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針灸牙痛怎麼取穴

針灸牙痛怎麼取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5:37

針灸牙痛怎麼取穴(頭痛咽喉痛牙痛)1

導讀:頭痛、咽喉痛、牙痛等痛證,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病證,這些看似小病的痛證,該怎麼治療呢?有一種簡便療法——針灸,有良效,但不同病證該如何取穴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就來告訴您答案!

痛證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因複雜的證候群,無論是經絡阻滞、氣滞血瘀,痰濕停着、肝郁氣滞、氣血虛弱、風寒外襲所引起的痛證,運用針灸治療,都有良好效果。這裡把以疼痛為主的疾病,分為頭痛、咽喉痛、牙痛、面痛、胸脅痛、腰痛、胃痛、腹痛、痛經等九部分,本文主要介紹頭痛、咽喉痛、牙痛。

一、頭痛

根據疼痛的不同部位,分太陰、陽明、少陰、太陽、少陽、厥陰、陽虛、陰虛等頭痛,這裡分經歸納于後。

1、太陰頭痛

肺經:太淵、列缺、孔最。

脾經:商丘、大都。

2、陽明頭痛

大腸經:合谷、陽溪、溫溜、下廉、上廉。

胃經:人迎、豐隆、解溪、四白、頭維。

3、少陰頭痛

心經:通裡、少海、青靈。

腎經:湧泉。

4、太陽頭痛

小腸經:少澤、後溪、腕骨、前谷、天窗。

膀胱經:攢竹、天柱、曲差、承光、玉枕、風門、膽俞、三焦俞、跗陽,昆侖、申脈、京骨、大杼。

5、少陽頭痛、肝膽頭痛、痰濁頭痛

三焦經:液門、外關、清冷淵、消泺、絲竹空。

膽經:瞳子髎、颔厭、懸顱、目窗、頭竅陰、完骨、本神、頭臨泣、承靈、腦空、風池、陽陵泉、陽白、天沖。

6、厥陰頭痛

心包絡:天池、中沖、大陵。

肝經:太沖、曲泉、期門。

7、陽虛、氣虛頭痛

腎經:湧泉。

督脈:命門、神道、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水溝、前頂、上星、神庭。

8、陰虛、血虛頭痛

脾經:商丘。

胃經:豐隆、解溪。

腎經:湧泉。

任脈:鸠尾、天突。

二、咽喉痛

根據古人臨床實踐經驗,除脾經外,其他十三條經都有治療咽喉痛的功用,這樣一來,就給辨證施治提供了辨證取穴的依據。現在從風熱、陽明實熱、心火、肝膽火熱和陰虛等方面,分經歸納于下:

1、風熱、風寒化熱

肺經:少商、魚際、經渠、列缺、孔最、尺澤、雲門。

督脈:百會、大椎、風府。

2、陽明實熱

大腸經: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曆、溫溜、曲池、天鼎。

3、心火上炎

心經:通裡、神門。

心包絡:勞宮、大陵。

小腸經:少澤、前谷、天窗、天容、小海。

4、肝膽火熱

膽經:足竅陰、陽交、完骨。

肝經:太沖、膝關、行間。

三焦經:液門、中渚、關沖。

5、陰虛

腎經:湧泉、然谷、太溪、照海、大鐘。

膀胱經:大杼、天柱、肺俞、膈俞、膽俞、脾俞、承山。

任脈:鸠尾、華蓋、玉堂、璇玑、天突、紫宮。

三、牙痛

牙痛病因較多,十四經中除脾經、心包經和肝經之外,其餘各經都具有治療牙痛的功用。現在從風寒、風火、陽明實熱,心火上炎、少陽相火和陰虛等方面歸納于下:

1、風寒、風火牙痛

肺經:魚際、太淵。

大腸經: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曆、溫溜、曲池。

2、陽明火熱牙痛、生智齒、拔牙後痛

大腸經:見風寒、風火。

胃經:大迎、下關、厲兌、内庭、沖陽、足三裡、地倉。

3、心火上炎牙痛

心經:少海。

小腸經:陽谷、小海、顴髎。

督脈:水溝、兌端、龈交。

4、少陽火熱牙痛

三焦經:液門、四渎、角孫、耳門。

膽經:聽會、上關、曲鬓、浮白、目窗、正營、完骨。

5、陰虛牙痛

腎經:呂細(太溪)、複溜。

膀胱經:昆侖。

任脈:承漿。

6、其他

齧頰:胃經沖陽。

齧舌:胃經解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