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方言生僻字中,我們曾經講到了許多地方人關于造字的奇思(tao)妙想(lu),這一集繼續來說說智慧的勞動人民都造出了那些神奇的方言字。
月肉旁的小篆寫法和月字相近,“月”中間的那兩橫就是肉上的花紋(說“且”中間那兩橫也是肉上的花紋的人,你們簡直喪心病狂)。後來月肉旁和月字旁統一都寫為“月”,因此偏旁裡面的“月”很多都有肉的意思。
朒gǎ這個字夠過瘾,一塊肉不夠,兩塊加在一起。四川話裡面小孩講“吃朒朒”意思是“吃肉肉”。黃荊條——一種打人專用的工具想要“吃朒朒”,那就不妙了。
從現代的觀點來看,福建人很懂得保健養生。他們造了一個字寫作這樣,讀sheng第三聲。這個字是肉很瘦的意思。肉是瘦了一點,但是省得生病啊。
走路不小心,導緻腳踝那裡出現了一個不恰當的角度,這就可以上面這個字了。這個字是北京人民創造的,是腳扭傷的意思。現在這個字統一寫作“崴”。
可是,我怎麼覺得還是“腳歪了”這個組合更容易記憶呢?
這個字裡面有三個“甲”字,看起來是棒極了。實際上這個字的意思并沒有看起來那麼棒,相反還有點糟,是“雪中行走”的意思,讀chua第三聲。而且這個字還有多種寫法,可以寫成“蹅”,也可以寫成下面這樣。
後一個字又有“坐”又有“水”,看起來路很不好走的樣子。
猜猜這是哪裡的方言?對了,肯定不是胡建的,也不是廣東的,沒見過雪的南方人不可能造出這樣的字,下雪的時候他們都在忙着拍照片呢。這個字是北京方言裡面的。
“浞”從字面上看就是“把腳放在水裡”。這個字是個吳語詞,讀音如笃,意思是淋濕。如:“我回來個辰光畀雨浞得來湯湯渧”(我回來時被雨淋得濕透)。吳方言區雨水多,就造出了這樣的字。
“趮”(zào)這個字看似是一邊走一邊做操,實則遠遠沒有這麼善良。看看它的另外一個寫法就明白了。這個詞是北京話,北京話裡面“造”就是“作”(第一聲)的意思。字面為用腳去作踐,因此這個詞是踐踏的意思。
下面這個字是用來罵人的。
如果有朋友用上一集中講過的“奤”這個字來形容你,你就可以用(zànɡ)這個字來回應他。這個字表明,你和朋友之間相互傷害的程度很高,雙方嘴裡說的都是葬送對方的話。
在北京話裡面,這個字單用是指“語氣不平和”,組成一個疊詞則是狗叫的意思,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嘟囔個沒完。
這個字幾乎人人都用過,但是大家一般都把它寫作同音字“哈”。這個字的意思非常貼近它的字面意思,即“身體像蝦一樣”,指的是弓腰駝背。站的時候背沒有挺直,就可以說“ha(一聲)着腰”。這也是句北京方言。
如果站直了,人就會顯得個子高。在古代,人們很重視個子的高矮,至少個子高的人出去打架能唬住人。所以湘西方言裡保留着這個字,意思是高個子的人。
吳語裡面的“劜”這個字可以放到地鐵裡面去理解。一個人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想哈腰都不行,是因為地鐵裡面太擠了。這個字讀ga第一聲,可以用來當動詞,比如:
“車廂裡哪能介劜個啦?”
“上海人歡喜劜鬧猛”。
這個字是北京話,讀sē,特别形象,手上有“刃”,但是已經停止了——指的是一種袖手旁觀的姿态。比如“大夥忙得手腳不失閑,他卻站在一邊~着。”
如果總是作壁上觀,看别人忙活,那麼可能這個人就有點“倯”。這個字在吳方言和武漢方言裡面都有,形容人懦弱無能、不能幹。
蒲松齡的《俊夜叉》也用過這個字:
“這《西江月》是說的不成人的憨蛋,不長俊的倯種。”
/清代文人蒲松齡/
現在這個字一般都寫作“慫”啦。四川話裡還有一個“軃神”(讀“托”)也是差不多的意思,這個詞和“男神”“女神”差别可大了,形容年輕人不務正業,遊手好閑。
但是有的事情我們确實不想管,或者想管也管不了。這個時候當有人問到頭上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推脫說,自己是䏄了。這個字是北京話,讀dǐ,意思是耳朵有毛病,聽不清。《集韻》給的解釋是“聽不聰也”。
粵語裡的這個字,怎麼都想不到它居然是這個意思。從表面上看,這個字可能指的是白領日常工作中穿的衣服——西服。但實際上這個字在粵語裡面是“土氣”的意思。
在青島,如果有人在夏天請你睡在席子上,這叫體貼,但是如果有人請你睡在“褯子”上,那就是侮辱。“褯”這個字讀音和介一樣,意思是尿布。
這個字的意思就算不認識也猜得出來。這個字在湘西方言中讀zuo第二聲,就是很多人聚在一起取樂的意思。
我真的很喜歡湘西人,不僅僅因為這塊地方在沈從文筆下特别美,而且因為湘西的字都這麼耿直。“如何”這個字讀音類似“hin”,意思是“怎麼樣”。
/著名文人沈從文/
所以,下次等到發聚會邀約的時候,就可以把和一起發給朋友,表示想和他一起出去浪一浪。這些生僻字雖然很生僻,但是用搜狗輸入法都能打得出來。想知道文中給的讀音對不對,就動手試一試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