車、電動汽車、三輪車、平衡車、滑闆車……坦白說——有些車對寶寶的四肢協調力有很大幫助,有的幹脆就是個大坑。
第一輛車 扭扭車
我們家給毛豆買的第一輛車就是扭扭車,因為對于小小孩來說,這是最簡單的車了。
孩子從一歲就可以開始玩,很矮,重心很低,不用擔心會摔倒,一般是三輪或四輪,對平衡感也沒要求,很适合作為寶寶的第一輛車。
這種車是怎麼騎的?就是腳蹬地,控制大腿肌肉來滑行,手握住車把,以肘部為軸來轉向。别看難度不高,身體鍛煉的還挺全面呢!
毛豆第一輛扭扭車,剛開始高度有些高,他隻能用腳尖點點地,談不上神馬滑行速度。後來他腿長長了,也可以腳蹬地,使車滑行開動起來,甚至速度還挺快。
△大意就是這樣
什麼時候扭扭車可以退出曆史舞台?當扭扭車的高度趕不上孩子的腿長,或者你觀察到孩子總是想蹬地快走而快不起來時,就差不多了~
三輪車
毛豆的第二輛車,是傘車式的三輪車。
個人觀點:我不是很喜歡這種三輪車,甚至想把他歸為到“坑”的級别。
看上去很美,其實就是坑。
因為,這種三輪車一般帶推杆,體型十分龐大不說,遇到個台階簡直是搬不動!由于自重比較重,小時候,孩子憑自己的腿部肌肉力量很難蹬的動,還是需要大人在後面推着走。為了孩子能騎動,輪子一般設計的不會很大,所以遇到個坑坑窪窪就推不過去了。
重心在後面,所以坑坑窪窪的地方會很難過。
結局就是:帶出去玩一個小時,有半個小時是我在扛!着!車! 有類似經驗的媽媽們請你在文後留言,告訴我不是一個人這麼傻。
總之,這種龐大三輪車,我們隻用過一兩次,就直接拆卸送人了。
滑行滑闆兩用車
毛豆是個運動能力稍差的孩子,膽子也有點小,剛開始給他玩平衡車,他哭着說有點怕。怕就慢點來好了!于是在平衡車之前,我們選擇了一種難度更低的車——滑行車。
這個車是前輪有一個大輪,後輪有兩個小輪,比平衡車有更好的支撐作用,隻需要兩條腿交替滑行,速度快的時候也可以雙腿擡起來,對于膽子比較小的孩子來說,這是比平衡車更容易入門的一個車。
毛豆一開始隻是當三輪車在騎,雙腳交替擺動,轉彎的時候要雙臂協調。發展到後來,也是雙腳叉開,特别喜歡從高處“嗖”的滑下來。
總之,這種車對孩子的運動能力要求稍低,所以上手很容易。因為自重比平衡車輕很多,所以刹車也容易控制一點。毛豆小的時候騎鋼做的平衡車,還真有點吃不住勁呢,往下滑的時候戰戰兢兢。所以,這種車對運動能力一般和學車初期的孩子來說,相對安全一點。毛豆騎了蠻長一段時間。
平衡車
毛豆第一次能玩平衡車,已經是接近3歲半了,比同齡孩子要晚,因為我們之前試過,但是膽小的毛豆還是覺得平衡車沉,不好刹車,我也就沒有逼他。
鄰居媽媽們對這種車啧啧稱奇:這是什麼車?怎麼玩?不會摔嗎?為什麼沒有腳蹬?怎麼站得住?
很多中國小孩第一次騎的車是自行車(開始時加輔助輪,會騎了再把輔助輪撤下),而在國外,平衡車是孩子人手一輛的入門級别車。從科學原理來講,騎平衡車遠比騎自行車的好處多。
因為,比起單一的用力踏自行車踏闆,騎平衡車更易鍛煉全身肌肉、協調性和平衡感。毛豆3歲多入手,一開始還是隻會騎着用腳走,後面才戰戰兢兢會從坡上滑下來,但從眼神裡看出還是有點害怕的。So,就像我在前面說的,平衡車多少需要些運動基礎的。
孩子練習平衡車,可以開發出不少運動潛力。玩熟了平衡車後,孩子對掌控自己的身體有了極大的信心,據說,會騎這個以後長大學騎自行車也就半小時的事兒。但我家毛豆還沒騎過自行車,不好驗證,所以對這個結論持保留态度吧!
滑闆車
滑闆車基本是孩子玩的時間最長的車,我個人感覺也是最安全的車(很少能摔),也是紮紮實實提高運動能力的車。很多孩子上初中還在玩,當然尺寸換了。
騎滑闆車時,是一隻腳蹬地加速,速度起來後雙腳站在滑動的滑闆車上保持平衡。
我的第一個經驗:小孩子最開始騎,要騎前面兩個大輪,後面一個小輪的,這種車型的支撐力最好,最安全。
我的第二個經驗:滑闆的位置也很講究,離地面越低越安全,越高孩子越不容易控制!最開始時我不懂,給毛豆買了一個滑闆與重心很高的車,然後……毛豆一上車就摔了個口啃泥。
大概四五歲以後,就可以騎前後都是一個輪子的,滑闆的位置也可以稍高了。
△大孩子騎前後各一個輪的
我的第三個經驗是:滑闆車最好買底闆厚一些的,否則容易割傷孩子。原來貪便宜給毛豆試過一個底闆薄的,結果我拿着上樓時,把我的腳踝劃破了一個大口子(我到底是試過多少倆車,捂臉)
最不推崇的: 電動汽車
下面說說我最最不推薦的一種車:那就是狂炫酷炸天的電動汽車!
去年過年,因為毛豆爺爺老家的親戚生病,我們回了一趟農村,毛豆爺爺叮囑我們說,希望給他親戚的孫子帶一輛“有面子”的車,我就興沖沖的扛了一架平衡車送人。毛豆爺爺對親戚客套幾句之後,對我偷偷說:“你看鄰居老王的孫子,那小車多帥,是路虎呢!”
我看到了鄰居孩子按下電動按鈕那揮斥方遒的表情,簡直哭笑不得。
簡單的說,這種電動汽車除了能讓孩子活動手指外,沒有任何運動方面的好處。兒童玩具都有個特點:越是聲光電具備的玩具,越少了讓孩子探索的空間。越是功能完善、自己會動的,越不需要孩子的發展肌肉能力、鍛煉協調性。
前面我說過的扭扭車、滑闆車、平衡車、滑行車,哪個不是外表簡單,需要孩子發動全腦力量去想怎麼玩的?哪個不是孩子需要開動四肢,手腳并用才動的起來?孩子能把一根樹枝和泥土玩出花樣來,有些人卻喜歡給孩子買這種坐上去就不用動的“世界名車”。
送完以後,毛豆爸和我躺在大炕上,我憂傷地和他說起,他不厚道的笑了:你還是天真了,對“面子”理解的不到位呀!
如果說這種電動騎車還有一點點好處,那就增加了一點點虛榮心吧!從小就會認車标、會比車了。
自行車不要過早騎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是怎麼騎自行車的?是不是父母一路在旁邊扶着,戰戰兢兢慢慢松手,摔很多下才會?
美國專家建議,自行車完全沒有必要早學,尤其是那種帶輔助輪的自行車,會給孩子一種虛假平衡感,摘下輔助輪還是不會騎。通過其他各種車練習平衡感、腿部力量,到時候學自行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最後,我有幾點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1. 不要貪大
很多麻麻怕買了車,孩子很快就長大了,所以選了更大尺碼的車。我的血淚經驗告訴大家:這不科學啊!
當車更大時,意味着更高、更沉,對寶寶來說,也就更不容易Hold住。在草長莺飛的時節,騎車本來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可是當車大過孩子很多時,孩子會有畏懼感和挫敗感,就會不願意騎,這才是真浪費錢啊!
如果可以,最好選擇可以調節高度、位置的車,如果不可以,選剛剛好的車。
2.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和樂趣
騎車不是一件任務,也不是一件“學會才行”的任務清單。車,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中介與橋梁,孩子藉由車,認識自己的身體,知曉自己的力量,明白“原來我也會騎!”
對于毛豆這個膽小、運動能力差的孩子,開始我多少有些Pushy,看着别的孩子騎平衡車炫技,我也想讓他早點學會,但最後我失敗了,因為每個孩子天生不同啊!我還是為他買了更簡單有趣的滑行車,騎了很長時間。看着他從開始的一點點蹭,到從高處的陡坡嗖的一下滑下來,到叉開兩腿成功放飛。生活如同孩子騎車一樣啊,也是一種旅程,不是競技。
來自 毛豆媽 益智學堂,版權歸作者所有,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